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平安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为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以"四着力"推动党建引领城市管理工作,努力创建更加整洁、安全、干净、有序的城市环境,全面提升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内在魅力,让城市成为市民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把市民对市容环境卫生的美好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城管人的工作里,包含着城市宜居美好环境的方方面面,蕴含着老百姓对城市生活满意与否的点点  相似文献   

2.
王居卿 《奋斗》2010,(10):52-54
<正>上海世博会的旅游属性及与旅游业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让行、游、住、食、购、娱旅游核心六要素得到了整体呈现。"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尽管黑河的旅游具有本身的特殊性,但上海世博会足以开启我们的心智,催生联想,产生思路,为我所用。启示之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休闲让城市更美好,消费让美好更实际。在上海世博园的德国"汉堡之家馆"、法国"罗纳阿尔卑斯大区馆"、"台北馆"以及"城市最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还是“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其前提都必须是我们所生活和工作的城市是宜居的。一个不宜居的城市,不仅无法带来更美好的生活,反而会带来生活品质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本刊编辑部   《先锋》2020,(4):46-50
"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蕴含了让地球更美丽、让城市更美好的共同追求,寄予了景城相融、人城和谐的美好期许。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视察期间,期许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要求成都"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至此,"公园城市",这一崭新城市理念,进入全球视野。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面临新任务,宜宾未来的发展,要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走改革之路,建美好宜宾”的光辉题词为指针,紧扣跨越式发展这个时代主题,用省委书记周永康提出的实现“经济前景美好、城市建设美好、人民生活美好”的具体目标和“年复一年抓美好,世世代代美好下去”的要求来凝聚人心、  相似文献   

6.
《天大的小事——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王力撰文人民出版社在国内,本书或者是首部科学解析"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的通俗理论读物,首部系统阐述"城市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党政干部读本,首部实践探索转型期中国特色宜居观的务实理政方略。  相似文献   

7.
<正>无论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还是"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其前提都必须是我们所生活和工作的城市是宜居的。一个不宜居的城市,不仅无法带来更美好的生活,反而会带来生活品质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开篇的话     
正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建设、发展、治理的价值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从1978年到2014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增加到7.5亿人,城市数量增加到653个。数据描绘出一个农耕文明的古老国度向着现代化前行的美好画  相似文献   

9.
正广告牌从天而降,地上污水横流,道路拥挤,下雨天导致城市内涝……新闻中报道的这些案例,从侧面反映的都是城市管理的问题。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抓城市工作一定要抓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相似文献   

10.
<正>5月30日至6月3日,贵州省党政代表团踏上浙江、上海、江苏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深入对接区域协作事宜,共同谋划谱写“山海共奋进,携手谱新篇”的美好乐章。浙沪苏,每天都在演绎精彩。浙江杭州城市大脑,把数据变成城市治理资源,再用这个资源赋能基层治理,真正实现“让城市会思考,让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11.
树文 《支部生活》2011,(4):42-43
一个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市民的城市生活就更加美好。数字城管作为一种新兴的,运用了高新信息技术的城市管理模式,其管理具有高效、精细、规范的特点,这些特点使数字城管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长效、常态化城市管理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芈大伟 《当代贵州》2011,(28):42-45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人们聚集到城市是为了生活,停留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无所不在的无线网络,无所不有的内容应用,无所不能的智慧城市,这就是贵州无线城市建设将为贵州人民创造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3.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汇川区以"泰山不让土壤始成其大,江海不择小流始就其深"的胸襟,兼容并包,让城市生活多元、和谐、美好。  相似文献   

14.
杨帆 《世纪桥》2015,(4):14-16
人类文明与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城市以及城市文化,同时城市又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城市建设须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入手,塑造城市个性和文化,以"城市文化资本"理论为指导,以南通为例,通过现有文化存量,经营好城市文化资本,达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一、文明、城市与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史上,人类文明一直是与城市的发展相辅相成的。从考古学上讲,文明的形成与城市密切  相似文献   

15.
丁元竹 《前线》2016,(6):51-53
正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抓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他要求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从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理念出发,从管理和服务入手,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立和完善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智慧城市     
<正>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17.
袁航 《当代贵州》2017,(50):26-27
近年来,都匀市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棚户区改造,推动户籍改革,建立起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积极打造公园城市,不断践行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为人民而建 走进都匀市马鞍山棚户区改造纪实展示中心,“为人民而建,让市民生活更美好”的宣传语醒目地映入记者眼帘.  相似文献   

18.
张凤华 《学习论坛》2007,23(12):60-63
女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存适应度较高,但还处于较低层次;女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会文化适应不理想;女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主观适应是积极的,对城市适应的未来期望是美好的,但她们对城市的主观适应事实上并不理想。增强女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是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政府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高帆 《学习月刊》2010,(11):26-28
2010年5月1日.举世瞩目的中国上海世博会在浦江两岸隆重拉开帷幕。与此前历届世博会相区别.上海世博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且首次集中诠释城市与人类发展的内在关系。毋庸置疑.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将为展示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和城市文化的融合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20.
黎杰 《红岩春秋》2010,(4):77-80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正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在这里,我们不仅能看到中国、也能看到世界各国为现代人构筑理想城市生活乐园而作出的畅想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