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非典”扑面而来之际,人人谈“非典”色变,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却创建了一个抗击“非典”的网站(WWW.2008z.tom),用她自己独特的方式,通过网络向人们传达出一种积极的精神力量:面对“非典”,我们永不屈服!这个可爱的、年仅10岁的小姑娘就是北京市东城区东高房小学的四年级学生袁日涉同学。  相似文献   

2.
自发生“非典”病例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一直密切关注着势态的发展,特别是进入5月以来,上海确诊的“非典”病例上升到了8例,“非典”防治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人口从多,交往频繁,而“非典”是一种新的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其病原体、流行特点和规律、传播途径与致病机理尚未确定。  相似文献   

3.
薛凯 《半月谈》2003,(10):6-11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降临中国。灾难,无疑是考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变能力的试金石!面对这场灾难,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班子,迅速作出了一系列紧急部署和果断决策。4月28日,在抗击“非典”的又一个关健时刻,胡锦涛总书记发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号召。抗击“非典”的24字精神,既是对全国人民抗击“非典”精神状态的高度概括,也是指导我们全面夺取“抗非”斗争胜利的重要方针。  相似文献   

4.
突如其来的“非典” ,给我国宏观经济带来了新的变数 ,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前景 ,既要预防低估“非典”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而盲目乐观 ,又要避免高估“非典”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而消极悲观 ,我们应该正视“非典”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审时度势地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化“非典”对宏观经济的消极影响为宏观经济重新增长的契机 ,实现抗“非典”胜利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双赢”。一、“非典”对宏观经济的消极影响“非典”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有四方面 :一是“非典”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是“非典”对就业的影响 ;三是“非典”对物价水平的影…  相似文献   

5.
今年,在我国流行的“非典”疫情,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造成了很大冲击,大量经济合同由于“非典”而陷入尴尬境地。由此,一场关于合同当事人是否可以以“非典”属于不可抗力为由主张免责的讨论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此,以下这个真实案例具有很好的说明作用。  相似文献   

6.
去年,在抗击“非典”事件中,一批领导干部因玩忽职守或措施不力而被免职。这对于遏制“非典”肆虐是必要的。但也出现了一些应当引起人们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突如其来。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医生张宏在接诊一名过境“非典”患者过程中,不幸被传染。在医院的全力救治下.张宏最终逃脱了死神的威胁,康复出院后辞职下海。2004年9月,由于对医院签收的5.8万元医疗保险理赔金存在异议.张宏一纸诉状将原工作过的医院推上被告席。湖北省“非典”第一案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当前,“非典”肆虐,全国上下正齐心协力共同抗击这种百年不遇的病魔。然而,在这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中,一些人所表现出的所作所为的确有些让人齿寒。媒体近下报道的一些“新闻事件”着实让人不可理解,有的面对“非典”患采取推诿甚至拒绝治疗的做法,使得“非典”患危害了社会,造成了疫情的蔓延与扩散;有的则麻木不仁,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心肠,似乎这种可怕的病魔从来与他无关。  相似文献   

9.
在肆虐的“非典”面前,中国人民从压力中奋起,取得了战胜“非典”的决定性胜利,经历磨难的中国更加成熟了。  相似文献   

10.
面临“非典”的肆虐和威胁,最近不少国家启动立法程序,纷纷紧急修订各自的相关法律,为抗击“非典”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1.
叶含勇 《半月谈》2003,(10):12-13
面对抗击“非典”斗争的严峻形势,国家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纷纷于近期出台政策,就“非典”一线医务工作者特殊工作补助免税问题、城市农民工生命财产权益保护问题、“非典”期间针对农民的乱收费问题、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的扶持问题等,分别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政策的颁布实施,必将为抗“非典”战役的顺利推进和最后胜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上海正处抗击“非典”、控制传播的非常时期。在中共上海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守望相助,众志成城,“非典”疫情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在这场特殊战斗中,市人大常委会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做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该做的事情,为全市打赢“非典”这场特殊的战斗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半月谈》2003,(10):18-19
目前,不少人为了预防“非典”,盲目服用一些据称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或预防“非典”的药物,并且因此发生了药品温滥后的不良反应。如何正确服用中药?干扰素能否预防“非典”?什么样的人适合使用?本刊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周超凡和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赵志彬。他们特别提已人们注意:预防“非典”须谨慎用药。  相似文献   

14.
人大常委会在这个非常时期,紧急行动,应急起草了关于控制“非典”传播的决定,为我们具体开展“非典”防治工作,提供了及时而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5.
2003年的春夏之交,一场抗击非典的人民战争在华夏大地全面展开。进入四五月份以来,位于中原腹地的郑州市,不断有一封封措辞激烈的举报信投向郑州市金水区委、区人大、区政府,一个个热线电话通向以上单位的办公室。这些电话和信件大多来自“三北”地区铁路职工,急切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三北”地区脏、乱、差,成为郑州市抗击非典的“盲区”。  相似文献   

16.
何雁 《今日海南》2007,(5):46-48
2003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神州大地。但就在这场疫情面前,海南全省上下众志成城,严格执行“口岸把关,全省布控”的防非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非典疫情堵在岛外,成为全国5个无疫区之一。非典疫情令得海南优美独特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优势更加突出。为此,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努力打造海南“健康岛”品牌。如今,“健康岛”的效应正不断扩散到各个行业,成为海南对外形象的新招牌。美丽的海南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我作为来自医院,并直接从事“非典”防治工作的人大代表,对“非典”防治工作的艰巨性、急迫性和重要性有很深感受。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及时出台应急《决定》,不仅充分体现了市人大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高度责任感和对人民健康极端负责的态度,而且《决定》具有一定法律效力,能够推动和保障全  相似文献   

18.
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不幸降临中国大地。“非典”,一时间成为头号公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迅速筑起了一道抗击“非典”的无形长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民族精神再次进发出夺目的光辉。  相似文献   

19.
“非典”期间,我正在香港。晚上看电视新闻,正在播放一位志愿者将一箱箱甜品送到威尔士亲王医院,是为了感谢“非典”期间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其实,这个小伙子本非大善人,开店前喜好飙车、醉酒、打架,曾是个不良青年。但这次他被感动了。  相似文献   

20.
近日某下属单位一名干部到上级机关送报表 ,不幸遭到空前的冷遇 ,上司让他将报表扔进废纸篓就“向后转” ,这位干部只得窝着满腹的委屈而返。原因是那位上司怕因接触而感染“非典” ,可这位干部本身并没有任何“非典”症状 ,他所在的地区目前也并未发现一例“非典”。人们不禁为那位上司对“非典”的过于敏感而感到吃惊和不解。“非典”固然可怕 ,但是我们大可不必为之过敏和慌恐。据有关资料介绍 :“非典”这种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SARS的疫病 ,是由一种新病原体引起的 ,它虽然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疫病 ,但它可防、可控、可治 ,并非不治之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