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冷应激肉鸡免疫机能和小肠黏膜结构的影响。将240只5日龄雌性健康肉鸡,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设4个平行,每个平行20只鸡。空白对照组(CK):饲喂基础日粮;微生态制剂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的微生态制剂;复合微生态制剂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微生态制剂及0.5%糖萜素。慢性冷应激条件下处理10 d,测定各组肉鸡免疫器官指数、抗氧化指标和小肠黏膜结构等。结果显示,复合微生态制剂组的脾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T-AOC和T-SOD含量显著升高(P0.05);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较长、空杯状细胞减少、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增大。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能提高冷应激肉鸡免疫机能,减少小肠黏膜的损害,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甘草多糖(GCP)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32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他4组分别饲喂添加甘草多糖200、500、1 000和1 500 mg/kg的试验日粮。在21和42日龄时,从每个重复随机抽取4只接近平均体质量的肉鸡,空腹称重,翅静脉采血制备血清,测定血清IgM、IgG、IFN-γ、IL-2、IL-6的质量浓度和新城疫抗体水平;然后处死,摘取免疫器官脾、胸腺、法氏囊并称重,测定免疫器官指数;最后剪取小块脾,用来测定IL-2、IFN-γ、IL-1β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500 mg/kg组和1 000 mg/kg组的GCP可以显著提高21日龄时肉鸡脾、胸腺和法氏囊指数(P0.05),1 000 mg/kg组和1 500 mg/kg组均能显著提高42日龄时肉鸡脾指数(P0.05);添加GCP能显著提高21日龄时肉鸡血清中Ig M、IL-6、IFN-γ的质量浓度和新城疫抗体水平(P0.05),并能显著提高42日龄时肉鸡血清中IgM、IL-6和IL-2的质量浓度(P0.05),其中500 mg/kg组和1 000 mg/kg组GCP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质量浓度较高;GCP能显著提高脾IL-2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21日龄时脾IFN-γ基因mRNA表达水平(P0.05)。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GCP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肉鸡的免疫器官指数、新城疫抗体水平及免疫球蛋白质量浓度、细胞因子质量浓度和脾相关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甘草多糖(GCP)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32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他4组分别饲喂添加甘草多糖 200、500、1 000和1 500 mg/kg的试验日粮。在21和42日龄时,从每个重复随机抽取4只接近平均体质量的肉鸡,空腹称重,翅静脉采血制备血清,测定血清IgM、IgG、IFN-γ、IL-2、IL-6的质量浓度和新城疫抗体水平;然后处死,摘取免疫器官脾、胸腺、法氏囊并称重,测定免疫器官指数;最后剪取小块脾,用来测定IL-2、IFN-γ、IL-1β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500 mg/kg组和1 000 mg/kg组的GCP可以显著提高21日龄时肉鸡脾、胸腺和法氏囊指数(P0.05),1 000 mg/kg组和1500 mg/kg组均能显著提高42日龄时肉鸡脾指数(P0.05);添加GCP能显著提高21日龄时肉鸡血清中IgM、IL-6、IFN-γ的质量浓度和新城疫抗体水平(P0.05),并能显著提高42日龄时肉鸡血清中IgM、IL-6和IL-2的质量浓度(P0.05),其中500 mg/kg组和1 000 mg/kg组GCP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质量浓度较高;GCP能显著提高脾IL-2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21日龄时脾IFN-γ 基因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在日粮中添加GCP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肉鸡的免疫器官指数、新城疫抗体水平、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和脾相关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香薷散对热应激蛋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香薷散对热应激蛋鸡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30只罗曼蛋鸡,随机平均分为3组,香薷散组日粮中添加1%香薷散,热应激组、空白组饲喂基础日粮。