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犬和猫的肺乳头状腺癌作为犬和猫肺腺癌的一种病理亚型,目前还缺乏相关病理学诊断依据。采用2015版WHO肺肿瘤组织学分类方法,对临床犬和猫的肺癌进行病理学诊断。本次研究以患病犬类和猫类为样本,通过多取材,细观察,精确选取肿瘤组织样品,制备石蜡切片,然后石蜡切片经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组织学鉴定。观察比较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病理形态,观察病理切片的细胞异型性,以此对犬和猫的肺乳头状腺癌进行病理学诊断,得出了4例病犬和病猫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均为肺乳头状腺瘤。  相似文献   

2.
犬肠管的组织学观察及Ghrelin分布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犬肠管的组织学结构、检测犬肠管Ghrelin的表达定位情况。取3周岁母犬肠管的各段组织,通过石蜡切片制作、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其组织学结构及Ghrelin表达定位情况进行检测。HE染色结果显示,犬肠管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黏膜肌层完整,肌层发达,肠绒毛、皱襞和肠腺等在各段肠管都存在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Ghrelin在空肠、结肠和直肠黏膜层的表达呈强阳性,阳性细胞染色为深褐色;十二指肠和盲肠黏膜层表达较弱,阳性细胞呈黄褐色;回肠未检测到Ghrelin。犬在组织学结构上和一般家畜基本相似,但黏膜肌层比较完整,肌层较厚;Ghrelin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犬肠管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十二指肠、空肠、盲肠、结肠和直肠均有分布,回肠未检测到表达。  相似文献   

3.
急性犬瘟热伴发寄生性肠炎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病理学方面调查急性犬瘟热与寄生性肠炎的关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苏木精伊红和过碘酸雪夫氏染色等方法,对12例急性犬瘟热伴发腹泻的病例进行了病理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6例腹泻主要是由球虫引起的,2例由隐孢子虫所致。犬球虫主要存在于病犬的空肠和回肠黏膜的上皮细胞内,在脱落的肠上皮细胞和被破坏的肠绒毛所形成的黏液内,也能检出大量的球虫。最常见的球虫形态为滋养体和裂殖体,滋养体多位于上皮细胞内或细胞间,断面呈不整圆形,核位于中央,被苏木精深染,原生质淡染呈细网状,质膜明显;裂殖体多呈不整圆形,内有香蕉状的裂殖子,位于变性的肠上皮细胞内,含有较多的糖原颗粒,用过碘酸雪夫氏染色时呈红色。隐孢子虫主要位于肠上皮细胞和肠腺上皮细胞的纹状缘,引起微绒毛破坏和细胞脱落。用抗犬瘟热病毒核衣壳蛋白单抗染色检查,小肠黏膜上皮细胞、隐窝的腺上皮细胞、浸润在肠黏膜固有层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集合淋巴结的树突状细胞均呈强阳性反应。据此认为急性犬瘟热的寄生性腹泻是在犬瘟热病毒引起肠黏膜抵抗力降低的基础上发生的。  相似文献   

