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年一度的抗战胜利纪念日总会引起人们的回忆。尤其当今,日本的小泉不顾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情感,悍然第6次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右翼在钓鱼岛、历史教科书、南京大屠杀、劳工、慰安妇等问题上,一次又一次向中国人民挑衅。中国人民在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决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爱国僧人们为了打破日本的欺骗宣传并为中国争取更多的外援,在东南亚积极进行抗日宣传。他们采取发表演讲和公开信、会晤各界人士、创办刊物等形式,揭露日军侵华的暴行,揭露日本企图吞并中国、侵略东南亚的野心,向东南亚人民介绍中国抗战的状况,号召全世界佛教徒联合起来共同努力还世界以和平。他们的宣传使东南亚国家同情并支持中国的抗战,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之间的交流,也为中国的抗战募集了资金。  相似文献   

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中国战场是和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相并列的世界三大反法西斯侵略战场。忽视了中国战场,就忽视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貌,就忽视了当年日本法西斯国家和军队对亚洲国家和人民的侵略。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战争当中坚持斗争和作战时间最长的战场。中国是受法西斯国家侵害最严重的国家,付出的牺牲也最为惨重。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别战场,其战争特点是点、线、面同时进行,长期胶着。中国极大地支援了苏联战场,使苏联得以专心致志对付德国,避免了再同日本进行两线作战的局面。对于美国而言,由于中国战场的泥沼作用,日本无法全力以赴地增兵太平洋战场,也没有力量全力以赴地对付东南亚战场。中国在二战时期大国地位的确立,实际上是中国战场的巨大作用和地位使然。由于中国坚持抗战,日本法西斯军队深陷中国的泥潭,因此其失败是一种必然。在抗日战争的过程当中,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还没有完全觉醒,日本的侵略恰恰促进了这种觉醒。中国军队遭受惨重损失的原因,主要是火力薄弱。  相似文献   

4.
朱小平 《海内与海外》2008,(4):43-46,59
胡适先生生前在美国《外交季刊》上曾发表文章,认为决定中国和亚洲命运的有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抗战前夕的“西安事变”和抗战即将胜利时的美、英、苏“雅尔塔密约”,后者的签订使中国失去了外蒙古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和东北利益,而两个事件都与日本侵华有关。那么,更大的牺牲中国人民利益的“日台和约”的签订,不知何故胡适先生却没有提及!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战争的痕迹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难寻,但是留在中国人民心中的伤痛却无法轻易抹去。尤其让人们难以释怀的是战后日本朝野许多人都不能够全面而深刻地反省那场战争,有的甚至公然作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因此揭露侵华日军在中国残暴行径不仅非常必要,而且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侵华日军为了剪灭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和决心,根绝有生的抗日力量,在中国土地上进行了最残暴、最野蛮、最惨绝人寰的大破坏、大屠杀,造成3500万中国军民的伤亡和6000亿美元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从9·18事变到日本投…  相似文献   

6.
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不仅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转折点,也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会战期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两国密切合作共同抵御日军的大规模进攻。此次合作是在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西方大国对德国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采取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的国际背景下,中苏两国出于各自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从战略上进行妥协和协调的结果。中苏两国的合作具有其独特的特点,是国际合作抗击法西斯侵略者的最早尝试之一,在客观上沉重打击了法西斯主义的嚣张气焰,提振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正辽宁人民出版社在抗战胜利69周年前夕,推出一批有关抗战题材的重点图书,从不同角度记录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罪行,如《日本三代天皇操纵侵华战争内幕》(王天平著)、《日军侵华战争》(四卷本,王辅著)、《日本遗孤》(刘国强著)、《日本战犯改造》(张巾著)、《谁该向中国忏悔——抗战胜利反思录》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八年抗战取得的伟大胜利,是整个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结果。海外华侨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他们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华侨除了以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祖国抗战外,还掀起了文化救亡运动,本文拟就战时东南亚华侨的文化救亡运动作一初步探讨。一、宣传祖国抗战当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华侨除了输材输将、捐款献物外,他们文化活动的中心转为宣传祖国的抗战,揭露日本侵华暴行,争取国际援华,起到了国内舆论工具所起不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在中日间最敏感的领土问题即钓鱼岛主权问题上大作文章,以民间组织开道、政府暗中撑腰的方式逐步对我钓鱼岛实施控制。其侵占我钓鱼岛的战略图谋是:政治上形成多方牵制中国的战略态势;经济上侵占和独享钓鱼岛上的能源和资源;军事上掌握对我制海权和制空权。21世纪初,日本为加快其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战略进程,有可能重新将控制和侵占我钓鱼岛提到其重要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10.
20 世纪50 年代,尽管中日两国没有恢复邦交,新中国的对日公共外交却已经开始。 中国政府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妥善圆满地解决了日本战犯问题。它不仅解决了横亘在中日两国之间 的战争遗留问题,更将中国人民宽大为怀、不念旧恶的形象传到了日本,推动了中日两国关系的发 展。作为新中国公共外交的历史遗产,新中国解决日本战犯问题通过中国官方与日本民间的关系 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也将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苏联一方面大力支持中国抗战,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在对华问题上又表现出严重的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因而对中国抗战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参加的全民族抗战,“显示了处在进步时代的中国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在评价这场神圣的战争时说过:“中国军队的广大官兵,在前线流血战斗,中国的工人、农民、知识界、产业界,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在这次战争中,中国先于缅甸受到日本法西斯的铁蹄蹂躏。此时,缅甸人民对中国人民奋起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寄于深切的同情和支持。当战火蔓延到美丽富饶的缅甸国土以后,中缅两国人民面对凶残的日本法西斯,同仇敌忾,互相支持,一致对敌。尤其是中国人民派出优秀的抗日健儿赴缅作战,承受重大的民族牺牲,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在热带亚热带的丛林中克服种种困难,历  相似文献   

