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地支十二字。第五期有一份完整的干支表(合37986)。甲骨文的支字和它们的排列与后世的相同。壮侗民族除了黎,也都使用支字。傣历用干支纪年纪日,水族水书中的干支字是仿照古汉字的象形字。壮侗语支字的读音借自古汉语,如傣语支字的读法相当于《切韵》以前的汉语。 《切韵》成书于公元601年。王力先生把公元3世纪以前算作汉语的上古期,公元4世纪到12世纪为中古期。高本汉的上古汉语从西周时代算起(《中上古汉语音韵纲要》P2)。从语法和谐声的承传关系看,甲骨文的语言是汉语的源头。不妨假定商代河南和山东西部地区的汉语是甲骨文的语言。上古汉语从商开始算,大约有20个世纪。而代表中古语音的《切韵》离今天还不到14个世纪。上古汉语确实是有前缀音的,除了王力先生分析过的古汉语中名词动词可能还有形容词的词头外,如版纳傣语把“午”读作sǎ~1ηa~2,“戌”读作set~7,而德宏傣语把“戌”读作met~8,也能说明这一点。上古汉语的复辅音可能与更早期的前缀音有关系。与中古汉语有直接关系的是汉代的中原汉语。东汉时期中原汉语经过二、三个世纪的稳定,应有一种标准语,譬如说洛阳话。这种标准语是许慎《说文解字》的语音基础。 尽管汉语古音的研究中我们还有许多疑问,前人的研究还  相似文献   

2.
由国家语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三十届国际汉藏语及语言学会议于1997年8月23日至28日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召开。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动D拿大、澳大利亚、瑞士、瑞典、荷兰、印度、泰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与我国170余名汉藏语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为期6天的会议。另40余名中青年学者列席了本届大会。本届大会收到论文150余篇,会议就汉藏语系语言的分类问题、汉语方言的分区问题、理论语言学问题研究、语言规划、语言对比研究、语言类型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以及汉语和各民…  相似文献   

3.
孙强 《求索》2007,(2):197-198
本文通过对晚明韵书、韵图、韵文以及汉语罗马字对音材料、汉语谚文对音材料的解读,并同元代韵书《中原音韵》作比较,描写了晚明汉语韵尾的特点,并从音系方面予以诠释。晚明汉语韵尾发生了几个重要的音变现象,如-m韵尾转化为-n,入声韵尾的转化,阴声韵尾-y的转化,晚明汉语的韵尾简化了,导致了汉语语音结构的改变,形成了现代汉语韵尾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4.
毅敏 《前沿》1995,(10)
对汉语文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毅敏汉语文作为蒙语授课专业的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蒙古族学生运用汉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为最终达到蒙汉兼通,从一个方面奠定必要的基础。对于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蒙古族学生来说,由于语言基础比较薄弱,遣词...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学的载体。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对各种文学形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诗歌是一种与语言的音、韵联系密切的文学形式。音韵学的发展对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中英两种语言的不同,又使得两种语言所表现出来的诗歌的音韵和格律各有千秋。根据汉语语音特点,自古以来汉语最小的基本结构单位"音节"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这就决定了汉语诗律得由音律、声律和韵律三大要素组成。  相似文献   

6.
5月20日至21日,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工作座谈会在武汉召开。会议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党员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和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交流了2008年人大内务司法工作要点,研究探讨了新形势下做好人大内务司法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汉语和侗台语(下简称江台语)关系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一个多世纪前,欧洲学者就发现了汉台语之间的关系,18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斯克纳在他的《暹逻语和汉语》一书中指出,汉语官语、福建语和暹逻语之间存在着关系词,继他之后(90年代),另一个德国学者孔好古对汉台语的关系又作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汉语和侗台语有亲属关系。于是,他提出了“印度支那语族”的谱系划分。孔好古的观点得到了法国学者马伯乐和丹麦学者吴克德的赞同。其中,马伯乐还提出了三国以前汉语跟原始台语有密切关系的具体看法。汉台语同源说(下简称同源说)被欧洲学者一锤定音之后逐成至理名言而为世人所接受,当然也包括中国学者。  相似文献   