于试验的第1、3、7、14、28天时,提取蛋鸡粪便的DNA,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结果显示,试验的第1、3天时,香薷散能抑制热应激,显著增加OTU的数目(P0.05);试验的第1天时,热应激组的Chao1指数、Shannon值显著降低(P0.05);PCA、PCo A分析显示香薷散组、空白组聚拢趋势显著,物种组成相似,同时与热应激组有明显差异;热应激可以显著降低试验第1、14天时乳酸杆菌属的丰度比例,第3、28天时Faecalibacterium的丰度比例(P0.05);香薷散组第3天时乳酸杆菌属的丰度比例高于热应激组(P0.05),第3、7天时Faecalibacterium的丰度比例,第28天时普雷沃菌属的丰度比例显著高于热应激组(P0.05);中药香薷散可以增加第1、3、7、28天时拟杆菌属的丰度比例(P0.05)。结果表明,香薷散可以改变热应激蛋鸡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调节肠道菌群丰度比例的变化,降低热应激给蛋鸡带来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微量元素锌和硒互作对肉鸡小肠黏膜结构的影响 ,将 2 4只 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 3组 ,分别饲喂添加有高锌高硒 (锌 1 0 0 0mg/kg ,硒 5mg/kg)、低锌低硒 (锌 34mg/kg ,硒 0 .0 8mg/kg)和常锌常硒 (锌 5 0mg/kg ,硒 0 .1 5mg/kg)的日粮 4 5d后 ,观察小肠黏膜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高锌高硒或低锌低硒组肉鸡的小肠黏膜结构有明显的损伤 ,表现为黏膜厚度和绒毛高度下降 ,绒毛高度 /腺窝深度的比值减少 ,肠黏膜上皮细胞萎缩。尤其是高锌高硒对空肠的损伤最为严重。而常锌常硒组肉鸡小肠黏膜的形态结构正常。研究结果表明 ,日粮中按锌 5 0mg/kg和硒 0 .1 5mg/kg的比例添加 ,对于维持小肠黏膜的正常形态结构是合适的 ;过高或过低的锌和硒对小肠黏膜有毒性作用 ,且高锌和高硒可相互促进其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将144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72只,日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和15g/kg(试验组)的蜂花粉,每周每组随机抽取试验鸡6只,剖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测量肠管长度及肠绒毛、肠腺长度,并制作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研究了日粮中添加蜂花粉对肉鸡小肠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1~3周龄鸡的小肠绒毛和肠腺的长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肠道淋巴组织较发达,证实蜂花粉能够促进肉鸡小肠的早期发育,增强组织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将 1日龄三黄鸡分为对照组、试验A组和B组 ,每组公母各 2 0只。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 ;试验A组除供给基础日粮外 ,添加 4 g/kg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试验B组除供给同样的基础日粮外 ,添加 8g/kg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 8g/kg水平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明显促进热应激下肉鸡肝、肾和胃的生长发育 ;添加 4 g/kg水平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热应激下肉鸡组织器官的促生长作用不明显 ;在组织水平上 ,中草药添加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热应激对肺和肝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选择1日龄闽中麻鸡396只,随机分为4组,A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B组、C组、D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3、4 g/kg的中药富硒酵母,试验为期49 d,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中药富硒酵母对闽中麻鸡肝和小肠发育的影响.于第7、21、35、49 d每组随机抽取6只鸡,采取肝和小肠各段,Bouin液固定,制作石蜡切片,光镜观察;第49 d取A组和D组的肝和空肠,25 mL/L戊二醛固定,制作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肝的平均质量和器官指数大多高于对照组;肝细胞线粒体增多增大,枯否氏细胞内溶酶体增多;小肠绒毛和肠腺长于A组;空肠柱状细胞的微绒毛增长.证实,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药富硒酵母能促进鸡肝和小肠的发育,改善肝细胞和小肠黏膜的细微结构.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喹啉类添加剂和不同浓度梯度喹羟酮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喹羟酮和喹烯酮显著提高了肉鸡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对肉鸡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明显提高了肉鸡肌肉中RNA和DNA含量。