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为了使返乡大学生在暑期过得充实有意义,7月8日,六师一〇五团枣园香社区举办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宣讲活动。辖区内26名各族返乡大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宣讲中,吉林大学学生玛合甫扎·努尔哈孜、张楠等学生结合自身在内地成长成才过程中与内地学生交流交往交融的民族团结实践经历,深入讲述了自己对当下新疆如何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看法;新疆大学学生沙妮亚结合自身经历,谈了党的教育惠民的各项政  相似文献   

2.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几次来过秦皇岛。他每一次来都给秦皇岛人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一) 现在的秦皇岛野生动物园,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可是,谁能知道这片茂密的森林竟凝聚着周总理的深情呢?40多年以前,这一带还是一片沙丘,草木无生,风沙弥漫。1954年8月,敬爱的周总理来北戴河出席一个会议,在从山海关机场乘汽车去往北戴河途经这里时,这荒漠的景象不禁使他发出疑问:“这里怎  相似文献   

3.
这里是一片新生的绿洲。翠绿的树木郁郁葱葱,青青的牧草随风摇曳,林荫大道纵横交错,清清的水库里鱼儿活蹦乱跳,浓郁的花香随风飘溢……然而,谁能想到,八十年代初这里曾是苍茫大漠鸟兽无踪,漫漫风沙人迹罕至。这就是位于和林格尔县南部的白二爷沙坝。它横亘在浑河与古力半儿河之间,东西长13.5公里,南北宽11公里,面积12万多亩,其中三分之一是流动明沙,其余为半固定的不毛沙地。多少年来,它象一个恶性肿瘤,不断向周围健康肌体扩散,每年以2米多的速度向前退进,侵蚀草场,吞噬良田,逼得附近3个村子的几十户农民背井离乡,周围4…  相似文献   

4.
素有“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一个昔日“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地方,如今变成了绿荫匝地、鸟语花香的戈壁绿洲,一个个树木密布的风沙口,一块块渐满绿意的治沙田,一排排迎风挺立的防风林,一条条绿意盎然的景观带成为了瓜州县防风治沙工程的得意之作. 为了彻底改变“无风满地沙、有风不见家,小风填渠路、大风埋了家”的风沙危害,近年来,瓜州县委、县政府把“生态立县”作为基础性发展战略,按照“东据风沙、南护水源、四面环水、绿色环保”的整体思路,着力解决风沙难题,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风沙口治理、重点生态公益林栽植、新农村绿化美化等一个个生态建设项目相继出台.  相似文献   

5.
《兵团工运》2020,(1):20-20
在六师北塔山牧场畜牧一连,孜亚提被各民族职工称为热心肠的好人。1984年,牧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年轻的孜亚提亲眼目睹了父亲卡力甫在牧场各级领导的扶持下,办起了牧场有史以来第一个家庭农场。在农场高峰时期,各类牲畜存栏达千余只,但是随着父亲身体情况每况愈下,牧场经营模式落后单一。  相似文献   

6.
在三王五帝之首——尧王的定都之地山西省临汾市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活跃着一支服务广大农村群众的信合队伍。作为山西省信合系统品牌化代表的尧都信合,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金融对农村的支持,建立了持久的融资运营机制,确保“血脉”畅通,成为“新金融”支持新  相似文献   

7.
这里已没有昔日的荒凉和沉寂,有的只是那一望无际的绿洲和沸腾的生活。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戈壁荒原上拔地而起,孕育着理想,放飞着豪情,收获着希望……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们,无不将这里与"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场风文明、环境优美、管理民主"  相似文献   

8.
赵生祥 《实践》2008,(2):31-31
在腾格里沙漠边缘,有一对80高龄的夫妇,名叫王大清和孟秀英,他们从1983年开始,自费在荒漠边缘植树,历经艰辛和曲折,顽强地坚持下来。25年过去了,他们种的1万余棵树已经成为漫漫黄沙里的一小块绿洲。然而,风烛残年的两位老人再也无力守护这片绿色,决定以自己的全部家产为代价,寻找这片绿色的继承人。  相似文献   

9.
欧阳锋 《学习导报》2012,(20):20-20
位于郴州市的宜章县、资兴市、苏仙区三地交界处的狮子口,是一片拥有35万亩原始森林的大山。在这片誉为“生命绿洲”的大山中,有一个坚守了近30年的“守护神”——刘真茂。  相似文献   

10.
欧阳锋 《新湘评论》2012,(20):20-20
位于郴州市的宜章县、资兴市、苏仙区三地交界处的狮子口,是一片拥有35万亩原始森林的大山。在这片誉为“生命绿洲”的大山中,有一个坚守了近30年的“守护神”——刘真茂。  相似文献   

