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靖 《山西青年》2022,(9):153-155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对当前我国新发展阶段的高等院校育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是高校教育优秀人才、培养祖国栋梁的重要举措。高等院校全面推进“五育并举”班集体队伍建设,需要建设多维评价机制,全方位、多角度地对高校班集体青年队伍进行评价。基于“五育并举”视角,对当前高等院校班集体青年队伍建设现状与困境进行分析,探索班集体队伍建设路径与机制,进而领悟并掌握班集体建设精髓。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班集体建设是一个有其自身运行规律的系统工程。一年多来,我们以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委确定的大学生培养目标为依据,选定班集体建设作为学校学生工作的着力点,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和工作实践,探索高校班集体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初步建立起班集体建设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的运行机制,使我院学生班集体建设走上科学化、制度化的运行轨道。一、基本思路学生班集体作为学校这一机体的“细胞”,既是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着力点,又是学生思想  相似文献   

3.
班集体是高校开展教育管理的关键单位,班集体建设是高校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重要载体。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浙江大学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创新班集体建设思路,改革班集体建设模式,从目标驱动、骨干引领、队伍支撑、制度保障四个维度探索并实践高校班集体建设。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班集体适应时代变化和学生需要不断发展,但始终保持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突出体现在班级管理人员的职能设置和党支部建在班上的特色举措。当前高校班集体的功能不断延展,承担着更多的事项和任务,也逐步凸显出学生班级意识不强、管理人员能力不够、班级建设力量不协同等问题。把握班集体的变化特点和发展状况,对于推动新时代高校班集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班集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学业成就是测量大学生教育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班集体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对学生未来的发展、班集体建设及教师教育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通过问卷实证,讨论班集体与学业成就的影响关系,提出优化班集体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在进行高校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大学生寝室建设(?)外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通过对158份大学生的自述材料和部分高校班集体建设总结材料的研究分析,我们深深感到,高校学生寝室建设与班集体建设和学生个体成长息息相关,意义重大,要花大力气建设好。一、高校学生寝室建设在班集体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大学生寝室是班集体的细胞,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后方”,学生一天24小时内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寝室里度过的。在这个小集体、小环境里,成员之间的政治观点、道德信仰、理想抱负、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言谈举止,甚至消费穿戴相互之间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班集体建设规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班集体建设,尤其是一年级的班风、学风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工程。将大学生班集体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个人要素优化是班集体建设的基础,结构优化是班集体建设的核心,目标导向是班集体建设的旗帜。  相似文献   

8.
现代交往的异化催生了现代西方交往理论。现代西方交往理论超越了个人主体性走向了主体间性,试图通过向文化世界、生活世界以及语言问题的返归来解决交往的可能性问题,同时其立足于人本主义和生存论立场揭示个体与社会的存在性分裂和统一、自我与他人的互相依赖和疏离,进而展现人的交往困境和生存危机,并将实证研究和哲学考察结合起来,将交往问题与人类的自由解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化联系起来。这些建基于现实生活的思想成果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的交往异化现象、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无疑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创设与构架:交往德育主体间意义关系之情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文忠  彭未名 《求实》2004,1(5):82-85
有效的德育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人格精神的相遇、意义关系的建立来实现的。德育主体间的交往是意义的交流 ;意义是相对性和多元性的统一 ,是物质和精神发生关系的产物。意义关系的情境作为一种典型情境 ,是一种适于师生交互主体性发展的自主性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10.
班集体是高校育人工作的基本单元,新时代加强高校班集体建设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重心下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高校班集体的内涵定位发生变化,建设内容也不断扩展。加强班集体建设要从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平台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切实发挥新时代班集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高校工委在大学生中组织的“我与班集体”的调查材料出来了:“班集体——我温暖的家”;“班集体——一盘散沙”;“班集体——我对它若离若即……”,种种描述,真实而生动,喜怒哀乐,如泣如诉。这里,我们看到了大学生班集体的曲折兴衰,同学的聚散离合。大家都在探讨:什么才是好班集体?怎样才能建设好班集体?大学生的班集体与中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同是班集体,有的感受如散沙,由向往到离弃?有的则感受如家,由远离而至靠近?其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2.
辅导员与学生家长的交往在学校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辅导员与学生家长的交往主要存在着交往形式的表面化、交往方式的模式化和交往过程的疏离化三个方面的问题;辅导员和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这就需要辅导员和家长应互相理解、辅导员应建立灵活的工作方法、辅导员应重视语言对话的技巧,这样辅导员才能和家长良性互动,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班集体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平台和组织载体。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书院制"已经成为学生管理模式的一种新形式。分析传统管理模式下高校班集体存在的问题与书院制模式下高校班集体建设的独特优势,探索书院制模式下高校班集体的建设思路,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交往视域中的公民是以交往资质为前提的、能动的交往共同体的成员。公民教育不是单向地打造人性的过程,而是通过主体间的公共交往实践主动提升人性的活动。中国大学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主阵地,可以在交往视域中转换教育形式,为中国的公民社会建设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15.
金丽雪 《世纪桥》2010,(15):111-111
大学班集体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单位,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班集体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因此,班集体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形成优良学风的前提 优良班集体是学生生活、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境。怎样在班集体中形成优良的学风呢?古人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风建设也是这样,需要从一砖一  相似文献   

17.
李金如 《理论导报》2010,(10):53-53
<正>班集体是学生最直接的社会环境,它影响着学生的理智、情感、个性和社会化进程。它是满足学生交往和归属的"情感家园",是学生迈向社会的"演习场",也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主要阵地"。创建和管理好班集体是辅导员首要的任务。创建良好的班集体,需要辅导员树立为班上每位学生服务的意识,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从多种渠道学习管理班级方法,灵活地把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融入到自己的  相似文献   

18.
<正>思想政治工作要取得实效,就要把重心放在基层,落到实处。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既要有顶层的宏观把握,在任务上、内容上、方式上进行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又要注意打牢基础,真正做到接地气、不空转,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延伸到基层,体现到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当中。其中,班集体就是一个重要载体和基层组织,要高度重视新时代班集体育人功能的建设。深刻把握班集体建设在新时代的重要意  相似文献   

19.
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形成优良学风的前提 优良班集体是学生生活、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境.怎样在班集体中形成优良的学风呢?古人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风建设也是这样,需要从一砖一石垒起,从小事抓起.学风建设是班集体建设的一支主题曲.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大至社会气候,小至班级寝室的风气,上至校领导,下至学生个体,都会影响学风建设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哈贝马斯主体间性理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震 《世纪桥》2007,(7):36-37
交往行动理论构成了哈贝马斯几乎全部理论活动的基本内核,而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主体间性问题。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体现在交往行动观、交往进化观、交往规范观、交往理性等一系列富有个性特征的理论中。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有合理性,也有明显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