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内源性绵羊肺腺瘤反转录病毒(enJSRV)与外源性绵羊肺腺瘤反转录病毒(exJSRV)基因组结构的比较、enJSRV与绵羊肺腺瘤病(OPA)的关系、enJSRV在羊体内的表达及其系统发育分析等方面综述了enJSRV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早期诊断及预防OPA提出新方法,为揭示该病的分子发病机理及探索其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根据GenBank中的绵羊肺腺瘤病毒(JSRV)基因组序列,应用Oligo6.0软件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外部引物的扩增片段大小为467bp,内部引物的扩增片段大小为214bp,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JSRV的套式RT-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与同属的几种绵羊易感的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比普通RT-PCR方法敏感性高,具有重复性好、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优点,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出极低含量的JSRV病原,为绵羊肺腺瘤病的快速诊断、净化及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克隆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en JSRV)全基因组序列,针对env基因分析其结构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并诱导囊膜蛋白表达。根据Gen Bank中提供的en JSRV DNA序列(AF152615)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进行序列扩增并克隆,并对克隆结果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将添加了Bam H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env基因片段克隆至p ET-32a载体构建表达质粒,并将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诱导囊膜蛋白表达,最后利用SDS-PAGE电泳及Western-blot检测、鉴定囊膜蛋白。结果显示,en JSRV序列长7 382 bp,其中env基因片段长1 836 bp,en JSRV与en JSRV-23的同源性为97.3%。PSORTⅡ及DNAStar等软件预测分析en JSRV囊膜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线粒体内膜等位置,且存在多个抗原表位。在37℃条件下,0.5 mmol/L IPTG诱导转入p ET32-Env的E.coli BL21(DE3),8 h后可获得分子质量约为89 ku的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囊膜蛋白。本试验测定了en JSRV全基因序列,并成功构建了表达囊膜蛋白的p ET32a-Env载体,为今后制备en JSRV-Env抗体奠定了试验基础,同时为囊膜蛋白生物学功能的深入探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内蒙古某羊场自然感染绵羊肺腺瘤病的病肺组织 4例和 3月龄绵羊胎肺 2例作为材料 ,对胎肺细胞进行了原代培养并接种绵羊肺腺瘤病毒悬液 ,进行了绵羊肺腺瘤病毒 (JSRV)的分离 ,同时采用电镜负染色技术和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技术对上述样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自然感染绵羊肺腺瘤病的 4例病肺组织中都有散在的病毒粒子 ,其直径为 10 0~ 12 5nm ,接种病毒悬液的胎肺细胞从第 2代到第 9代均出现细胞病变 ,但对绵羊胎肺培养的病毒悬液电镜负染色观察未发现典型的病毒粒子 ,而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了病毒样粒子  相似文献   

5.
为初步探究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en JSRV)囊膜蛋白(Env)在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nJSRV-Env在绵羊胎盘中的主要表达区域,继而瞬时转染重组质粒pEGFP-C1/en JSRV-env到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并加入Erk抑制因子PD 98059、p38抑制因子SB 203580及JN K抑制因子SP600125,同时转染重组质粒至293T细胞中作为对比。利用W estern-blot分别检测2种细胞中Erk1/2、p38和JNK蛋白激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enJSRV-Env主要表达于绵羊胎盘中绒毛膜滋养层细胞。Western-blot结果显示,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中,转染重组质粒pEGFP-C1/en JSRV-env组中p-Erk1/2、p-p38和p-JNK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加入抑制因子组(P0.05);加入3种抑制因子后,3种蛋白激酶的磷酸化水平较转染组显著降低。293T细胞中,转染重组质粒pEGFP-C1/en JSRVenv组中p-p38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JNK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因此,enJSRV-Env激活了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中MAPK信号转导通路。再通过与293T细胞的结果对比可知,enJSRV-Env在这2种细胞中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本研究为今后继续深入探究en JSRV-Env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Gen Bank上发表的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exJSRV)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合成巢式RT-PCR引物及扩增exJSRV-env全基因的引物,建立exJSRV的检测方法。将病肺的巢式外套与内套RT-PCR扩增产物与载体连接,对重组质粒送检测序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巢式外套与内套RT-PCR扩增产物的序列与JQ837489.1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7%和99.4%。通过对3份鼻液以及75份血样的临床检测,将检测阳性的1份鼻液和2份血样送检测序,序列比对结果显示,鼻液、血样的巢式外套和内套RT-PCR扩增产物与JQ837489.1的同源性分别为99.8%、99.7%、99.7%和98.9%、100%、99.4%,且扩增基因序列的氨基酸序列中具有exJSRV特有的致病性YXXM序列。敏感性试验表明,巢式RT-PCR诊断方法的敏感性是普通RT-PCR的10倍,最低能够检测出9.72 fg的标准模板RNA。说明本试验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灵敏性高、特异性好,对exJSRV的临床早期检测提供了一种方便、可靠、经济实用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疆绵羊进行性肺炎病毒(OPPV)和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EV)是有致密核心的粒子,在细胞培养中从感染宿主细胞的浆膜上以出芽方式繁殖,在基因组的5’末端及部分3’末端存在双层膜结构的颗粒。成熟的病毒呈球形、椭圆形,直径80~120nm,个别可达140nm。有一层包围内核的壳膜,壳膜由双层脂质内层和糖蛋白外层组成。  相似文献   

