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管理法治化是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存在着法治化意识薄弱、学生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学生管理中"法治"与"德治"不协调等问题。对此,应培育法治文化,提升高校师生的法治意识;强化制度建设,制定内容协调一致的管理制度;依法管理学生,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基本权利等,以有效提升学生管理法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吕聪玲 《世纪桥》2010,(7):88-89
简要介绍中国高等教育法治化建设的含义,初步分析新形势下中国高等教育法治化建设的思想原则,即遵循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符合中国高等教育建设的实际,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规律,重在落实、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3.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行政决策法治化是依法治国在决策领域的具体要求和体现。健全、完善依法决策机制,是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明确要求,也是桂林市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行政决策规范化、法治化,要求以法治思维为抓手,培养行政决策法治化主体;以正当程序为核心,构建行政决策法治化流程;以法制机构为主体,加强行政决策法治化监督;以责任追究为重点,健全行政决策法治化责任。  相似文献   

4.
吕廷君  李昊光 《前线》2023,(3):13-15
加快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关键在于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努力培养全民法治信仰;健全社会领域制度规范,以良法促善治;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有效性;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形成可持续的社会治理内生机制;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增强法治认同感和公信力;建立社会安全指标体系和考核机制,增强社会安全感。  相似文献   

5.
王琼 《理论研究》2003,(3):16-18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而法治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目标取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经历了从人治到法治的一个曲折发展过程之后,应从法律运作机制、党的执政方式、公众法治观念等几个环节加快法治化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法治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法治建设中,基层的依法治理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要求,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中的关键作用,必须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和法治为民的意识,提高基层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和基层法治队伍建设,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法治干部队伍下基层活动。  相似文献   

7.
《探索》2016,(2)
建设法治型马克思主义政党,推进党内治理法治化,是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体现和检验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提高党内治理的法治含量,务实推进法治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党内治理法治化,有利于使法治型政党与法治型国家、党内治理法治化与国家治理法治化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8.
易炼红 《求是》2012,(19):48-49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湖南以法治化为基本方向,以法治湖南建设为重要载体,积极探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和途径,在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傅坤 《实事求是》2023,(6):75-8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同时提出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其生成逻辑包括内生逻辑、外生逻辑和结构逻辑三重向度。然而,当前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面临法律制度不健全、农民群体法治意识淡薄、法治资源和法律人才供给不足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以规制权力、保障权利、培塑理念为核心,在夯实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制度基础、构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加强农村基层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农村基层法治理念培塑等方面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10.
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回应当代诉求、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治本之策。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实施,有利于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当前,基层治理法治化还面临一系列现实困境,如制度化建设不够、治理主体的法治理念薄弱、法治监督机制落实乏力、法治文化底蕴不足等。因此,应建立健全基层治理法治化体系,提升治理主体的法治理念,规范治理主体的法治行为,完善治理监督体系,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民主制度,协商民主需要法治的支撑才能持续。法治是一种硬性的制度规定和强制的行动要求,能够为协商民主程序的运行提供法治的规范,为协商民主制度的建设提供法治的保障。通过法治化洗礼的协商民主制度才能持续发展。因此,协商民主的体系化、制度化建设就是法治的体系化、制度化建设。全面依法治国为我国协商民主的法治化建设提供了法治道路基础、法治理论指引、法治体系规范和法治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12.
党内监督法治化是加强党内监督的必由之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重点。新时代党内监督法治化建设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要从强化监督主体的法治意识,进一步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促进党的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培育与党内监督相协调的法治文化等方面,推进党内监督法治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从政治引领、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利益整合、制度建设等方面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要求相比,基层党组织在法治观念、依法办事能力、法治人才队伍、工作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按照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增强基层党员干部法治观念,提高基层党员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充分发挥利益表达作用,创新法治宣传教育,落实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4.
社区治理法治化在多种层面上强调法治手段的规范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等理论为社区治理法治化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太原市加快社区治理改革的进度,社区治理法治化建设机制初步形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面临顶层设计不足,法治障碍依旧存在、社区治理中的行政化倾向明显、社区治理中的法治功能发挥不足等问题。为此,我们应以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环境、清晰各主体权利义务关系、提升社区干部和居民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社区法治人才队伍培育为重点,让太原市以及全国的社区治理法治化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政府全面提升执政能力提出明确的方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在法治中国的背景下,企业必须提高管理法律体系的科学化水平,树立法治理念、确立依法治企强大企业的理念,加快内部法律知识培训,以此实现企业管理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政府全面提升执政能力提出明确的方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在法治中国的背景下,企业必须提高管理法律体系的科学化水平,树立法治理念、确立依法治企强大企业的理念,加快内部法律知识培训,以此实现企业管理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治化是依法治校的重要途径,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思路政策化、稳定性不强、管理手段随意化、程序意识淡薄、管理制度模糊化、管理方法专制化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治化的路径在于建立和完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对校规校纪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按照正当程序处理学校管理事务,保障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权利,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校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8.
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治理的好坏,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水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也在基层。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既是衡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检验国家法治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尺。要从法制建设、运行机制、法治文化、社区依法自治、以法治方式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等方面着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冯玉军 《前线》2022,(11):104-107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法治中国建设,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提出一系列重大创新的法治表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廓清了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系,表明了新时代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朱志萍 《理论建设》2020,36(3):26-31
随着后现代风险社会的到来,公共危机事件的常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由此提出的时代课题是如何实现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治化,这也是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意。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一种非常态的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方式,其本身的要素特征及矛盾关系使得应急管理法治化建设实践出现困境与失灵。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既凸显了法治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暴露出一些法治短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治化建设的基本理路主要体现在明确法治思维的指向、遵循法治基本原则、树立法治底线,以及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综合发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