在肉鸡日粮中添加50mg/kg或75mg/kg喹羟酮可显著提高肉鸡日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和粗蛋白的表观利用率,可显著降低小肠重量。上述结果证明,喹羟酮可促进肉鸡生长,有利于氮的利用。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mg/kg喹羟酮可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选取10日龄海兰褐雏鸡240只,随机将其分为8组。在牛磺酸处理试验中Ⅰ、Ⅱ、Ⅲ、Ⅳ为正常给药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牛磺酸0、0.5、1.0、2.0g/kg。在地塞米松(Dex)牛磺酸处理试验中A、B、C、D组为地塞米松处理组(混饮,25mg/L),并分别添加牛磺酸0、0.5、1.0、2.0g/kg。在给药后第15天和第30天测定各项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在牛磺酸处理试验中,与对照组(Ⅰ)相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第15天Ⅲ和Ⅳ组显著升高(P0.05);在第30天Ⅱ组显著升高(P0.05),Ⅲ和Ⅳ组极显著升高(P0.01)。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第15天Ⅲ组显著升高(P0.05),Ⅱ和Ⅳ组变化不显著(P0.05);在第30天Ⅲ组极显著升高(P0.01),Ⅳ组显著升高(P0.05),Ⅱ组变化不显著(P0.05)。丙二醛(MDA)含量,在第15天和第30天Ⅱ组极显著降低(P0.01),Ⅲ和Ⅳ组显著降低(P0.05)。胸腺指数、脾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在第15天Ⅱ、Ⅲ和Ⅳ组均无显著变化(P0.05);在第30天Ⅲ组胸腺指数显著增大(P0.05),Ⅱ、Ⅲ和Ⅳ组脾指数均显著增大(P0.05),Ⅲ和Ⅳ组法氏囊指数显著增大(P0.05)。抗体效价在第15天和第30天Ⅱ、Ⅲ和Ⅳ组均显著提高(P0.05)。在Dex牛磺酸处理试验中,血清SOD活性在第30天C和D组显著提高(P0.05)。血清CAT活性在第30天B组极显著降低(P0.01),C组极显著升高(P0.01),D组显著降低(P0.05)。血清MDA含量在第15天C组显著降低(P0.05),在第30天B组显著降低(P0.05)。胸腺指数、脾指数、法氏囊指数和抗体效价各组均无显著变化(P0.05)。上述结果提示,牛磺酸可提高正常海兰褐雏鸡的抗氧化作用和免疫功能,对经过Dex处理的海兰褐雏鸡,牛磺酸也表现出抗氧化作用,但对免疫功能影响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1.
用高能日粮饲养400只1日龄AA肉用鸡,14日龄时保优淘弱,随机分为3组,其中100只为常温(20℃)对照组;150只为低温(11℃)试验组;100只为低温(11℃)及日粮添加10 g/kg L-精氨酸试验组.用单因子低温诱发肉用鸡腹水综合征,并于不同时间用红细胞压积、腹水心脏指数和腹水阳性率作为常规指标来判定肉用鸡腹水综合征a结果表明,低温组复制出肉鸡腹水综合征动物模型,其发病率为9.33%,对照组为3.00%,与低温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L-精氨酸组腹水综合征发病率为3.00%,与低温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对1日龄牦牛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数量变化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学特殊染色技术,分别对小肠的上皮内淋巴细胞、固有层淋巴细胞、上皮内杯状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分布特点和数量变化进行研究,对各肠段分泌的黏液性质进行判定。结果显示,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由十二指肠向空肠、回肠呈依次减少的趋势,各肠段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固有层淋巴细胞数量、肥大细胞密度从十二指肠向回肠呈依次递增的趋势,各肠段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上皮内杯状细胞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呈增长趋势,十二指肠与空肠差异显著(P0.05),但两者与回肠差异极显著(P0.01);十二指肠上皮杯状细胞分泌中性黏液,而空肠、回肠分泌酸性黏液或中性和酸性混合性黏液;十二指肠腺靠近黏膜层分泌中性黏液,靠近肌层分泌酸性黏液;小肠腺均分泌有中性和酸性混合性黏液。上述结果表明,1日龄牦牛小肠不同肠段黏膜相关免疫细胞数量的不同变化,显示了小肠黏膜为机体天然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将12头断奶仔猪分为3个处理组(丁酸钠组:基础日粮 1 g/kg丁酸钠,抗生素组:基础日粮 抗生素,复合组:基础日粮 抗生素 1 g/kg丁酸钠),饲喂4 周后,采用组织学和扫描电镜技术,对仔猪小肠黏膜上皮和杯状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各试验组的空肠和回肠黏膜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肠绒毛排列整齐,柱状细胞结构清晰,丁酸钠组和复合组肠绒毛粗壮,而抗生素组肠绒毛顶端偶见肠上皮脱落,肠绒毛相对较细;各试验组回肠的杯状细胞数量为空肠的1.3~2.2倍,且以复合组的杯状细胞数最多,丁酸钠组次之,抗生素组最少;各试验组空肠和回肠肠上皮表面微绒毛结构清晰,排列整齐,复合组的细胞衣最厚且均匀,丁酸钠组次之,抗生素组较薄。