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的人民主体论思想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包括人民是创造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民是认识的主体,人民是权利的主体,人民是革命和革命战争的主体,人民是监督的主体,人民是治理国家的主体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对"人民"的内涵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界定,指出人民是指那些通过劳动对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人,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基于人民主体的国家治理通过反映人民意志和愿望的国家制度来落实,体现在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和满足人民利益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国家建设中。人民是国家治理的主体,是国家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和受益者。《法兰西内战》中所体现的人民主体思想是我国"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重要理论来源,基于人民主体的国家治理措施成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人民主体思想是贯穿《共产党宣言》全文的一条主线,主要包含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观以及对"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追求。"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主体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坚持践行这一理念,对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密切党群关系,强化党的建设;调动群众积极性,共同致力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雷 《理论学刊》2020,(5):22-31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以人的解放为逻辑主线。在寻求政治解放的过程中,马克思以宗教和黑格尔国家观为批判对象,着重阐发了人民是国家权力主体的思想,认为人民主权需要民主制来维系。但是,民主制中的人民主体存在"应然"与"实然"的分裂。在实现社会解放的过程中,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是产生世俗束缚的根源,"感性的对象性活动"是劳动对于人的本来意义,着重表达了人民在劳动生产和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以人的解放为逻辑主线,人民主体应真实展现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统一中,这对于新时代处理好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管理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回答了社会管理活动中的"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社会管理中的具体体现。为此,在社会管理活动中,党政领导干部要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将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依靠群众开展各项工作,并由人民群众来检验社会管理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党群"鱼水关系"是毛泽东的著名论断,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同时认为人民群众还是社会历史的认识主体。党群"鱼水关系"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基本的工作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群"鱼水关系"的论断对于构建新形势下党群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即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紧紧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同时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7.
"人民社会"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对"人民"和"社会"分别都早已熟悉,但对把它们合起来形成的"人民社会"概念却是陌生的。"人民社会"的概念基本上是这次研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创新出的产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治理新常态的形成。"人民社会"就是一个"人民"+"社会"的概念,是一个超越和优越"公民社会"的概念,是一个走向整体"人类社会"的概念。其中,"人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体,"社会"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体。关键在于,"人们"是否就是"人民","聚集"是否就是"社会"。而政府的作用就在于,尽快、尽准和尽善地把"人们"变为"人民",把"聚集"变为"社会"。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分析"阶级论"提出原因的基础上,着重阐明从"阶级论"到"人本论"转折的历史必然性.认为这一转折反映了国民愿望,社会要求和时代呼唤,意味着"斗争哲学"转变为人文关怀、人性化的哲学,意味着对社会主体的看法从以一个阶级为社会主体转向以全体人民为主体.文章认为从"阶级论"到"人本论"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只有当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生产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时候,这个社会才是真正公平、正义和文明的社会;只有当人从物质中解放出来,"见物为见人"、以人为目的的时候,人才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经历了从萌芽、基本形成到最终确立的动态发展过程,马克思关于人民主体思想的论述主要体现在其不同阶段的经典著作中.马克思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分析为切入点,从现实的人出发,依托生产劳动实践,通过对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的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证实人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实践的主体,是价值的主体.对...  相似文献   

10.
景俊美 《前线》2016,(12):117-118
正吏制是社会治理结构的主体机制和枢纽节点,是历史上"天授皇权"和现当代"人民主体治理结构"的代议执行团队。社会意志和发展规划的落实质量关键在于吏制团队的建设程度,在于人民的广泛参与和有效治理。民有民谚,官有"官则",中国社会形态的形成和完善都相对较早,吏制的重要性和规范性体现得也较早,"官箴文化"  相似文献   

11.
正(一)"人民主体"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一致性人民主体的"人民"和"人"之间是什么关系?笔者认为,"人民主体"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提出,"每个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并称这是"新社会的本质"。恩格斯晚年在致卡内帕的信中强调,"除了摘出这句话之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而且是人类共同文明的最高价值。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理念,有着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渊源。"民惟邦本"的重民思想、"民贵君轻"的爱民思想、利民富民的惠民思想"铸造"了其历史基因,坚持群众路线的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观、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锻造"了其时代精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共建共享、促进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塑造"了其当代灵魂。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人民主体思想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对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升华。毛泽东的人民主体思想主要体现在人民本位、人民利益为主题的社会价值观,个性自由、个性解放的个人发展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相似文献   

14.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为建设人民城市提供了实践指南。这一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唯物史观,突出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蕴含着丰富的基层民主政治价值,强调人民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基层民主政治为民导向的价值遵循,在新时代具有生动的社会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人民是国家和社会形成与发展的主体力量,如何看待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是判断一定历史阶段社会性质的主要依据。人民为主体的思想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更是马克思全部理论的价值归宿。马克思通过对唯心主义历史观和旧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批判,彰显了人民的历史主体性和实践主体性,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指出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深刻把握人民主体的理论内涵,正确认识人民主体地位,能够使人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坚定政治信仰,把牢科学的发展方向,在实践中更好地解决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价值指引。  相似文献   

16.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是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人民"是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展和实践了"人民主体"思想,主要包括:"依靠人民群众"对"人民主体性"历史观的发展实践;为人民立言的大众情怀对"人民主体性"价值观的发展实践;"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是"人民主体性"实践方法论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在新时代的表述。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到"以人为本"的理论形态,再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理论经历了长期与时俱进的演进过程。总的来说,"以人民为中心"和"以人为本"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二者的价值指向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后者在新时代必然发展为前者。与此同时,"以人民为中心"又是"以人为本"的理论演进和升华,二者在外延和内涵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人"和"人民"、"本"和"中心"这两对概念上。  相似文献   

18.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政法工作提出的目标任务,司法机关应当以此作为活动准则和行动指南。司法实践中,司法活动应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推进为民司法、阳光司法、公正高效司法、清廉司法,筑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防线,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主体价值感、亲近感、神圣感、信赖感、美誉感,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9.
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主要通过干部与群众的联系来实现。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干群关系不和谐问题依然存在。现阶段社会利益问题凸显是干群关系恶化的客观因素;"干""群"两个主体自身原因是干群关系恶化的主观因素。应从提升干部与群众的道德责任感、完善将干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的民主监督制度、转变工作作风几方面着手,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20.
"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是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要求。然而,对于改革顶层设计内涵的理解,见仁见智,有人认为改革的顶层设计在邓小平时代已经完成,也有人认为改革的顶层设计主要依靠上层精英。但是,无论是"完成论",还是"上层依赖论",都曲解了改革顶层设计。实质上,人民群众才是改革顶层设计的主体,他们是改革顶层设计的原初动力、评价主体和依靠力量。因此,必须构建彰显改革设计人民主体地位的新机制:不仅要构建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标准的评价机制,而且要构建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