8.
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生殖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enJSRV)的基因结构特点、染色体中的分布、在绵羊肺腺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孕体植入前的作用、对胎盘形成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enJSRV生殖生物学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哺乳动物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生殖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检测内蒙古地区是否存在梅迪-维斯纳病(Maedi-Visna dieas,eMVD),本试验以内蒙古呼浩特市周边某屠宰场采集的12份绵羊病肺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病理学、巢式PCR和测序分析等方法进行检测。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肺脏发生纤维化,并且肺泡腔内Ⅱ型肺泡上皮增生以及间质增宽,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周围可见较多的淋巴滤泡增生;巢式PCR结果显示:病肺组织中有梅迪-维斯纳病毒(Maedi-Visna viru,sMVV)G ag基因序列的特异性扩增,且与小反刍兽疫、绵羊肺腺瘤病毒以及支原体均无交叉反应。以上结果表明,内蒙古存在MVD。  相似文献   

10.
根据绵羊肺腺瘤病毒(SJRV) NM株基因组全序列,设计了 1 对包含囊膜(env)基因在内的引物,并在5′端分别设计了HindⅢ和 BamHⅠ酶切位点,利用 PCR技术扩增 env基因,通过连接反应将其克隆于pET 30b表达载体上。序列分析表明,env基因全长 1 836 bp,编码 612 个氨基酸残基;构建表达重组质粒env pET 30b,转化大肠埃希氏菌 BL21,经 IPTG于 37 ℃诱导培养,SDS PAGE电泳分析表明,表达的env基因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69 ku。  相似文献   

11.
羊口疮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口疮病毒主要感染山羊和绵羊,近年来发现其也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动物,为一种人兽共患病。对羊口疮病毒的病原学、基因组结构、应用研究、免疫学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已鉴定的几种病毒重要免疫调节蛋白和毒力基因及其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较为深入地探究了羊口疮病毒干扰宿主免疫系统及其免疫逃避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2.
绵羊肺线虫病是流行散布广泛危害极为严重的寄生性蠕虫病,特别是寄生于绵羊肺脏内的丝状网尾线虫所引起的疾病,由于往往给养羊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很大,便列为绵羊最重要的寄生虫病。 过去为了控制和消灭绵羊肺线虫病(特别是网尾线虫病)在药物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是有的药物或因疗效尚可,而使用操作极为麻烦不便(如碘溶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离培养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并瞬时表达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enJSRV)囊膜蛋白及其受体(Hyal2),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差速消化法纯化细胞。应用角蛋白抗体对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扩增enJSRVenv基因及其受体Hyal2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质粒,同时在Hela细胞中瞬时表达。结果显示,细胞在相差显微镜下呈明显的上皮样细胞形态,同时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细胞占90%以上。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4-enJSRVenv及pcDNA4-Hyal2。Western-blot结果显示,真核表达质粒在HeLa细胞中被成功表达。本研究建立了一套高效、简便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培养方法,同时为进一步探究enJSRV囊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口蹄疫     
(一)病的概要和发生状况 口蹄疫在家畜传染病中是感受性最高、最易传播的疫病之一。自然宿主包括牛、猪、绵羊、山羊等主要家畜在内的偶蹄动物有三十种以上,其生态是多样的。病毒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air-borne),对宿主动物可引起全身性感染,在突然发高烧的同时,在口、蹄、乳房周围等处发生水泡性病变,可见到明显的流涎和跛行。水泡迅即破裂,广泛出现烂斑,很快转向康复。但也有因细菌继发感染使病情恶化恢复很慢的情  相似文献   

