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柜台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突出工业立县,依靠科技强县,不断加快科技长入经济步伐,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2005年,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百强县中位次前移20位,在山东省县域经济30强中前移6位,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2006年以来、桓台县委、县政府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构建高科技人才队伍为支撑,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预计全年全县完成GDP178.5亿元,同比增长19%,税收1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30%。  相似文献   

2.
邹景昕 《奋斗》2006,(6):13-13
我们在全县大力营造创新的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41.7亿元,同比增长9.3%。财政收入实现26117万元,同比增长20.88%,两年翻了近一番。我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财源建设先进县称号。  相似文献   

3.
双流县是成都市的近郊大县,人口88万.2004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2亿元,财政收入1 3.5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9年位居全省"十强县"榜首,基本竞争力跃居全国第45位.  相似文献   

4.
2004年,樟树农业与非农产业结构比为26:74,人均产值近900美元,主导产业实现向非农转变,基本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为构建和谐县域经济,该市把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帮助农民建立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推动“三农“问题逐步解决,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得到增强.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6亿元,同比增长20%;财政收入达3.88亿元,增长25.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73元,同比增长20.6%,稳步挺进全省综合实力十强县市行列.在工业反哺农业过程中,主要实施五大工程:……  相似文献   

5.
人口不足20万的丘区农业小县丹棱,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唯一的"科技信息网示范县".全县已有400多名乡村干部、党员科技大户学会了电脑,600多位农民"土专家"已取得中高级技术职称.全县12个乡镇全部配备了电脑,三年内90%以上的村都将配备电脑.去年,"科技兴村"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05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瓜州县坚持把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战略,持续壮大县域经济,全县经济稳中有进、稳步提质.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3%,第一产业同比增长10.3%,第二产业同比增长25.1%,第三产业同比增长8.1%. 突出乡村振兴农业生产在集约高效中全面发展 瓜州...  相似文献   

7.
仁怀自1995年"撤县设市"以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2004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75亿元,同比增长13.7%;人均生产总值7222元,同比增长12.76%;财政总收入10.86亿元,同比增长39.88%;地方财政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23.66%;农民人均纯收入2262元,同比增长9.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83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创建经济强县(市)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位列全省经济强县(市)第六位,在西部百强县(市)中排名58位.  相似文献   

8.
正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和小康社会建设是衡量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两把尺子。如何弥补这两块"短板",这是当前摆在小康社会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这个问题我们对兴仁县进行了调查研究。一、同步小康创建工作成效斐然兴仁县是黔西南州的一个资源、农业、文化县,拥有"中国薏仁米之乡"和"中华诗词之乡"等金字招牌。2014年上半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38.34亿元,同比增长15.4%;财政总收入9.92亿元,同比增长3.4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41.31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完  相似文献   

9.
定南是一个人口小县和经济小县,长期以来GDP、财政总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在赣州十八个县(市)中处于末位.2005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却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2亿元,同比增长33.1%,总量跃居全市第12位,今年1-7月,财政总收入达到1.03亿元,同比增长42.6%,预计2006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可超过1.8亿元,逐步向“小县大财政“的目标迈进.取得上述成绩,主要得益于我们的一些成功做法:……  相似文献   

10.
《求实》2006,(Z3)
[简况]德兴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处,公元938年建县,名取“山川之宝,惟德乃兴”之意。1990年12月26日撤县设市,200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为江西省直辖市。总面积2101平方公里,现辖5镇6乡1街道办事处和大茅山省级经济开发区,人口31万。其中市区面积1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27万公顷,林地1.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5.1%。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27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总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34.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770元。同比增加344元,被评为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市(县);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5.01亿元,增长19.49%,首次进入江西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前十位。  相似文献   