4.
宠物犬犬瘟热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取未治愈的8例犬瘟热病犬的肺、肝、脾、脑等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然后对切片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肝细胞以及胆管上皮细胞中发现细胞浆包涵体,胃腺上皮细胞肿胀坏死,部分胞浆溶解呈空泡状,在少数腺上皮细胞内可见细胞浆包涵体,黏膜上皮细胞肿胀、脱落,杯状细胞增多,肺泡壁结构几乎消失,少数变性的支气管、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内有核内包涵体,神经细胞肿胀变性.周围的毛细血管中有微血栓形成,脊髓灰质中神经细胞肿胀,染色质溶解,神经细胞周围水肿,脾淋巴细胞明显减少,淋巴小结不明显,有明显的萎缩,淋巴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对1日龄牦牛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数量变化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学特殊染色技术,分别对小肠的上皮内淋巴细胞、固有层淋巴细胞、上皮内杯状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分布特点和数量变化进行研究,对各肠段分泌的黏液性质进行判定。结果显示,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由十二指肠向空肠、回肠呈依次减少的趋势,各肠段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固有层淋巴细胞数量、肥大细胞密度从十二指肠向回肠呈依次递增的趋势,各肠段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上皮内杯状细胞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呈增长趋势,十二指肠与空肠差异显著(P0.05),但两者与回肠差异极显著(P0.01);十二指肠上皮杯状细胞分泌中性黏液,而空肠、回肠分泌酸性黏液或中性和酸性混合性黏液;十二指肠腺靠近黏膜层分泌中性黏液,靠近肌层分泌酸性黏液;小肠腺均分泌有中性和酸性混合性黏液。上述结果表明,1日龄牦牛小肠不同肠段黏膜相关免疫细胞数量的不同变化,显示了小肠黏膜为机体天然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及电镜技术对双峰驼前胃腺囊区的组织结构和腺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双峰驼前胃3个腺囊区的组织构造基本一致,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组成。每个腺囊区都可分为有腺部和无腺部。有腺部表面衬以单层柱状上皮,固有层较厚,含较多的黏液腺,腺细胞主要为黏液细胞,另有少量的壁细胞和内分泌细胞,这些细胞的超微结构与牛、羊真胃贲门腺中的同类细胞相似。无腺部的构造与非腺囊区类似,表面被覆复层鳞状上皮,表层角化明显;固有层薄、无腺体分布;黏膜肌层薄且不连续。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分别对5例犬类恶性肿瘤进行病理学分析。通过石蜡切片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病理学诊断及分析。疑似甲状腺癌病犬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甲状腺癌细胞的体积比正常细胞大,存在包膜和血管侵犯。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TG、Galectin-3阳性,而CT呈免疫阴性,判定肿瘤内甲状腺滤泡癌;疑似恶性神经鞘瘤病犬的病理组织学观察神经组织可见波浪状,梭形细胞界限不清浅染,核细长间深染。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100、波形蛋白、GFAP、NSE和巢蛋白呈较强阳性表达,确诊为恶性外周性神经鞘瘤;疑似脑膜瘤病犬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脑膜瘤右叶硬膜下增厚,出现巨细胞,核异形、深染,发现小型结节有钙化斑,PSA染色阳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Vim呈较弱阳性表达,S-100呈阳性表达,结蛋白阴性,最后确诊为脑膜瘤(颗粒细胞型);疑似甲状腺癌病犬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甲苯胺蓝染色后呈阴性且CD117、HLA-DR呈阳性表达,初步诊断为造血细胞源性恶性肿瘤;疑似肾母细胞瘤病犬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肺转移组织发现类似胚胎肾小球、肾小管组织。GFAP、NF阴性表达,CD10、CK、Vim和SMA为阳性表达,确诊为肾母细胞瘤。  相似文献   

8.
采用WHO肿瘤最新分类方法,对临床上犬和猫的恶性组织细胞瘤及淋巴瘤进行病理学分析。通过石蜡切片的常规染色(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基因重排等方法进行组织学鉴定。1例病犬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肿瘤细胞核仁明显,体积较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Vim、Lys、CD68及α-抗糜蛋白酶(α-AT)呈阳性;对CK、EMA及S-100呈阴性,依据2013版WHO对软组织肿瘤最新分类方法该病例被诊断为中间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根据免疫组化及Ig H基因重排分析,依据2008版WHO造血及淋巴组织分类标准另1例病犬诊断为皮肤非亲皮性淋巴瘤。3例病猫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分别为:1例经细胞标记的免疫组化分析,Vim、Lys呈强阳性,被诊断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经免疫组化分析CD3、颗粒酶B和MPO均为阳性,诊断为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经免疫组化分析Pax5、CD79a为阳性表达,CD3、Ig G为阴性表达,结合2008年WHO造血及淋巴组织分类鉴别为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9.
采用组织学与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双峰驼幽门腺区黏膜的微细结构和腺体细胞组成。双峰驼幽门腺也为高度蟠曲的分支管状腺 ,由柱状上皮构成 ,胞质中有细小的嗜伊红颗粒 ,主要分泌酸性糖共轭物 ,在腺体细胞间有分布密度大于贲门腺和胃底腺的亲银细胞 (即分泌 5 羟色胺的EC细胞 ) ;黏膜肌层进入固有层 ,使腺体间可看到丰富的平滑肌纤维 ;覆盖于幽门腺区的高柱状上皮分泌中性糖共轭物和酸性糖共轭物 ,以前者为主。双峰驼幽门腺区在皱胃中所占面积最小 ,黏膜皱襞不发达 ,但其胃沟多而密集并且很深 ,可达黏膜层的 1/2或 2 /3 ,常有多条深的胃小凹开口于此 ,从而增加了幽门腺区的表面积。研究结果显示 ,双峰驼幽门腺区黏膜的基本结构与其他动物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分别对3例宠物家兔患子宫肿瘤进行病理学分析。通过石蜡切片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病理学诊断及分析。病例一,子宫肿块显示乳头状突起,腺上皮呈假复层或复层。肿瘤腺上皮细胞核颜色深,嗜碱性,核仁明显,细胞质稀少,有丝分裂低,异型性易见。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K强阳性、vimentin阴性,确诊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病例二,子宫内膜边界不清,伴肌层侵润,细胞筛状或实性排列,复层或多层,具有合体细胞聚集等特征。肿瘤上皮细胞由柱状、多角性细胞组成,嗜酸性,细胞质丰富,细胞边界清晰,细胞核深染,从卵圆形到椭圆形不等,核仁明显。其免疫组织化学表型AE1/AE3阳性、α-SMA阴性。肿瘤间叶细胞,细胞核呈梭形或多形性,有轻度或深嗜酸性纤维质,细胞边界不清,细胞核从卵圆形到圆形不等,核分裂现象易见,呈脉管侵润。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α-SMA阳性、AE1/AE3阴性、CD10阳性,确诊为子宫恶性苗勒管混合瘤;病例三,子宫内部充满组织液,局部呈虫卵状。有实体性组织肿块,瘤细胞梭形呈束状、编织状排列,细胞核均匀,未见异型细胞。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α-SMA阳性、desmin阳性、S-100阴性。确诊为子宫多发性平滑肌肿瘤。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肉鸡的健康状况以便对其进行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本研究从北京某肉鸡屠宰场采集了300份肝、200份脾和100份腺胃,采用HE染色方法对各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肝组织中的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gp85特异性抗原进行检测,采用PCR技术对肝组织中的ALV RN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肝中髓样细胞团块检出率为43%,淋巴细胞浸润病变占75%;脾见有少量淋巴细胞发生坏死、排空;52%腺胃黏膜坏死脱落,25%腺胃黏膜下有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到肝样品中的ALV-J gp85抗原阳性率为61.7%,脾中阳性率为66.5%,腺胃样品阳性率为52.6%。PCR检测到ALV-J gp85特异性片段PCR产物阳性率为30.5%。利用Gen Bank比对发现与各株ALV-J的同源性为85%~90%。研究结果表明,该屠宰场肉鸡中存在着较高的ALV-J感染。  相似文献   