15.
梅迪(意为呼吸困难)是30年代后期流行于冰岛的一种绵羊慢性肺炎,以后迅速扩散到世界上其它国家。荷兰称为Zwoegerzikte(肺子病),美国称为羊进行性肺炎,法国称为Labouhite,南非称为Graff-Reinet disease,德国称为进行性间质肺炎。本病主要发生于两岁以上的成年绵羊,以潜伏期长,病程缓慢,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临床特征;以慢性、间质性、增生性肺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维斯纳(意为消瘦)是一种进行性脑膜脑炎,潜伏期较梅迪病短,临床症状多见于两岁以上的成年绵羊。经病毒结构、分子杂交技术、血清学及动物试验研究表明,它们是由同一种病毒引起的、在临床及组织病理学上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统称梅迪——维斯纳。以后发现山羊也可发病。梅迪病较维斯纳病多见,皆以死亡告终。  相似文献   

16.
山羊痘病毒感染绵羊的诊断及其p32基因的分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细胞培养方法从发生羊痘的绵羊肺组织中分离到1株山羊痘病毒GPV/GSgulang/09,对分离株的p32基因进行了PCR-RFLP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GPV/GSgulang/09株p32基因的扩增产物被Hinf I酶切后出现山羊痘病毒(GPV)特征性的2条带;p32基因序列第166~168位缺失绵羊痘病毒(...  相似文献   

17.
家畜棘球蚴病(下称包虫病)是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的中绦期幼虫寄生于绵羊、牦牛、山羊、猪等中间宿主的肺、肝、脾等脏器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其流行区域人也易感,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造成危害。 此病广泛流行。我省多见于川西北高原的牧区及半农半牧区。为了摸清此病的流行特点,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本州石渠县进行了牦牛、藏绵羊的棘球蚴病调查。  相似文献   

18.
绵羊的麦迪-维斯纳病 (Maedi-Visna)和人的爱滋 病(AIDS)是由同类病毒, 即慢病毒(Ientivirus)引起的慢性进行性传染病。二者在病理发生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研究由这种病毒引起的动物疾病的发生对进一步探索爱滋病有一定的启发性。本文仅就绵羊麦迪-维斯纳病与人爱滋病作一简单描述和比较。 (一)绵羊麦迪-维斯纳病(Maedi-Vis-na) 1.概况:绵羊麦迪-维斯纳病是由同一种病毒引起而在临床和病理组织学上不同的两种慢性进  相似文献   

19.
棘球蚴(Hydatid cyst)首先由Goeze(1780)在绵羊体内发现,目前已知主要寄生于牛、羊、猪、马、骆驼等家畜肝、肺内脏组织中。鹿、黄羊、羚羊等野生动物亦可感染,人也是适宜的中间宿主。棘球蚴的特征,常具一个流体的包囊,囊中充满液体,谓之囊液,是棘球蚴的重要组成部分。棘球蚴囊体一般直径可达15~20厘米,最大者甚至超过50厘米。因此,囊液的含量有的数千毫升乃至数万毫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一旦包囊破裂,大量囊液  相似文献   

20.
(五)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 本科病毒颗粒呈粗糙球形,直径100~120nm,二十面体对称,内有髓核。基因组为正股RNA,分2~3个节段。遗传机制类型为 RNA→±DNA→mRNA。有囊膜,对乙醚等有机溶剂敏感。最大的特点是病毒携带逆转录酶,即以RNA为模板,转录为DNA前病毒。这种前病毒具有感染性,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再以DNA为模板,转录为子代RNA,并能作为mRNA。病毒在细胞质出芽而成熟释放。本科大部分病毒具有肿瘤性。分成三个亚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