11.
平昌县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县、人口大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全县总人口94.2万人,农业人口78.2万人,乡村劳动力资源41.8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达25万人.对此,县委、县政府确立了"食品工业强县、畜牧产业兴县、劳务经济富县"的产业发展战略.2003年,全县共实现劳动力向县外转移就业18.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6亿元,较2002年净增0.9亿元,分别占全县GDP的20%、占农业总产值的47.6%、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3%.5.82万户贫困家庭靠务工脱贫,1.78万户贫困户靠劳务致富.劳务经济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渠道,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2.
都江堰市因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全市幅员面积1208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和1个省级科技产业开发区,总人口63万.近年来,我们充分挖掘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特色和优势,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打造"中国西部休闲度假第一城"为载体,大力建设最佳人居环境和最佳创业环境的生态文化旅游名城,全力争创四川经济强市和全国文化强市.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0.11亿元,同比增长13.3%;财政收入4.95亿元,同比增长19.2%.县域经济综合评价跻身全省十强县(市)行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广德县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抢抓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机遇,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成为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全县GDP由2000年的28.9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7.1亿元,年均增长10%;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000万元。综合指数由1999年的第51位跃居2005年的第6位,跻身县域经济前十名。从一个经济穷县到全省的十强县,广德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与推广。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广德县由于改革开放步伐缓慢,与周边的溧阳、宜兴、长兴、安吉、宁国等县市发展差距逐步拉大。为缩小差距,迎头赶上,广德县曾提出商贸兴县、旅游兴县等战…  相似文献   

14.
财政收入实现三年翻一番 近年来,井陉县财政收入持续攀高,取得了新业绩,实现了新跨越.2003年全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达到2.1亿元;2004年财政收入完成2.68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9.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42元,同比增长13.62%,井陉一跃成为全省综合经济实力30强县(市),取得了可喜的业绩;2005年,全县各项事业发展迅猛,财税收入持续攀高,截止11月底,财政收入达到3.3亿元,与2002年相比,翻了一番,成为近年来财政收入增速最快的一年,实现了三年翻一番的财政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王志兵 《江淮》2012,(7):15
初夏时节,走进地处皖东南的广德县,立即感受到一派奋发有为、争先进位的火热气氛:会展、推介会等招商引资活动如火如荼;道路整治、安居工程等民生项目持续跟进;"两区两园"、城市建设等重点工程提速升级……近年来,广德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大关,财政收入19.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跻身全国"中部百强县"、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十强县"、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等。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85.56亿元,同比增长25.3%;工业增加值30.85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工业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40.4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38%.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分别实现52.61亿元、20.5亿元、44.49亿元、3.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0.5%、28.2%、25.1%、25.0%.  相似文献   

17.
罗时跃  黄政芳  李鹤  甘文武 《当代贵州》2014,(2):I0002-I0002
正2013年,是江口建县100周年,更是江口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一年。据统计,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7.65亿元,是2012年的1.2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5亿元,是2012年的1.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92元,是2012年的1.2倍。全县GDP、财政总收入首次达到27.65亿元、2.42亿元。农业产业化、工业新型化、城镇园林化顺势扬帆,经济社会步入发展快车道。以梵净山为龙头的旅游产业成为全县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产业实现华丽转身。2013年,江口县入境游客达到363.73万人次,同比增长31.56%;旅游综合收入实现30.36亿元,同比增长40.23%。  相似文献   

18.
正人称辽宁"铁拐李":城市化率领先全国,沈阳、大连"双星"夺目;县域经济扯后腿,2006年,占全省一半人口、80%土地的44个县(市),一般预算收入只占全省一成多。"短腿"如何变长?2006年出台《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2008年提出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2011年启动新一轮倍增计划。抓"一县一业",引进、培育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抓园区建设,培植一批过百亿元的工业产业集群。抓投资1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财政补贴资金10%;每个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19.
《先锋队》2006,(4)
灵石县国税局在局长赵耀良带领下,坚持“为国聚财,执法为民”的宗旨,着眼未来搞创新,立足县情抓税收、营造环境搞服务、提高素质谋发展,组织收入实现了跨越式增长。2005年组织收入选76302万元,同比增长154.3%,增收46298万元,比市奋斗目标39724万元,超收365787万元,2005年的收入水平比国、地税分家前8年收入总和还多7807万元。在县财政收入10个亿中,国税收入的比重占75.55%,为全县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太贡献。该局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支持地方经济特别贡献”称号,被县文明委授予“学习型文明机关”,局长赵耀良荣获省“五一”劳动一等功。依法治…  相似文献   

20.
龙南县紧紧策应省、市提出的"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和"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工作思路,抢抓国际生产要素重组和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以产业聚商为主线创新招商思路,以专业招商为重点创新招商方式,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创建招商平台,以环境建设为依托创优招商品牌,加快对接"珠三角"经济圈,努力把龙南建设成为最具活力、最有效率的对接点.截止2004年6月底,全县新引进内资项目56个,实际进资6.16亿元,同比增长56.9%;引进外资项目5个,合同利用外资4951万美元,同比增长167.5%,实际进资2353万美元,同比增长26.8%,出口创汇1240万美元,同比增长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