14.
<正>20世纪上半叶,远东地区的国际形势极其复杂、充满矛盾。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和矛盾性通过一系列事件表现出来:日本对苏联远东地区进行的武装干涉(1918~1922年),30年代苏日的“边境冲突”和哈桑湖战役(1938年)、诺门坎战役(1939年),以及在中国反抗日本全面侵略战争中苏联志愿者的对日参战(1937~1941)。在这些严峻的年代,在抗击侵略者的正义斗争中,苏联人民和中国人民始终互相帮助,共  相似文献   

15.
2013年是《开罗宣言》发表七十周年。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开罗宣言》,誓言为达成《开罗宣言》的目的和宗旨,约定对日作战直至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为止。《开罗宣言》与随后发表的《波茨坦公告》以及日本投降书,作为重要的国际法律文件构成二战后限制日本主权的法律基石,也为捍卫中国人民的抗战成果提供法律保障。七十年来,《开罗宣言》是东亚国际秩序的基石,它不仅是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基本文件,是对日关系正常化的法律基础;也是解决台湾问题,处理钓鱼岛等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坚持《开罗宣言》就是坚持国际法发展的正确方向,否定《开罗宣言》则是对历史进步的根本反动。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东北亚的区域合作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东北亚的区域合作问题季志业东北亚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复杂的地区之一。这里集中了人口大国中国、军事大国俄罗斯、经济大国日本;有经济发达或次发达国家,也有经济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有经济处于危机状态的国家;既存在着国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日本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的逆流不断升级,与德国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形成了巨大反差。日本的错误历史观,既根源于战后处理的不彻底,也受到政治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与日本的民族文化心理也有着内在关联。抵制批判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翻案活动,防止历史悲剧重演,是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18.
日本侵华期间,通过暴力掠夺、诱骗强征、强迫妓女和强逼女战俘等途径逼迫中国妇女充当日军慰安妇。据最保守估计,中国慰安妇总人数在20万人以上,占日军在亚洲战场上征用占领区妇女当随军妓女的67.8%。她们专供日军最下层官兵集体蹂躏,其受害程度之深令人发指。强征慰安妇是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之一,日本政府只有正视历史,进行深刻反省,妥善处理慰安妇问题,才能真正得到亚洲各国人民的原谅。  相似文献   

19.
1997年,日本外务省战后第14次公布了一批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前期的外交档案。其中,与中国相关的文件主要包括当时日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及日本与台湾的关系。这些文件数量颇多且内容浩繁,从中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在尚未与中国建交的情况下,为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而用心良苦和深谋远虑。从而也为我们今后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日本法西斯挑起的侵略战争给东南亚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 ,日本理应给予赔偿 ,在日本战败前夕及战后初期 ,各受害国纷纷提出了赔偿要求 ,国际社会也提出日本必须予以赔偿 ,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赔偿的原则和方案。但是 ,由于冷战的出现与加剧、中国革命的胜利 ,美国对日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战后初期的铲除日本赖以发动侵略战争的经济基础、复兴周边各国的惩罚政策向扶植日本、使其充当防共“防波堤” ①的宽容和重建政策转变。赔偿问题一度搁浅。然而 ,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一直久拖不决的赔偿问题终于以协商的方式得以解决。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