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既有社会经济体制、就业政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用人单位受利益驱动、女大学生择业观念等微观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有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有:建立引导就业的政策激励机制、形成通过市场配置高教资源的良性竞争机制、形成不断扩展社区服务的就业促进机制、完善高校就业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高校、社会所面临的一大焦点问题,但随着经济回暖,很多中小企业用工量大增,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特别是大学生的加盟。由于国家政策、社会体制、中小企业在用人方面存在的弊端,加上大学生陈旧的就业择业观念影响,导致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中小企业招不到大学生这个矛盾现象。本文针对影响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引导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结构不平衡、政策性障碍、供需信息不畅、就业观念陈旧等,是大学生就业难的表象。而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就业观念、管理模式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配置要求产生矛盾,形成计划和市场两种机制同时存在的局面,则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前些年就已有所表现,1998年则更为突出。如何认真妥善地解决好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这不仅体现党和国家关于男女平等的有关政策,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优越性,对女生的求学、生活和工作追求,促进社会进步都将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本文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一、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但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 社会因素和就业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6.
俞琳娜 《工会论坛》2014,(6):145-147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而相对于男大学生来说,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更为突出,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对于社会的和谐、进步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韩语专业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三个层面对韩语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难涉及高校、用人单位、创业政策、社会环境及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因素。要针对不同主体问题进行分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结构不平衡、政策性障碍、供需信息不畅、就业观念陈旧等,是大学生就业难的表象.而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就业观念、管理模式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配置要求产生矛盾,形成计划和市场两种机制同时存在的局面,则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而造成就业难根本的原因之一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的偏差。本文以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为对象,调查分析了其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并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为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国家政策、社会层面、学校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的问题。加之严峻的金融危机,怎样破解大学生“就业难”,还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思考。本文试从我国国家政策、高校学科设置以及学生就业意识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市场机制、用人制度、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入手,通过深入分析,剖析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几年我国高校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随着全国招生规模的扩大,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和个体因素导致了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政府、社会、学校和女大学生自身都必须付出努力,形成四位一体的促进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良好机制和氛围。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及其它有关资料显示,当今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必须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实际,找出具体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个社会问题,也是个民生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当下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更是愈加突出。本文指出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分析了就业难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目前各个高校和社会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使得部分大学生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如何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就业工作,在协助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进行职业准备上,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等方面,都能够发挥其专业优势,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愈来愈凸显出来,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经济蓝皮书》预计2009年约61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挑战,经过调查研究,就业核心竞争力不足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针对这种现状,大学生要想在优胜劣汰的社会上立足,就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渠道。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帮助大学生们跨越横亘在就业前面的鸿沟。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大学生就业的特殊性及其研究的意义出发,并结合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从社会、学校、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就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针时前述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以期抛砖引玉,征得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在就业形式比较严峻的大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笔者对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难的原因做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助于解决好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比较2008和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调查问卷数据可以发现,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大学生预期工资、预期就业地区、预期就业单位和就业前景评价等就业预期发生了变化,大学生就业预期调整存在滞后性,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剧.有效缓解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需要我们从改善劳动供需双方预期入手,提高工作匹配效率.  相似文献   

20.
邹禄禄 《工会论坛》2015,(3):135-137
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需要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自身定位、专业能力建设、就业创业指导体系等方面做出进一步实质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