表明,丁酸钠能促进杯状细胞增殖,改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进而促进仔猪的消化吸收,提高其生产性能,其在这些方面的作用均优于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高铜对肉鸡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高铜(copper,Cu)是否能诱导肉鸡心肌细胞线粒体发生自噬,本研究选用48只1日龄健康白羽肉鸡,随机将其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喂以对照日粮(11 mg/kg Cu,对照组)和高铜日粮(110mg/kg Cu,高铜I组;220 mg/kg Cu,高铜Ⅱ组;330 mg/kg Cu,高铜Ⅲ组),并于49日龄进行心脏采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肉鸡心肌细胞中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PIN K 1、Parkin、LC3-I、LC3-Ⅱ、p62和NIX的mRNA转录水平,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蛋白LC3-Ⅱ/LC3-I的表达与LC3-Ⅱ的定位。结果显示,高铜可显著上调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PINK1、Parkin、LC3-I、LC3-Ⅱ和NIX的mRNA转录水平(P0.05),但p62的mRNA转录水平变化不显著(P0.05),蛋白LC3-Ⅱ/LC3-I也显著升高(P0.05),且由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可看出肉鸡心肌细胞中LC3-Ⅱ的棕色阳性颗粒增加(P0.05)。上述结果表明,高铜可诱导肉鸡心肌细胞线粒体发生自噬。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扩展莫尼茨绦虫对成年牦牛小肠黏膜固有免疫细胞的影响,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染色与细胞数量检测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感染组和对照组牦牛小肠不同部位黏膜固有免疫细胞进行了详细观察、分析,并做了比较。结果显示,感染组牦牛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中的黏膜固有免疫细胞即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数量均远远多于对照组牦牛的相应部位,差异都极显著(P0.01)。但感染组和对照组从十二指肠到回肠,上述5种细胞的分布趋势一致:上皮内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在小肠各段的数量分布均差异显著(P0.05);杯状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从前至后呈增多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浆细胞呈增多趋势,然而空肠和回肠浆细胞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扩展莫尼茨绦虫感染时,成年牦牛感染部位小肠黏膜固有免疫细胞大量增生,但其分布趋势没有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参芪多糖口服液对注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免疫抑制鸡空肠黏膜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选用180只0日龄白羽种蛋鸡公雏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CY模型组、3个多糖口服液组(CY+低剂量组、CY+中剂量组、CY+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CY+左旋咪唑组)。从10日龄起,除空白组外,3个多糖口服液组、左旋咪唑组和环磷酰胺模型组均腹腔注射80 mg/(kg·d)环磷酰胺,连续3 d;然后3个多糖组给予不同质量浓度[75、150、300 mg/(kg·d)]的参芪多糖口服液,空白组和环磷酰胺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20 mg/(kg·d)的左旋咪唑,所有试验组用药时间为10~20日龄、25~35日龄,同时在14和28日龄给各试验组注射新-支-流三联疫苗。于21、42日龄从各组随机采样,计算脾指数和胸腺指数,观察空肠结构的变化和杯状细胞的数目,并检测空肠黏膜免疫细胞因子(s Ig A、IL-4、IFN-γ)的质量浓度。结果显示,对比CY组,多糖中剂量组都能显著地提高脾指数和胸腺指数(P0.05),多糖高剂量组都能显著地提高绒毛高度(P0.05),肠V/C值的大小(P0.05),肠肌层厚度(P0.05),肠杯状细胞数量(P0.05)和空肠黏膜免疫细胞因子(s Ig A、IL-4、IFN-γ)的质量浓度(P0.05)。结果表明,参芪多糖口服液可以拮抗环磷酰胺对鸡空肠黏膜结构和免疫功能的损害,促进空肠黏膜的发育,从而发挥提高鸡肠道黏膜免疫的药效。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复方藿香口服液对热应激条件下肉鸡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10日龄雌性肉鸡80只,随机将其均分为A、B、C、D共4组,其中A、B、C组饮水中分别添加终体积浓度为0.5、1.0、2.0mL/L的复方藿香口服液,D组为热应激对照组,正常饮水。