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红 《学理论》2009,(24):135-136
自二战结束以后,美国确立了国际体系中的权力优势地位,而维持和巩固这一优势地位即霸权地位,是美国战略文化的主旋律。美国的对华政策中的遏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的霸权稳定这一战略文化的主导之下的美国外交选择。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战略文化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但是,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美国仍有遏制中国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杨柳 《理论探索》2005,(6):136-137
文化政策是一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文化价值观中的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恒定因素,其对华战略也深受其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对此,应注意从文化角度探讨美国对华关系及中国对美文化外交的应对。  相似文献   

3.
美国文化霸权对中国文化建设的警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文化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形成了强大的文化霸权,它以柔性的手段,披着合法性的外衣,在对外输出文化产品的过程中,不遗余力地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美国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政治及文化利益。中国文化在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反对并高度警惕美国的文化霸权,积极发展中国的文化力量,提高中国的文化力和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4.
吴楚克 《党政论坛》2012,(20):20-21
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激发了周边与中国有利益冲突的国家参与到遏制链条当中,这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地缘安全挑战。我们的对策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坚定地走自己的路,突破美国的遏制战略,构筑中国的新地缘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借助于互联网络,文化霸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以各种形式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霸权问题愈发凸显出来,它们把借助互联网从事的文化霸权作为国家战略的一种重要资源,以实现对他国的控制.对网络文化霸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增强对各类网络文化的辨别力以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而自觉抵制外来文化的负面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东 《学理论》2012,(20):28-29
从冷战后初期,以解决亚太冲突为目的的地区安全安排中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之间就存在相互作用和影响。在亚太地区,霸权管理和涉及地区安全安排的国家选择已经影响到亚太地区的双边联盟和冷战后多边安全合作的机制化。  相似文献   

7.
余野 《学理论》2010,(25):53-54
环顾当今国际局势,中国发展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但是经济上的成功和社会问题之间的矛盾凸显。文化受到冲击,核心价值的构建是中国当代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浅析儒家文化对核心价值的构建的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8.
赵伯乐 《党政论坛》2009,(24):38-38
几年前,一位名叫苏巴什·卡毗拉的印度国际问题研究者发表了一篇文章,“印度需要一个对华大战略”,他认为,独立后的印度没有一个协调一致的、稳定的对华大战略,而现在是制定这一战略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36)
1975年,萨义德的《东方学》出版,在整个世界引起了学者们的热烈讨论,特别是欧美国家,形成了蔚然壮观的学术景象。从东方学的权力话语方式这一含义出发,研究传统东方学中的权力话语及其运行机制,并以此为理论支撑,从而揭示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以及文化全球化中中国文化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认为,在市民社会较为成熟的欧洲国家,无产阶级应该首先通过阵地战的方式在文化领域取得领导权,进而夺取国家政权。这就表明,现代国家的真正力量不在于统治阶级的暴力和国家机器的强制性,而在于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世界观和价值体系的认同。葛兰西的理论观点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当代中国,执政党确立意识形态领导权地位的方式就在于通过谈判与对话的方式,将各种具有异质目的的分散意志用务实的目标统一起来,由此形成具有共同情感和利益要求的历史的集团,开创文明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中,阶级意识的培养和形成是其一项重要内容.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说,阶级意识的形成是文化发展必然结果,也是无产阶级实现在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的机会和标志.葛兰西将“国家”理解为“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的结合体,从而这种阶级意识也表现为“政治社会”的“政党意识”和“市民社会”中的阶级意识.  相似文献   

12.
肖阳 《学理论》2012,(14):15-16
治下的和平是和平的表现形式之一,其本质上就是霸权和平,历史曾经出现的多种治下和平的说法,但是最后都毫无例外地衰落或终结,当今维持国际体系将不是一国而是多国,国际社会也不存在一个压倒性的国家实体,国际公共产品由各国共同提供,国际制度的出现将有效地促成各方在国际制度的协调下利益保持一致稳定,此外经济的相互依赖也使得各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际社会的和平,所谓的治下和平或霸权稳定并不能保障和平反而给和平会带来潜藏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韩旭东 《党政论坛》2012,(12):17-17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任何霸权国都不会主动退出历史舞台。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近年来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作出了收缩海外军事部署、调整全球战略重心等决策,但这并不意味其要放弃全球霸主地位,相反,美在利用军事手段维护霸权方面,还祭出了一些新手法。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作为文化的传承工具,语言在文化影响力的对外传播与扩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英语语言霸权与文化扩张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当前的“汉语热”令很多人欣喜乐观,然而在似乎繁荣光鲜的背后汉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正面临着一系列诸如现实反差,教学力量及外部抵制等迫切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杨伶俐 《学理论》2009,(8):27-29
受多种原因的影响,美国的媒体报道尤其是针对中国的报道往往有失偏颇,甚至可以说是荒谬的偏见。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媒体的荒谬报道及其背后的文化定势机制,提示美国媒体必须抛弃偏见,彻底摒弃几百年来的文化定势,在理解和和谐中谋求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利用经济科技先发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大肆进行文化输出、价值渗透和观念塑造,企图以资本主义"普世文化"取代各个民族"个性文化",以资本主义"普世价值"取代各个思潮"价值追求",以资本主义"普世道路"取代各个国家"独立探索"。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7.
王丽君 《理论导刊》2008,(5):112-114
冷战结束,两极体制瓦解以来,主导美国海湾安全战略的理论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这个过程充分证明了冷战后美国海湾安全战略中体现出的决不允许任何大国挑战其主导地位的霸权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18.
中印关系的国际战略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当代国际战略的视角对中印关系的由来、现实状况及走向作了审视。作为亚洲人口最多的两个大国,中印间关系现存问题及解决前景,对中国的国际战略环境有着重大影响,而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怎样开拓建设性的空间而消解存续已久的忧患,确实需要很高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3,(31)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文化与政治、经济深度交融,文化已经从后台走向前台,文化发展战略也由一种隐性战略变成一种显性战略,从一种依附性战略变成一种主导型战略,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高度文化自觉和战略远见。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文化安全在文化全球化浪潮席卷下,受到强烈冲击与严峻挑战.文化安全已经成为与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在度上相并行的一个重要国家战略问题.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亡.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必须结合中国实际文化安全的现状,树立维护文化领域安全的强烈意识,明确其重要性,并制定系统科学的文化安全发展战略,采取切实有效的文化安全措施,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安全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