8.
孙新爱 《人民论坛》2012,(14):148-149
在汉语中,数字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特的数字文化。汉语中的数字文化,与汉语自身的语音特点、中华民族的心理因素以及传统文化的渗透等有关。数字文化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研究汉语数字文化,可以帮助人们日常交际和商贸来往顺利进行,同时对跨文化交流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黔东南苗语侗语对汉语语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黔东南史实,运用黔东南汉语方言和苗侗语的语音材料进行声母、韵母、声韵配合关系及声调等四个方面的综合对比,以较为系统严密的论证和客观理性的阐释,导出了黔东南苗侗语对当地汉语方言具有深刻影响的结论,拓展了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相互之间语言影响关系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0.
在古音类的基础上用定量分析法区划汉语方言薛才德《中国语文》1988年第二期发表了郑锦全先生的《汉语方言亲疏关系的计量研究》一文。郑先生以北京大学1962年版的《汉语方音字汇》为材料,统计了十七个方言点音韵上的亲疏关系。各方言声母和韵母的异同,郑先生是...  相似文献   

11.
金明艳  甘莉 《求索》2013,(1):269+213-269,213
徐通锵是20世纪著名的语言学家之一。他在《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一中首次提出了字本位思想。字是汉语研究的基本结构单位。汉语研究,抛弃"印欧语的眼光",从字入手,不仅可以使汉语研究走出困境,而且可以更好地研究汉语言现象。该书亦是语言研究探索性产物,单位概念与结构规则模糊不清是它的尝试性代价。全书除绪论外分为四编:第一编为一般原理,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92年沿江党校《长江开放开发理论讨论会纪要》精神,为适应和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加强党校之间的协作,组织力量,集体攻关,献计献策,沿江党校长江经济带协作研究理事单位负责人会议于1993年5月20日至5日26日在武汉市委党校召开。有关单位的领导和科研管理、理论研究部门的负责人同志32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以14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为指针,对沿江党校长江经济带协作研究的近期计划和研究活动的具体组织及有关协作项目作了热烈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布依族在说汉语时,语音上表现出自己的一些特点.通过对这些特点的调查和研究,可以看出因语言间的相互影响产生语音变化的一些规律,为我们研究双语现象、方言语音的演变情况以及少数民族的语文教育,提供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1990年10月15至17日,全国首次“甲骨语言研究方法讨论会”在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北京、西安、广州及武汉地区高校的40多位专家、学者、教授参加了讨论会。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辞,距今已2000多年了,它是我国已发现的地下出土最古文献, 是研究殷商史、汉语发展史和汉字发展的重要资料。为了开展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语言学界对广东省方音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收集现有的方音资料和深入实际调查,从侦查实践应用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系统地总结出广东省汉语方音分区及各区的语音共同点、广东省汉语方言的特点及其分布规律,并绘制出广东省汉语方音特点的分布图,为建立全国汉语方音特点信息库和案件的言语识别提供了更加准确、更加完整、更加丰富的基础资料。通过方音、方言词、方言语法、方言字等四个方面对广东省汉语方音的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实际工作中区分犯罪对象,划定嫌疑人范围,并对涉恐、法轮功等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的人物画像、背景分析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乔全生 《求索》2014,(4):135-139
蒋冀骋教授的《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是一部颇具原刨意义的著作。该著以“阿拉伯语一汉语”对音资料来研究元代汉语语音,可谓独辟蹊径。在研究资料的搜集与研究背景的建构上,可谓坚毅大气。在具体探究中,该著也是朴面出新,在热点问题上更是胜义纷纶,多有创获。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三项学习教育工作会议”于2005年8月12日在武昌召开,来自全省的社会科学学术团体以及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一百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高校社科系统和社科研究系统“三项学习教育”专题培  相似文献   

18.
李双喜 《世纪行》2012,(6):24-24
本刊讯6月19日至20日.全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在汉召开工作座谈会。座谈会通过专题讲座、座谈交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了对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社会管理创新、法治湖北建设等重大问题的认识。会议还进行了政协理论和专委会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4月22日、23日,全省市州政协主席座谈会在武汉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研究讨论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20.
饶琴 《求索》2004,(10)
主宾语问题一直是语法学界争论的问题。文章列举几种有争议的句型 ,对主宾语问题的研究作历时的描述 ,指出解决主宾语问题的出路是从汉语言的文化特征出发 ,建立新的汉语语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