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创业教育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转变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强化创业教育教学,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创业孵化器等,是探索建立基于创业导向与创业能力培养的创业教育体系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是适应我国迈进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需要。为此,国家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通过梳理这些政策发现,呈现出与时俱进制定指导性文件、注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引导高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鲜明导向。在这些政策的驱动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体现在创新创业教育迈进规范化发展轨道、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活力逐步提高等方面。同时,也仍存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政策要求未同步、“政产学研用”的协同机制尚未健全、高校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不够浓厚、重项目而轻学生与重数量而轻质量等问题,需要通过规范高校内部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建设、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平台、积极营造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环境、创新创业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等路径,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从而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向可持续道路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3.
美国是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引领者,加州三所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社会合作等方面都有着行之有效的先进经验。我国高校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体系、积极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以及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学过程系统化和科学化建设等方法,切实发挥创新创业的实践育人功能。另一方面,可以借鉴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经验,提高学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新创业成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从机制建设、服务地方、树立标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对于深化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提高人才综合素养的一种教育模式。在新形势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亟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价值,将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创业理念、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和平台建设等问题,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创业的兴起,如何发展我们的创业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掌握基本创业技能,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在对欧美较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我国高校应建立以培养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创业精神的灌输、模拟自主创业为四个阶段的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创业人才培育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的培养。针对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要建构新型的高校创业人才培育机制,必须从构建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营造创业人才的成长环境、引导学生确立创业航标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日本高校在"产官学"密切配合的社会支持体系下,摸索出了一些具有本土化特点的创业教育模式。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思路:"产官学"的密切协作是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一套重要有效的服务体系。中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创新,应重塑产官学三方合力,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在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经调研发现,X省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着师资队伍不强、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有待进一步浓厚等问题。因此,要通过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深度,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培养大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文章结合桂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围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提出搭建"一核心、两结合、三载体、四模块"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生主体+能力主线+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从构建"全过程、通识型"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多联动、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等方面探索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对高校大学生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是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有力措施。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文章试图结合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特性,探讨学生党建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探索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地方理工科高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从学科专业、服务地方、科学研究等特点迫切需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向高质量的纵深程度发展。结合地方理工科高校人才培养发展实际,可以通过革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激发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积极性,推进学科(学术)竞赛、实践平台、课程体系建设三项工作,构建高校、科技园区(企业)、政府、社会组织四位一体体系,实现建设有特色、有质量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公益创业教育是推动公益创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但由于起步晚,缺乏经验,较社会需求和公益创业实践而言明显滞后,无论在公益创业主体、公益创业教育主体还是社会支持体系等方面都面临着现实的困境,通过对公益创业发展现状的实际考量,从高校、政府、社会三个主要推动公益创业教育与实践发展的主体出发,探索高校发展公益创业教育的现实出路,将对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和公益创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科技创新是核心,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则是人才。所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辅相成,承载共同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使命。当前,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相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存在教育目标模糊、服务保障机制不健全、培训指导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所以新建本科院校亟需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创新创业教育正在成为中国高校的热点和重点。高校必须担负起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任务,这一理念已基本成为共识。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措施和路径却是亟须突破的瓶颈。本文提出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期望提高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李建军 《山西青年》2022,(8):116-118
以项目驱动为核心的高校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创新创业资源不足、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缺乏优良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和学生过度依赖导师等问题.为此,教师要意识到高校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需要,还是高校生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接下来笔者提出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健全创新创业项目平台和教...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取得较大成效,但部分高校在实践中忽视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培育,呈现出明显的急功近利倾向。分析和准确把握青年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心理变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等功能,讲好大学生身边的创新创业故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构建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体系,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增效"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速,高等院校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竞争需求,成为了高等教育工作者所探索、研究的问题。在具体的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通过对其教育平台的搭建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开展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等问题的研究,来探索建立一套科学、有效、便于操作的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以鼓励学生拓宽基础、强化实践,进而提升学生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创新创业"与"教育教学"的耦合是培养创新创业优质人才的突破与改革,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凝练与转变。作为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3+1"教育新模式,既明确体现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重要面向以及两者在实践取向方面高度契合,也真正转变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旧范式越来越不适应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瓶颈。本文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课内引导与课外拓展""高校支持与政策支撑"的多轨模式结合下,以新教育机制体制为保障,实现由"传统受教模式"向"现代能动模式"的转变,开辟出一条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3+1"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商业创业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有其局限性,社会创业作为一种格局更大、意义更远的形态或能弥补其不足。社会创业教育在新兴实践中需要寻求有效的理论支撑,而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具有生成性理念的教育理论,体现出良好的契合度。以之为视角对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能洞悉当前社会创业教育在受众面、针对性、有效性、协同性等方面亟待改进的空间,为加快推进社会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