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4年10月,由于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历经一年多苦战未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大“围剿”,被迫走上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决定红军长征的因素固然很多,但一份神秘而十万火急的绝密情报,也促使党的临时中央作出实行战略大转移的决策,它使中央红军及时摆脱了险境,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鲜为人知的一笔。极为险恶的军事态势1933年秋,发动“剿共”战争连遭失败的蒋介石成立南昌行营,从各地调集了100万大军和200架飞机,自任总司令亲自坐镇指挥,对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大“围剿”。其中直接用于中央苏区的兵力…  相似文献   

2.
1935年3月,毛泽东指挥长征中的中央红军进行了一次精彩的"斩首行动",那就是直扑蒋介石坐镇指挥的贵阳。蒋介石"御驾亲征"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进入贵州。蒋介石对此大感意外,因为在探讨红军前进方向时,他的一位高级幕僚曾经提醒说,红军未必直奔湘西,完全有可能进入贵州,应及早对策以防万一。但对这个建议蒋介石不屑一顾,认为红军绝不会走当年石达开的老路,只有到湘西与贺龙会合才是出路。因此他对红军突然转向入黔又气又喜。气的是,他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在湘西布下的大口袋算是白费了,还让他在幕僚面前多少有点下不了台;喜的是,红军竟然走上了当年石达开的老路,那就难逃石达开的命运了。  相似文献   

3.
红军能在恶劣困难条件下取得长征胜利,根本原因是红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军队。正是因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红军形成了坚定的信念、自觉的行动、顽强的作战能力、严格的纪律、平等的官兵关系等优秀特质。红军每到一地,都开展广泛的宣传,并以实际行动感召群众,维护群众的利益,由此,红军获得了长征沿途群众的理解、同情和支持。群众为他们筹集粮食、衣物,并踊跃参军。在长征中,红军还从中日民族矛盾出发,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和人民群众一起,迫使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共同抗日,保存和发展了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1934年10月,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历经一年多苦战,未能打破敌人的第5次“围剿”,被迫走上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  相似文献   

5.
飞渡金沙江金沙江由青藏高原飞流直下,穿越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奔腾千里注入岷江,成为横在中央红军面前的又一道天险。29日当天,中央红军兵分左、中、右3个纵队向北并进,分头抢占金沙江之龙街渡、皎平渡和洪门渡。由军委纵队和红五军团组成的中纵队,负责夺取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最北端的皎平渡。占领皎平渡比占领龙街渡和洪门渡的意义更重大,直接关系到党中央和中革军委能否渡江脱险。  相似文献   

6.
周燕 《党史博览》2013,(3):41-45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任司令员孙继先中将,在长征中曾是红一军团红一师红一团一营营长,他亲自挑选并带领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从而在被敌人视为插翅难飞的天险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为中央红军北上开辟了一条通道。红军强渡大渡河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然而,在孙继先晚年,在澄清大渡河战斗史实的问题上,却陷入两难的尴尬处境:他既不愿意把自己说成是勇士,又不愿意违背历史事实,屈从被误解的历史结论。他的老首长杨得志上将言之凿凿,揭开了尘封已久的历史谜团。  相似文献   

7.
郑巍宁 《党史文苑》2012,(23):48-50
长征期间,红军经常被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却从未中过一次埋伏,在国民党军设置的包围圈中都能准确地找到空隙钻出,这主要是由于红军在长征中的密码脑袋(即密码电台侦听破译工作)的巨大贡献。1976年秋,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在谈到情报工作时说:红军之所以敢于在云贵川湘几个老军阀的防区内穿插往返,如鱼得水,就是因为我们在龙云、王家烈、刘湘、何键的内部安插了我们的人,并且破译了他们的密码。彭德怀也说过,长征凭着红军指战员的英勇和出色的侦察工作,才免于全军覆没而到达陕北。  相似文献   

8.
长征途中,红军跨越从南方到北方的十几个省份,经过了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党中央鼓励各族人民实现独立自治和建立自己的革命政权.在这种政策的指引下,红四方面军在藏族聚集区建立了两个藏族人民革命政权--格勒得沙共和国和波巴人民共和国,为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
杨必军  甘荔 《世纪风采》2007,(11):32-3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是震古铄今的人类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当年,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长征途经湖南怀化的通道境内时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史称通道会议。当时因情况紧急,此次会议的召开又是在行军路上进行,  相似文献   

10.
闻名于世的长征结束后。毛泽东有过这样的评价:“好的二局”,“长征有了二局,我们好像打着灯笼走夜路”,“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象的。”  相似文献   

11.
刘良  陈上海 《党史文苑》2004,(11):53-55
531934年10月10日,惊天动地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吹响了进军的号角,一次前所未闻的举国迁移在激烈悲壮的气氛中悄悄地开始了。这次伟大长征的第一步是如何迈出去的?本文要介绍的,就是鲜为人知的“长征第一山”、“长征第一桥”和“长征第一渡”。长征第一山———云石山在江西瑞金市城西19公里处,有一座石灰岩山峰。此山高50余米,方圆20余亩。山石色泽如云,山麓绿树成荫,远远望去,犹如一颗巨大的绿色绣球。从山下到山上,有一条百余级迂回曲折的石砌小道。顶部平坦,建着一座青瓦黄墙古寺。寺门口有一对联:“云山日永常如画,古寺林深不老春。”取…  相似文献   