12.
采用石蜡切片-显微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对成年中国黄羽鹌鹑消化道形态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中国黄羽鹌鹑口咽腔黏膜不形成皱襞,固有层发达。食管和嗉囊的黏膜层、黏膜下层向内突出形成皱襞,固有层含丰富的食管腺,黏膜肌层和肌层发达。腺胃固有层发达,含单管状腺和复管状腺2种腺体。肌胃无黏膜肌层,肌层较发达。小肠肠绒毛细长,无分支现象;大肠肠绒毛粗短,黏膜层、黏膜下层向内突出形成皱襞,杯状细胞数量较多;泄殖腔包括粪道、泄殖道和肛道3部分,均具有明显的黏膜肌层和发达的肌层。结果表明,中国黄羽鹌鹑的消化道结构特征与其食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通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 ,观察 2只雄性海南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结果显示 ,其消化管具一般的 4层结构 ,但缺乏黏膜肌层。食管有粗大的皱襞 ,肌层发达 ,无食管腺。嗉囊不明显 ,肌胃退化 ,与腺胃构成一囊状的胃。小肠绒毛较长 ,有分支现象 ,未见中央乳糜管结构。肠腺的黏液细胞为圆形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无十二指肠腺。肝、胰的结构与其他鸟类相似。海南消化器官的特点可能与其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对一例自然患病犬眼睑增生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以确定增生组织的病理学类型。对病犬进行血常规及生化检查,取手术切除增生组织标本,经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后,进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SABC法免疫组织化学试验,并利用NIS-Elements高清晰度彩色图文分析系统记录观察结果。结果显示,血常规及生化检查白细胞浓度偏高;HE染色镜检,可在增生组织内见到明显的角化珠和细胞间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S-100蛋白均为阳性。结果表明,该眼睑增生组织为鳞状上皮细胞癌。  相似文献   

15.
黄牛输卵管结构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冰冻切片HE染色方法对黄牛输卵管各部进行了组织学观察,以为生殖生理学和胚胎工程学等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黄牛输卵管伞和漏斗部为膜性结构,由两侧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和中央的疏松结缔组织共同构成,没有肌层和外膜。壶腹部和峡部均由黏膜层、肌层和外膜构成。黏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柱状纤毛细胞、分泌细胞和基细胞共同构成,固有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在峡部尚含有浆液性腺泡。黏膜层形成大小不等的初级纵行皱褶。漏斗部和壶腹部的大初级皱褶又分出数量不等的次级皱褶和三级皱褶;峡部只有初级皱褶,无次级皱褶和三级皱褶。肌肉层由内斜、外环两层平滑肌构成。外膜大部分为浆膜结构,在输卵管系膜侧为结缔组织的外膜。  相似文献   

