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党员干部在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与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要增强党员干部道德建设的实效性,就要加强道德的制度化建设,增强制度对道德的约束力;强化道德教育的时代特色,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激发党员的内在动力,增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倡导正确舆论导向,营造道德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2.
一、道德的属性 谈德育.首先要涉及道德的两个基本属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道德是否永恒?这个问题可以解答道德的本质。使论道者知道在什么基点上说话;第二个问题是,道德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这个问题可以敦清本体和现象关系.知道如何以道德审视制度,从制度读出道德。了解这两个基本属性.就能从根本上理解道德,就能在体制变化的迷雾中看清道德教育的来路和去径,正确把握教学认知方法.而不是穿新鞋走老路,人云亦云,  相似文献   

3.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公民的道德意识,应该加强道德制度建设.另外,在加强道德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4.
党员干部在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与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要增强道德建设的实效性,就要创新制度保障机制,发挥制度对道德的规范作用;创新道德教育机制,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突出时代特色;创新内在动力机制,增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创新舆论引导机制,形成有利于高尚道德养成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5.
隋牧蓉  卢黎歌 《探索》2022,(2):179-188
个体道德自觉是构成道德图景的实质和基点。个体道德自觉是一种包含个体自主识善的道德认知、自发亲善的道德情感、自愿向善的道德追求和自觉为善的道德实践的个人品质,不仅指向认识层面的自觉意识,还强调实践层面的自觉行动力,最终表现为个体道德上的知行合一。个体道德自觉何以可能,从根本上说是道德教育在个体道德自觉形成中发挥了建构、塑造和统合功能。基于已有研究,这个问题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在个体道德自觉意识的内在生成中,道德教育培育了个体内心道德的直觉、道德自觉的思维、道德的理性品格;在个体道德自觉行动力的外在养成中,道德教育培养了向善为善的能力、道德行为习惯与道德行动自治力;在个体内在德性与外在德行的有机合成中,道德教育促进了道德情感、道德需求与道德规范对内外的统合。  相似文献   

6.
一、构建公务员道德教育机制的意义所谓公务员道德教育机制,就是指党和国家机关运用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包括一定的制度),促使公务员遵循社会主义道德准则,自觉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公务员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仅使公务员懂得善恶、是非、荣辱,更重要的是使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公务员个人的内在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7.
公民道德的动力不足,是当前我国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甚至出现故意作恶、自己不为善甚至抨击别人为善、几乎否定任何道德宣传说教等极端现象。公民道德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有:道德信仰迷失,道德价值观混乱;社会整体道德责任感弱化;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反差大;做好人可能有风险甚至付出代价等。解决公民道德动力不足问题客观要求:用科学的道德观引导人们的生活;利用制度的力量引导人们向善;通过道德训练培养"道德人";解决"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的矛盾;创建德、利、福相统一的道德环境等。  相似文献   

8.
产业发展、要素投入与我国供给侧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明钦 《求实》2016,(6):33-39
我国的供给和需求结构失衡,带来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如制造业产能过剩,但其核心技术与自主创新能力滞后;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需求旺盛,但是供给严重不足。从产业发展视角分析了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的供给侧改革、现代服务业的供给侧改革、先进制造业的供给侧改革和现代农业的供给侧改革。进一步从要素投入视角分析了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土地和自然资源要素、制度和创新要素等方面的供给侧改革。我国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市场与要素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魏大乔 《唯实》2006,(5):60-62
社会主义制度下加强青年学生道德教育,是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是保证富民强国的长期任务.当前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重视道德知识传授而忽视道德品质培养等问题,因此,应当更加注重青年学生道德教育的人本化、生活化、层次化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0.
儒家道德教育方法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道德教育方法是儒家先哲诸多教育方法相互联结而构成的有机整体,本文认为,儒家的道德教育方法体系是由四个系列的不同方法构成的完整的方法系统。它包括克己自省、迁善改过的修身自得方法;身体力行、躬行践履的实践示范方法;循序渐进、积善成德的持续培养方法;环境渗透、制度规约的熏陶管理方法。儒家道德教育方法突出的特点是肯定主体自觉性和重视养正操作,强调道德践履。儒家道德教育方法在培养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和教化世风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代道德教育方法应重视道德践履的作用,重视道德信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安徽要解决面临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须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安徽应深刻认识在执行中央"三去一降一补"方针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面对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任务,改革方向是产能过剩产业要去产能、房地产要去库存、企业杠杆率和成本要降低、软硬短板要补齐。最后从要素层面、产业层面和制度层面,探索安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目前制约我国消费增长的关键是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过剩。而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过剩又是由体制、结构、观念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因此,为了启动消费,我们就必须在刺激消费的同时,从深化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转变观念等改善供给的因素入手,积极增加有效供给,化解和消除无效供给。  相似文献   