12.
1934年4月27日晚.著名的广昌保卫战以红军败走广昌.退守赤水、头陂一线而告结束。这场历时18天的阵地战、消耗战.是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中损失最大的一仗.参战部队伤亡5500余人。广昌失守后.国民党军步步紧逼.中央苏区面积日益缩小。红军节节失利,陷入困境,被迫撤离根据地.踏上了长征之路。  相似文献   

13.
孙果达  陆旸 《党史纵横》2009,(11):51-52
关于红军长征中左右两路军“武力解决”的传闻,一直是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谜团。  相似文献   

14.
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实现了战略大转移,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而对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撤离苏区开始战略转移这一行动,后来的大多数史著和历史学家都称为“长征开始”。其实,红军的战略转移一开始并不是就叫“长征”。当时,党中央和中革军委所确定的战略方针,是到湘西去与红军第2、6军团会合,开辟“新的苏维埃根据地”。因此,当时红军总部所发布的命令、训令均把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之为“突围行动”和“长途行军与战斗”,并没有称其为“长征”。  相似文献   

15.
1935年1月上中旬之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于长征途中.在贵州遵义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成功发行了苏维埃钞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并且留下了广为传播的“红军票”故事。在红军被迫进行战略突围的不利条件下,在红军刚刚经历湘江惨败不久,国家银行能在党的群众基础相当薄弱的遵义成功发行苏维埃钞票,实在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6.
鸡公寨是环绕、拱抱天台山的群峰之一。寨上,茂密的灌木丛中,分布着大小不等的5个天然石洞。“红军洞”是其中最大、最隐蔽的一个。游击战争时期,红军游击队曾多次在这个洞里藏身,当地群众称它为“红军洞”。“红军洞”有两个洞口:前口朝阳,呈三角状,进出较为方便;后口由上向下倾斜,口径比普通人的两肩略宽一点,情况紧急时,人可由此向上爬行逃  相似文献   

17.
《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五章《长征》中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比如,德国的冯·法根豪森在第五次"围剿"时是不是蒋介石的首席顾问,是否参与了第五次"围剿"中施行的反动的新军事原则的策划;红军进入贵州时是否有"一二十万的军队的迎击";红军进逼昆明时蒋介石与其夫人是否乘火车逃往印度支那;红军通过的贵州、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居住的是否为"苗族和掸族";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时勇士有多少位;红军沿大渡河进军时是否有两支队伍夹江同行的情况;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时其兵力是多少;是否有所谓"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杰及众多勇士横渡大渡河时都曾遭失败"的史实;红军渡金沙江的渡口是否叫"皎平渡";红军过雪山时攀越的一处荒凉山岗是不是叫"炮铜岗";中央红军北上时,留下的是否是朱德和李先念;红军过草地时,一个萝卜"够十五个人吃"的说法是否准确,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勘误过程,可以反映出红军长征的若干珍贵细节。  相似文献   

18.
1935年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红军长征途中,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成功发行了苏维埃钞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并且留下了广为传播的"红军票"故事。在红军被迫进行战略突围的不利条件下,国家银行能在党的群众基础相当薄弱的贵州遵义成功发行苏维埃钞票,实在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9.
在斯诺的著作<西行漫记>的封面上,有一张红军小号手的照片.这是人们非常熟悉的红军形象.可照片中的红军战士到底是谁?是在什么时间、地点,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是谁留下这宝贵的历史瞬间?这些都鲜为人知.我们在举办"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革命文物"陈列时,陈列了这照张片,可照片的说明,只能用"抗战之声"或"西征红军在宁夏"这样很简单的文字.当参观者问起这张照片的详情时,我们却不能回答清楚.这就促使我们要下决心调查清楚这张照片的详细情况和当时所发生的历史事件.通过对红军西征和在宁夏的革命活动进行深入调查,我们弄清了这张照片产生的时间、地点和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20.
胡为雄 《党的文献》2017,(1):112-118
《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五章《长征》中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比如,德国的冯·法根豪森在第五次"围剿"时是不是蒋介石的首席顾问,是否参与了第五次"围剿"中施行的反动的新军事原则的策划;红军进入贵州时是否有"一二十万的军队的迎击";红军进逼昆明时蒋介石与其夫人是否乘火车逃往印度支那;红军通过的贵州、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居住的是否为"苗族和掸族";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时勇士有多少位;红军沿大渡河进军时是否有两支队伍夹江同行的情况;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时其兵力是多少;是否有所谓"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杰及众多勇士横渡大渡河时都曾遭失败"的史实;红军渡金沙江的渡口是否叫"皎平渡";红军过雪山时攀越的一处荒凉山岗是不是叫"炮铜岗";中央红军北上时,留下的是否是朱德和李先念;红军过草地时,一个萝卜"够十五个人吃"的说法是否准确,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勘误过程,可以反映出红军长征的若干珍贵细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