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丁煌  若蔚 《先锋队》2010,(5):14-16
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在严厉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重视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步伐正在加快。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  相似文献   

2.
关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着力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严厉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正是目前研究制度反腐的基本着眼点。  相似文献   

3.
朱新博 《先锋队》2013,(18):10-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中央纪委向党的十八大作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治理腐败呈现一些新态势。党委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强化,纪委聚焦监督执纪问责职责,腐败治理责任更明晰。治标与治本、惩治和预防相结合,反腐"治标"取得新突破,反腐"治本"迈出新步伐。利用各种媒体的优势,发挥巡视制度的作用,引导反腐向基层延伸,腐败治理策略扎实有效。有效遏制贪官外逃,开展国(境)外追逃,国(境)内外反腐互动。  相似文献   

5.
曾亚波 《先锋队》2013,(3):36-38
2012年是我国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收官之年,反腐倡廉建设成果引人关注。刚刚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亦对未来反腐倡廉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干部清廉、政府清正、政治清明成为保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全面科学部署新时期反腐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政治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决定了反腐败工作必须践行科学发展观。2012年1月9日,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指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出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  相似文献   

6.
常泓 《学习月刊》2012,(12):31-32
十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文件法规,提出了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和"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任务,对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地方和部门腐败案件仍居高不下,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究其原因,根本上是反腐倡廉制度没有得到有效地遵守和执行。这需要我们在实践操作层面,深入研究制度反腐与现实对接的有效机制,不断提高反腐倡廉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八大以来反腐败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反腐败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呈现四个特点,强调对腐败的高度警醒、深刻认识腐败的危害、坚决反对特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当前要充分认识反腐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厘清十八大以后"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的反腐新思路,走制度化反腐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反腐败斗争在取得压倒性胜利的同时,所面临的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的十八大以来,腐败治理的实践经验证明法治反腐是我国腐败治理的必然选择。当前在依法治腐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等。为此,应健全反腐立法,增强惩处腐败实效,强化权力监督与制约,加强反腐队伍建设,不断深化反腐败标本兼治,以夺取反腐败斗争的彻底胜利。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7,(5)
纪律检查机关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专门机构,而纪律检查体制又深刻影响着党的纪检工作的实效。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自上而下进行了全方位的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反腐力度,内强素质,外强职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查处和惩治了一大批贪污腐化分子,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既显示了中央反腐的决心,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审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净化和重构政治生态作为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根本方略。从政治生态层面谋划反腐败斗争具有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构建廉洁政治生态是反腐败斗争的战略目标。在廉洁政治生态下,腐败现象呈现出新特征,反腐败斗争呈现出新常态。实现构建廉洁政治生态的目标,应采取净化政治生态、规范权力运行、推进法治反腐、培育反腐自觉等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1.
十六大以来,为适应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新的形势发展需要,针对新时期腐败案件呈现的特点,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法制反腐意识不断深化提高,制定、修订和完善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发展创新,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但仍未完全适应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国外腐败防治体系进行研究,重点阐述国外典型国家的腐败防治体系要点,深入分析国外腐败防治体系实体层面、制度层面和价值层面的特点,提出对我国腐败防治体系构建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量腐败案件被曝光,而且从某一个具体官员腐败“个案”逐渐过渡到一种群体的链状腐败串案”以及组织系统的网状腐败“窝案”。对此,中共央党校政法部政治学教研室主任刘春教授有过这样个基本判断:当腐败由个体变成群体,由局部向大范蔓延,由点向面扩展的时候,暴露出的是我们体制的心性缺陷和弊端。从运动反腐、权力反腐转向制度反腐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2004年9月9日、10,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在中央纪、监察部召开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座谈上强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加强党的政能力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0,(11):77-78
近年来,中央一直在朝着“推进反腐制度创新”方面努力。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纳入反腐战略方针;2007年9月,酝酿多时的中国预防腐败局挂牌成立;2008年6月,中纪委颁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明确提出,“经过今后5年的扎实工作,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5.
《先锋队》2005,(22)
依纪依法严惩腐败分子是反腐败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反腐败斗争成效的重要标志。反腐保廉惩处机制就是通过对腐败行为实行事后的处置,加大腐败分子腐败的成本和风险,以斩断腐败贪欲,破灭腐败希望,从而达到抑制腐败动机、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1993年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和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已逐步建立和完善,惩处工作基本做到了有章可循,惩处机制在反腐保廉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但在当前反腐和保廉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惩治腐败工作与群众的期望,与实际存在的腐败问题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省纪委政策法规研究室经过深入调研和系统分析,撰写了《反腐保廉惩处机制建设研究》一文,这对亟待完善“打击到位、惩处严厉、多种处罚措施综合运用的反腐保廉惩处机制”是大有益处的。因此,特发此文,供同志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6.
腐败已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反腐工作,反腐败斗争逐渐进入常态化。研究发现,官员腐败行为呈现出多样化和阶梯状发展态势,以权谋利、受贿、滥用职权、违反"八项规定"等腐败行为比较突出。需要通过实施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实施政府权力清单制、加强思想教育、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等途径推进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17.
正反腐倡廉工作是关乎国家昌盛、人心向背的核心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令人振奋,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这标志着当前我们反腐败斗争正在由集中反腐向法治反腐、长效反腐转变,是对过去反腐模式的超越与革新。法治是反对腐败的最佳路径法治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认识到的最佳治国理政方式。在化解社会矛盾、克服社会难题、调整社会关系上,法治具有其他治理方式所不具  相似文献   

18.
张洪 《实事求是》2009,(1):67-69
相对于制度反腐而言,文化反腐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更为深入的作用力。随着反腐败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反腐方式也将从制度反腐更多地向文化反腐转变。文化反腐的过程就是廉政文化与腐败亚文化的博弈过程。可以预见,这一过程将会面临多重困境,只有运用博弈论的原理和文化的方法才能破解这些困境。  相似文献   

19.
<正>十八大以来,制度反腐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国家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法规、配套制度以及实行党内机构改革,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运行;在发展的基础上对巡视制度进行创新,积极开展反腐宣传教育活动,建立中纪委网站,进行国际反腐合作,拓宽腐败治理途径;在发展创新过程中针对出现的漏洞及时修改完善,提高腐败制  相似文献   

20.
十八大之后腐败与反腐败呈现相持胶着状态,在“相持”中推进“反攻”已成为十八大后反腐的总趋势。经济腐败、政治腐败和作风腐败成为腐败在新形势下的主要形式和新的动向。重构反腐模式,坚持法治反腐;完善制度体系,坚持立法先行;整合反腐机构,重构权力配置;调动社会力量,坚持群众反腐等路径选择是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夺取反腐最后胜利的核心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