13.
和谐校园的德育教育必须基于两个问题的回答:一是道德教育何以可能。“道德可教性”这一道德教育元理论问题的提出和讨论。对于道德教育本身、对于中西方道德教育的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是德育对象为什么可能接受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这一问题古老而又常新。即使在今天这一问题也依旧没有定论。  相似文献   

14.
对中学生的基础道德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基本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道德教育途径也得到了逐渐的拓宽,但是在一些学校、一些班级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平衡性,这其中不但是“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小气候”所形成的不平衡问题,而且这其中还包括着道德实践性的不平衡问题。相当一部分学校或班级往往过分地注意道德理论的教育,而比较地忽视了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或者对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存在着认识偏差。  相似文献   

15.
今天,许多人在谈论、争论、褒扬、批评“道德”及其道德教育,这种道德领域中纷繁而激烈的争执、开放而宽阔的视野,对当代中国的道德重建和德育观念的更新、确会是一种推进.对当今的道德教育的手段、方法和观念进行考察,改变长期以来单一的、简单化的道德教育,甚至将德育等同于政治宣传,将道德知识与信念教育相分离,道德知识传授与道德践履相分离的现状已是当代中国道德重建面临的重大问题.只有改变这一现状,才能做到使道德真正鼓舞人、打动人和教育人.  相似文献   

16.
班级日常生活是学校教育与个人发展的重要场域,也蕴藏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契机。依据相关的文献与研究,当下学校道德教育出现了四重困境:道德教育过程的知识逻辑化、学校道德教育权威弱化、道德主体的自我迷失、脱离生活的道德实践等。文章重点在于论述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与解决对策,提出基于班级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实施模式,强调教育者应该从班级日常生活入手,挖掘蕴藏的道德教育资源,直面道德发展中产生的道德冲突,最终推动道德教育从思维转向行动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我省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1、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能力不足。"九五"时期以来,由于经济体制、市场供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福建经济增长由单一的供给约束转变为有效需求不足和结构性供给过剩双重约束。为了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既要增加有效需求,又要调整供给结构。增加有效需求,一是要形成消费和投资需求正常增长的机制,二是要依靠供给创新带来市场创新;而调整供给结构,一是要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二是要促进产业升级。在市场需求约束强化和部分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很大,尤其是结构调整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遵循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主要靠市场  相似文献   

18.
赵文 《青少年学刊》2021,(2):8-12,7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学校制度约束和学校文化约束来规范引导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在实践中,要推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约束从单纯的管制教育转向意义引领、矫治引导和自主选择,以便于大学生内化道德规范、厚植道德情感、固化道德价值,为其网络社会道德行为提供有效的判别尺度和内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杨家卿 《唯实》2003,2(11):66-68
当前 ,在领导干部道德建设中存在着道德建设内容模糊 ,道德评价失范 ,价值取向紊乱 ,道德控制机制弱化 ,道德教育扭曲变形等问题。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要从明确道德规范 ,强化监督机制 ,推进道德法律化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高校既是道德教育研究的重要平台,又是培育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基地。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更应该深化高校教育的道德意蕴,使其肩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在生成性理论的指导下,规划高校道德教育的课堂内容及设置方向,调整教学形式,重新发掘环境中道德教育的有用资源,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改变当前高校道德教育重预设而轻生成、重分数而轻人文、重实体而轻关系、重灌输而轻创造的现状,为高校道德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新路径,使高校道德教育因时而变,在动态生成中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道德认知水平,形成新的道德意义,真正做到教育适应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