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理论探究与实践探索,是对党和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努力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人才的具体呼应,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现状,高校需要从以优化顶层设计促建"大思政"格局、构建各教育载体充分运用的全方位育人机制、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这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高校实施课程思政是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更是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部署。辅导员和专业教师是育人共同体中重要的力量,课程思政视阈下,破除体制机制壁垒,构建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发挥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协同育人作用,是优化课程思政实践的有效探索,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以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创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和关怀,创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业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然而还存在缺乏协同的现实困境。文章基于协同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把握学生需求层面和国家需求层面,从教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的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加强协同育人是遵循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坚持系统论、满足青年学生成长需求和发展期待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主要包括育人目标协同、育人内容协同、育人方式协同、管理评价协同、学科发展协同。实现协同育人,要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学科研究支撑,打造兼具教学、科研、实践、管理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骨干队伍。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均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两者在不同领域发挥着同样重要的育人作用。应充分发掘两者协同育人的发展规律,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不断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努力完善两者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培养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加强协同育人是遵循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坚持系统论、满足青年学生成长需求和发展期待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主要包括育人目标协同、育人内容协同、育人方式协同、管理评价协同、学科发展协同。实现协同育人,要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学科研究支撑,打造兼具教学、科研、实践、管理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骨干队伍。  相似文献   

7.
家风建设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协同,对培育时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家风是建立在家庭教育基础上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沿阵地,担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聚合家庭和高校的育人力量,推进家风建设和高校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文章在探究二者协同育人的现实可能性基础上,明确家风建设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通过整合家校资源、构建家校联动机制、完善家校交流制度规范等措施,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从协同论视角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由诸多子系统构成的结构复杂的大系统。在信息化的作用下,该系统构成的诸要素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各子系统、要素之间没有建立真正的协同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发挥出最佳功能,需要构建主体子系统、中介子系统、客体子系统及其系统环境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9.
协同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必须聚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标准的确定、问题的梳理和路径的选择三个方面,有效推动主渠道与主阵地的目标协同、内容协同、方法协同、过程协同,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10.
协同育人是高校思想政工作应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高校协同育人就是要促进序参量的稳定化和常态化,实现党委领导、内部目标统一、各子系统协调共振的育人机制。首都师范大学的实践探索表明,要把德育目标置于人才培养的首位;发挥党委书记统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责作用;加强跨领域协同育人服务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1.
协同育人是高校思想政工作应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高校协同育人就是要促进序参量的稳定化和常态化,实现党委领导、内部目标统一、各子系统协调共振的育人机制。首都师范大学的实践探索表明,要把德育目标置于人才培养的首位;发挥党委书记统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责作用;加强跨领域协同育人服务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全媒体以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融场域优势,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践、评、建全过程,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发生质性变革。全媒体融场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科学运用协同学理论,突破传统一维式扁平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体系的掣肘,构建一套全新的协同育人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体系以全媒体融技术为主控制序参量,包含思想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评价体系等子育人体系,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创新性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是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一体化协同为研究视域,探讨了主渠道主阵地育人目标一致性、教育内容互补性,并结合哈尔滨师范大学实际,对主渠道主阵地协同育人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对新形势下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亲和力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界定"目标"和"需求"两个变量出发,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机制的分析框架,提出信息性协同、对话性协同、业务性协同、价值性协同四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机制。必须发挥价值导向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强化基层组织能力,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2017年9月27-29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协同育人机制专题研讨会”在成都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成都大学主办,《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编辑部协办.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湖南商学院、四川文理学院等数十所高校的80余位专家、学者和一线思政工作者参会.  相似文献   

16.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近年来学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研究日益丰富,从不同视角和不同维度展开了热烈的探讨。文章对学界中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研究,主要以不同理论支撑、以不同主体的研究视角、以工作内容为研究对象、以信息时代为视域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梳理;同时还对关于协同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研究以及高校协同机制的研究等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最后对现有研究进行了述评,以期有助于学界对该方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实现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应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保障,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在党建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为载体,丰富内容,建构平台,拓展形式和载体,加强领导,形成"三位一体"合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强党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分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一段渠,要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必须正确认识高校思政课程保证丰沛水量、引领正确方向的主渠道地位,以及高校课程思政覆盖面广、隐性教育的一段渠作用,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找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渠道各自优势、建立育人协同机制等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渠水畅通的路径,从而实现二者协同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下简称"思政工作")具有体系庞大、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不确定、成效滞后的特点,是一个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内部多个子系统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的协同系统。高校思政工作在实际中还没有完全实现协同,存在多个"两张皮"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应突出重点,需要在强化教师育人意识,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构建教学与学工、思政课程与行为管理之间的协同机制,搭建信息化平台等方面狠抓落实、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20.
张明慧 《世纪桥》2024,(5):88-90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性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现阶段,课程思政理念不断深入,通过探索课程思政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从育人耦合性出发,阐述育人目标、育人方法、育人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深入剖析现存困境,提出协同育人策略,进一步实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