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民主,我们必须走好的一条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不二法门。2016年3月1日,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新建的大楼里,耸立起了一组由全国政协委员、著名雕塑大师吴为山先生创作的雕像《窑洞对》:毛泽东与黄炎培神采奕奕地走出延安窑洞,畅谈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陈昌智说,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走访民建中央时,特别谈到了毛主席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率"  相似文献   

2.
咨询台     
《先锋队》2003,(10)
民主党派人士能否加入中国共产党?忻州市妇幼保健院郭志伟问:我们在发展党员时遇到一个实际问题,有一名农工民主党派人士想加入中国共产党。请问农工民主党派人士能否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本刊编辑部答: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爱国人士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只要具备共产党员的条件,一般情况下党组织应该按照党章规定,吸收他们入党。但对于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级组织中的主席(主委)、副主席(副主委)、秘书长、组织部长、省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的负责人中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的入党问题,应按中央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与陈独秀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和创始人,他们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他们相处的几十年里,有过亲密的友谊,也有过执着的争执和原则的分歧。他们之间,不仅是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涉及到许多路线  相似文献   

4.
1938年7月,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王稼祥回国。临行前,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与王稼祥和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任弼时进行了重要的谈话。据王稼祥回忆,季米特洛夫说:“应该告诉全党,要支持毛泽东同志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他是在实际斗争中锻炼出来的领袖。其他人如王明,就不要再争了。”这是共产国际第一次对中国共产党明确表示支持毛泽东为领袖。  相似文献   

5.
正1945年,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发出了著名的"黄炎培之问":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历代统治者从艰苦创业到脱离群众的历史周期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祉,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响亮的回答。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黄炎培之问",强调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6.
《前线》2016,(9):12-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既是指引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指南,也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近一个时期以来,北京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自觉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讲话精髓要义,并结合各自实际深入推进贯彻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北京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中的贯彻落实,在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本刊特别邀请北京市8个民主党派的主委、工商联主席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畅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心得体会,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说过:中国共产党与党的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同志,很早以前就把宋庆龄当作自己亲密的战友、同志和可敬的无产阶级战士。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纪委、监察厅高度重视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民主党派人士携手并肩,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有效地发挥了民主党派人l参政议政作用。思想上重视,从多方面保障民主党派人士开展工作。从1989年起,省监察汀领导班子成员中,先后有两位党外民主人k担任副厅长,从1990年起,共聘请了3批73名特邀监察员,其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十56人,占77%。省纪委监察厅领导不仅对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发挥民主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作用有深刻的认识,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还在制度建设上提供了保障。政治…  相似文献   

9.
1957年4月30日,北京天安门城楼休息厅。在这里,毛泽东率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欢聚一堂,座谈共庆“五一国际劳动节”。其时,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开门整风已进入高潮,毛泽东在讲完了欢迎党外人士提出批评意见,帮助共产党整风的中心发言后,突然话锋一转,第一次向党外人士公布了他不准备担任下一任国家主席的想法,并拱手拜托在座的诸位在各自的范围内透露这个消息,帮他“刮点小风”。此言一出,令刚刚还被毛泽东开诚布公、虚怀若谷的讲话感动着的民主党派人士深感惊愕和意外,会场上一时窃声阵阵,丝丝骚动。会后,他们其中的一些人“紧急…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说:“周恩来是一定要参加的,其性质是内阁总理”。lop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这项任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全党同志、各民主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负责人对周恩来的高度了解、信任和支持。lop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指出: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主要人员配备,现在尚不能确定,还需要同民主人士商量,但“周恩来是一定要参加的,其性质是内阁总理”。开国大典后,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之为‘“内阁总理”的周恩来,便把主要精力放在筹建新中国首届“内阁”——中央人民…  相似文献   

11.
领袖画师     
2013年底,一个书画展在武汉举行。腮览包括55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几代领导人的画像。画出这么多领袖肖像的,是“八一”书画院副院长刘杨。他曾在1979年画过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  相似文献   

12.
正支持毛泽东进入中央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中国革命的进程和毛泽东的领袖地位最终确立都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毛泽东同共产国际结下了不解之缘。1921年7月,28岁的毛泽东在上海参加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担任大会记录时,就已经引起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注意。两年后,毛泽东之所以能在中共三大进入党中央领导层,与马林的支持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诞生后,有人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统战政策不理解,甚至否认民主党派和广大中间势力在建国中的重要性,对协商建国的理念嗤之以鼻。对此,毛泽东明确说"民主党派不是一根头发,而是一把头发!"这个"头发论",形象地说明了毛泽东关于协商建国的理念。深入认识毛泽东的协商建国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协商民主政治思想研究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务信箱     
1.问:民主党派人士能否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答:民主党派的一般成员,符合党员标准,本人要求入党的,可以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有关规定吸收入党。根据中央有关部门的规定,对于县以上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领导成员中的民主党派成员县级  相似文献   

15.
想从我身上发洋 财,你们想错了。 1953年4月,毛泽东在浙江登莫干山时,对汪东兴说过;“方志敏同志是有勇气、有志气,而且很有才华的共产党员,他死的伟大,我很怀念他。” 方志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杰出领袖,土地革命时期著名的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他创建的根据地由于方针路线正确,曾被毛泽东誉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而加以肯定。 1934年11月,方志敏执行中央指令,率抗日先遣队向浙江皖南进军。同年12月10日,蒋介石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自传》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两本既“畅销”又“长销”的领导人传记类图书,影响广泛而深远。两部作品的出版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而且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人文价值,堪称通俗理论读物中的精品力作。它们揭示了领袖的成长历程,总结了领袖的成长规律,追溯了领袖的思想原点,改善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新时代,通俗理论读物的出版应借鉴这两部作品讲好领袖故事的成功之处,着力打造既具可读性,又具思想性、教育性的优秀作品,从内容、形式和语言等方面不断改进创新,切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7.
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1874—1961),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集美(今属厦门),是我国杰出的华侨领袖,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朋友,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早年加入同盟会,支持过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后来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对他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1940年5、6月间的延安之  相似文献   

18.
王树人 《世纪桥》2010,(6):48-50
<正>毛泽东(1893年12日26—1976年9月9日),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的领袖和导师。湖南省湘潭韶山冲人。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在长达数十年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作为党的一大代表,这已奠定了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的历史地位。但是,毛泽东后来之所以能在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犯错误离开领袖岗位之后,成为我党历时达40年的伟大领袖,却是历史选择和个人努力的结果。在通往领袖地位的历史道路上,毛泽东既显示了自己卓越的才华,又经受了严峻的历史考验。毛泽东在二战时期曾受到的三次委屈,正是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确立其领袖地位的革命洗礼。回顾这段历史,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毛泽东及其所代表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正确。第一次委屈:1927年11月受到开除中  相似文献   

20.
苏蔓 《求实》2001,(Z1)
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领袖和杰出的理论家 ,也是一位驾驭语言的大师。在他的著作、演讲和谈话中 ,常常用精妙的比喻形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情其理 ,令人折服。美国著名作家斯特朗说 :“在与人谈话时 ,我从未遇见过有人使用如此鲜明而又充满诗意的比喻。”美国著名作家史沫特莱则说 :“毛泽东才华横溢 ,演说、写文章喜欢巧妙地运用比喻。”毛泽东妙喻的巨大魅力 ,源于其中所蕴涵的深邃哲理。本文试图对毛泽东妙喻中的哲理作一探讨。一、毛泽东妙喻中的唯物论192 6年大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内有些同志存在着既想发动群众又怕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