16.
应用常规组织学方法和细胞化学反应 ,对中华鳖消化道黏膜固有层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和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中华鳖消化道固有膜内均有淋巴细胞、肥大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粒性白细胞分布。其中 ,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大肠和小肠 ,以小淋巴细胞为主 ,细胞的核 质比大 ,胞质中含有数个圆形嗜天青颗粒。 6 0 %~ 70 %的淋巴细胞为T淋巴细胞 (ANAE阳性细胞 )。浆细胞也主要见于肠道。而肥大细胞主要散布于食管和胃壁内。虽然可见淋巴细胞聚集现象 ,但从食管至泄殖腔均未见淋巴小结。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扩展莫尼茨绦虫对成年牦牛小肠黏膜固有免疫细胞的影响,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染色与细胞数量检测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感染组和对照组牦牛小肠不同部位黏膜固有免疫细胞进行了详细观察、分析,并做了比较。结果显示,感染组牦牛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中的黏膜固有免疫细胞即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数量均远远多于对照组牦牛的相应部位,差异都极显著(P0.01)。但感染组和对照组从十二指肠到回肠,上述5种细胞的分布趋势一致:上皮内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在小肠各段的数量分布均差异显著(P0.05);杯状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从前至后呈增多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浆细胞呈增多趋势,然而空肠和回肠浆细胞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扩展莫尼茨绦虫感染时,成年牦牛感染部位小肠黏膜固有免疫细胞大量增生,但其分布趋势没有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8.
半月板是膝关节中的基础纤维软骨组织。损伤半月板会损害正常膝关节功能和易患骨关节炎。人和其他动物半月板的脱细胞处理均有文献报道,但犬半月板的脱细胞支架制备鲜有文献报道。本研究采用高低渗反复冻融和1%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SDS)脱细胞处理,制备犬半月板脱细胞基质支架。通过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阿尔新蓝染色和DNA含量测定检测细胞脱除成度。组织学观察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犬半月板的胶原纤维主要呈线性沿圆周方向排列,鲜有径向排列,细胞陷窝沿纤维束排列。力学性能检测显示,脱细胞基质与天然半月板相比压缩模量有所降低,这与阿尔新蓝染色显示的脱细胞后蛋白多糖丧失具有一定的关系。体外细胞毒性测定结果表明半月板脱细胞支架对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没有毒性。细胞增殖、扫描电镜观察和活/死细胞染色试验表明犬BMSCs可粘附于支架并且不断增殖。这说明犬半月板脱细胞基质支架可作为构建组织工程半月板的支架。  相似文献   

19.
对自然感染绵羊夏伯特线虫的牦牛(感染组)进行了病理学观察,并同正常牦牛(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虫体寄生部位主要在大肠回盲口、盲肠以及结肠前约1/3处,寄生数量为30~50条.寄生部位黏膜增厚,呈脑回样增生,颜色灰白,偶见散在点状出血现象,表面附有较多黏液.黏膜上皮、固有层内肠腺及杯状细胞、浆细胞、弥散淋巴组织均有增生,固有层、黏膜肌层以及黏膜下层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黏膜下层淋巴小结、淋巴集结以及血管周围肥大细胞显著增生,偶见黏膜出血、黏膜上皮坏死脱落等变化.结果表明,肠黏膜脑回样病变实际是由宿主机体自身组织增生所致.成年牦牛对绵羊夏伯特线虫的抗感染能力较强,其原因可能是成年牦牛寄生部位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发育成熟完善,可通过增生加强局部免疫力来抵抗寄生虫的寄生.  相似文献   

20.
大鲵体表溃烂病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病理切片和HE染色技术,对自然发生体表溃烂病大鲵的皮肤、肌肉、肝、脾、肺、胃肠道、肾等器官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肠道黏膜层、黏膜下层及浆膜层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黏膜上皮细胞大量坏死;肝中央静脉扩张淤血,肝细胞肿胀,体积增大,部分肝细胞胞浆及胞核淡染、溶解、消失,只剩下细胞轮廓,肝间质充满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炎性细胞;肾间质出血,大量红细胞浸润,肾小球毛细血管严重扩张、充血,肾小囊扩张,部分肾小囊内可见均质红染的蛋白样物质,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溶解、消失,管内有大量管形出现;脾实质细胞弥漫性坏死;肺泡腔内充满数量不等的红细胞;肌肉可见间质水肿,间隙增宽,肌纤维零星分布;部分肌细胞肌浆凝固、红染,有的肌细胞胞浆溶解成蜂窝状,甚至胞浆大量消失,只剩下肌膜.表明,患病大鲵除体表皮肤肌肉变化外,肝、脾、肾等重要器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