于试验第14天检测肉鸡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浓度、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浓度以及血糖(GLU)浓度等生化指标,第14、28天检测血清、肝T-AOC、SOD活性浓度、GSH-Px活性浓度和MDA浓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第14天A、B、C组血清ALT活性浓度、GLU浓度以及抗氧化指标(T-AOC、GSH-Px活性浓度、MDA浓度)均极显著降低(P0.01)。在第28天A、B、C组血清T-AOC、MDA浓度均降低,其中A组分别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血清SOD活性浓度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在第14天A、B、C组试验肉鸡肝组织中TAOC、SOD活性浓度和MDA浓度均降低,B、C组GSH-Px活性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在第28天A、B、C组肝组织T-AOC均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在饮水中添加复方藿香口服液能不同程度改善热应激对肉鸡血液相关生化指标及机体抗氧化功能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观察中药提取物对应激小鼠肠黏膜屏障结构的影响,给10只C57BL/J健康应激小鼠连续灌服中药提取物,7d后光镜下观察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杯状细胞(GC)的数量变化及测定肠黏膜IL-2的水平。结果显示,应激小鼠的肠黏膜IEL和GC的数量及肠黏膜IL-2水平下降;灌服中药提取物应激小鼠的肠黏膜IEL和GC的数量及肠黏膜IL-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与未灌服中药提取物的应激小鼠相比,上述检测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证实,该中药提取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应激小鼠小肠黏膜的屏障作用并提高小鼠免疫功能,增强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15日龄健康雏鸡为试验对象,进行急性和慢性冷应激(12±1)℃处理,检测空肠黏膜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和环氧合酶-2(COX-2)m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急性冷应激时空肠黏膜PGE2含量和COX-2mRNA的表达量无显著变化;慢性冷应激时,空肠黏膜PGE2含量和COX-2m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并随着冷应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说明冷应激可引起雏鸡空肠黏膜PGE2含量和COX-2mRNA表达量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在冷应激对肠道的损伤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氟苯尼考对肉鸡肾的损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将180只肉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剂量的氟苯尼考组(0.15,0.3,0.6,1.2和1.8 g/L)。从1日龄开始,连续饮水给药5 d。于试验第42天,翅下静脉收集血液并尽快摘取完整的鸡肾。记录和分析各组肉鸡的平均增重和肾指数;用HE染色法观测肉鸡肾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肉鸡血清中肾功能指标尿酸(UA)、尿素氮(BUN)和肌酐(CRE)的含量以及肾组织中过氧化指标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p53,Caspase-3和Caspase-6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高剂量的氟苯尼考均能显著降低肉鸡的平均增重(P0.01)和升高肾指数(P0.05或P0.01)。各剂量氟苯尼考组中的肾组织细胞均显示出明显的损伤、变形、细胞萎缩和细胞间隙增大的现象。此外,所有剂量氟苯尼考均显著提高了试验肉鸡血清中BUN含量(P0.05或P0.01),1.8 g/L氟苯尼考显著提高了UA和CRE含量(P0.05或P0.01),1.2 g/L氟苯尼考组UA含量也显著升高(P0.05)。所有剂量的氟苯尼考均能显著提高试验肉鸡肾组织中MDA含量(P0.01)却显著降低了CAT的水平(P0.05或P0.01);除0.15 g/L氟苯尼考组外(P0.05),其余剂量的氟苯尼考组GSH和SOD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除0.3 g/L氟苯尼考组外(P0.05),其余剂量氟苯尼考组试验肉鸡肾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果提示,1日龄给予氟苯尼考对肉鸡具有显著的肾毒性,这种毒害作用会持续到肉鸡出栏,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这种损伤可能与氟苯尼考促进肉鸡肾内氧化应激反应,上调促凋亡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