11.
怒号的狂风突然间温柔了嚣张的飞沙蓦然间温顺了凄冷的荒滩忽然间温暖了是谁驯服了这头“猛兽”是谁擒住了这只“恶魔”是谁把大漠变成了绿洲  相似文献   

12.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当代中国文艺史上造成了10年的黯淡。在这凄凉长夜中,也曾露过曙色;在这萧索的荒漠中,也曾显现绿洲。这曙色和绿洲,就是1975年的文艺调整。 1975年,邓小平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常务工作后,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支持下,不失时机展开包括文艺在内的全面整顿。  相似文献   

13.
甘肃民勤,处于中国西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间的一块绿洲,曾几何时,备受风沙危害。在过去半个世纪里,以勤劳勇敢著称的民勤人民,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抗击两大沙漠的“合龙”,与狂暴肆虐的风沙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长期搏斗。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石述柱,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4.
魏晔玲 《前线》2013,(4):48-50
今年人春以来,2月28日、3月9日两场大风,使本已明显改善、很少被人们挂在嘴边的北京风沙问题再次成为热点。自2000年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来,春季北京风沙的强度和频率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高峰时期的2002年全年出现17次沙尘天气降至2011年全年出现3次。今年春季频现沙尘天是否正常?北京在对抗风沙危害方面是否有底气?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走进北京三大风廊之一康庄一南口风廊,深入了解我们在防风治沙方面所做的工作。据了解,北京大风带来的沙是由外来沙尘和就地起沙两部分组成。外地的沙主要通过康庄一南口、古北口一潮白河、永定河河谷这三大风廊进入北京,其中康庄一南口风廊是北京西北最大的风廊。据资料显示,北京城60%的风沙都是从这里进来的。延庆康庄是外地风沙进京的第一道“屏障”,而昌平南口则是风沙进入北京平原的最后一道“关卡”。  相似文献   

15.
地处北方丘陵山区的赤峰市林西县七合堂村因为创出一种林牧结合新型家庭农场经济模式,一下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去年以来,这个村的许多农民在当地镇政府、村委会的引导下,纷纷将承包的零散耕地和一些荒山通过互换调整到一块,打破几千年来聚居一处的村落格局,纷纷走出村屯,到调整后的山川、沟谷去安家置业。农民们以户为单位在自己的“新领地”建一处住宅和养殖场,打一眼井,建一个果园,种一片牧草和庄稼,经营一片杏山,发展林牧结合型新型家庭农场。这个仅有238户的行政村,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出现50多户新型家庭农场。七合…  相似文献   

16.
大漠魂     
当你置身万古荒漠的时候,第一个直觉就是自己像一颗沙粒,渺小极了,然后会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生命的珍贵。 一群来到大漠腹地的铮铮铁汉,却把自己的灵魂与这片生命禁区融合在一起。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性沙漠。重重沙山,滚滚沙浪。雄壮、荒凉、深邃、沉寂、神秘。“塔克拉玛干”,译为汉语便是“进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9,(7)
<正>在中国四大沙漠之一——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额济纳旗古日乃嘎查,目之所及是苍松翠柏、金色胡杨和大片梭梭树,看着眼前这片绿,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寸草不生、黄沙肆虐。就是在这里,有一位老人耕耘了整整17年,靠着一把锹、一担水治沙2000余亩,种下6万多棵梭梭树,在大漠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他就是被称为"治沙愚公"的图布巴图。历史上的额济纳绿洲,在黑河水的  相似文献   

18.
"昔日到处是荒漠、戈壁,如今,一座座兵团新城拔地而起,一片片绿洲在兵团大地中屹立。"这是三师四十九团第二中学教师邵云红在由三师工会最近举办的"感谢党的恩情、讴歌辉煌成就"巡回宣讲活动中的演讲片段。  相似文献   

19.
乌鲁木齐欣暂住,石河寻访得逍遥。白杨梯堤护农地,水道纵横育稻苗。戈壁惊开新世界,天山常涌大波涛。人人勤奋为集体,集体生根最自豪。这首盛赞石河子的《访新疆》是1965年7月5日陈毅副总理视察石河子时留下的动人诗篇.它既是石河子崛起的真实写照·又昭示了石河子灿烂的明天。戈壁惊开新世界石河子原是一片人烟稀少、野兽出没的戈壁荒漠,解放前只有十几户人家·几十口人。新中国开国大典的礼炮声响过不久·1950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和一兵团六军的一部,肩负着“屯垦戍边”的光荣历史使命·在王震司令员率领下,进驻玛纳…  相似文献   

20.
镇赉县建平乡六合村龙凤泡社共46户,210口人。耕地面积58公顷,多数是“兔子不拉屎”的跑风沙岗地。“大帮轰”多年,亩产没超过200公斤,人均收入始终在200元左右徘徊。1983年初,这个社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强马壮户自己单干,沾亲带故户两三家“搭伙儿”。当时甩下来的是患甲亢病的杨贵和,高度近视、干活“半拉子”的郑国发,孩子多的赵志繁,屁股后挂铃铛——穷得丁当响的陈世和、王长军、肖永山和李树芳这7户“外掰秧”没着落。这7户共7个老弱病残男劳力,28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