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挨骂     
1941年6月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的杨家岭小礼堂召开边区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征粮工作和农民负担问题。下午开会时,突降狂风暴雨。一个炸雷,击断了礼堂的一根木柱,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被雷电击中,不幸身亡。  相似文献   

2.
延安往事     
1944年至1945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后,我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和工作,四五月间在党校五部、六部学习,几个月后调到校部干部科工作。中央党校校址在杨家岭对面,隔着一条延河,过河就能见到一座高大的礼堂,是砖木结构建筑,侧面墙上嵌着“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是  相似文献   

3.
正1945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开的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共历史上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革命里程碑意义的大会。期间,发生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会议地点几度变更与七大开会的时间数度更改一样,会议地点的确定也是反复了多次,最终才落脚到了延安杨家岭。随着各根据地的日益壮大,各地党组织根据中央的要求又补充选举了一些代表,这样就必须要有个大一点的礼堂。据有关资料介绍,中共中央最初考虑是在陕北安塞县举行党的七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生活了10个春秋。在延安的岁月里,他住的是延安的土窑洞,吃的是延安的小米饭,穿的是延安的粗布衣,在延安留下了一个个难忘的故事。这些故事体现了一位老革命家的情怀,反映了他与延安人民的鱼水亲情。这些故事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革命和建设征途上奋进。  相似文献   

5.
1945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开的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共历史上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革命里程碑意义的大会。期间,发生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特殊、艰辛而有趣的故事。会议地点几度变更、礼堂呈中西合璧风格与七大开会的时间数度更改一样,会议地点的确定也是反复了多次,最终才落脚到了延安杨家岭。随着各根据地的日益壮大,原有的代表名额适应不了新形势的要求。各地党组织根据中央的要求又补充选  相似文献   

6.
1938年7月的一天,延安中央党校礼堂在演出文艺节目.其中一出短剧《弃儿》,内容是写一对夫妇被战火硝烟吞没了,一个不满十岁的女孩在后面追喊“妈妈!妈妈!”孩子进入角色,演出很成功,引起台下观众一片哭声.  相似文献   

7.
我作为四川青年的代表,1938年11月从成都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转赴延安,月底参加了由中共中央青委领导的全国性会议——西北青年救国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场设在延安北郊一所用大木架搭成的临时礼堂里,代表们(抗日根据地和大后方派来的数百名代表)住在附近连绵数里的小平房和山间窑洞中。 当时延安是热血抗日青年最集中、最自由、最活跃的地方,是全国青年仰望的民主圣地。在简朴而艰苦的衣、食、住、行条件下,他们为民族和人民而学习、工作,也享受着同志间的爱和高尚质朴  相似文献   

8.
(一)从延安到东北正当日本侵略者快要灭亡,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支持下,加紧准备打大内战的关键时刻,我们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在延安大礼堂隆重开幕。这是一次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会,是一个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大会决定了党的路线,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  相似文献   

9.
贾富平 《先锋队》2012,(31):23-24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呼万唤想着你——母亲啊延安你就在这里!"这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喻户晓的《回延安》中的几句诗。我一次次聆听歌声,一次次听父辈讲起那些峥嵘岁月的往事,一遍遍观看"老故事"频道播放的写满苦难与辉煌的历史纪录片,一次次与革命先烈的目光和心灵对接交流,无不在心中产生撞击,生出心灵的火花。水气相荡乃生长虹,于是在儿时的憧憬中,留下了红色的印记;在成年的工作中,更对延安充满期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涉猎的书籍包罗古今中外,也经常号召大家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这里我们就介绍几个习近平总书记与书的故事。故事一:带一箱子书下乡1969年1月,16岁的习近平在延安开始知青生涯。曾任梁家河村村支书的石春阳回忆有人扛箱子时,拿了  相似文献   

11.
<正>众所周知,在地名之前冠以"红"字来称呼的地方为数不多,而被称为"小延安"的地方更是少之又少。然而在豫西宜阳的赵保乡(现在的赵保包括东赵保和西赵保,本文中所指为东赵保)却同时拥有这两项美誉,在"红赵保"和"小延安"这两个不平凡的称呼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革命历史故事。1930年11月,赵保第一个党小组在北干沟诞生了。1932年春末,赵保党支部正式成立。同年7月,中共宜阳县委成立。抗日战争爆发  相似文献   

12.
1937年7月,中共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另四老为董必武、徐特立、吴玉章、林伯渠),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代表,来到了八路军驻甘肃办事处(习惯上称兰州"八办")工作.翌年11月调回延安.谢觉哉在兰州只工作了一年有余,但就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殚精竭虑,勤奋工作,在宣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卓著的成绩,使当时处在抗日大后方的兰州,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这里撷取的是谢老在兰州"八办"的几个工作片断,以此缅怀这位德高望重的革命前辈.  相似文献   

13.
蒋介石延安之行姜东在延安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故事。今天,当我们回顾延安历史,追寻毛泽东等一代伟人战斗生活十三个春秋的足迹时,不能不为毛泽东最大的政治对手─—蒋介石视察延安补上一笔。1917年3月底,国民党占领了被中共中央主动放弃的延...  相似文献   

14.
1945年4月28日,也就是党的七大召开的前一天,《白毛女》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举行了首场演出。来自全国的527名正式代表、908名列席代表以及延安各机关的首长都来观看。毛泽东来晚了些,他不声不响地进入自己的座位。 所有的观众都沉浸在白毛女感人情怀的悲剧中,  相似文献   

15.
1942年“三·八”妇女节,革命圣地延安的女战士在中央礼堂隆重集会。会上朱德总司令应邓颖超、康克清、彭儒等同志之邀,挥写了“中华女士豪杰”6个大字,悼念为抗日英勇牺牲的原山东军区独立师副师长曾玉。  相似文献   

16.
刘朴  曲谏  杨清良 《党史博采》2008,(11):35-36
<正>作为革命圣地,有关延安的各种艺术作品不在少数。其中最为有名的莫过于那首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延安颂》了,这首歌是如何诞生的?它的背后又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呢?本文试就此作一披露,以飨读者。提起《延安颂》,不能不提到大家所熟悉的郑律成这个名字。1918年郑律成出生在朝鲜南部全罗南道一个贫苦的革命家庭,父亲是个爱国者,三个哥哥先后为朝鲜和中国的革命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怎样讲好“延安故事”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步步紧逼,国民党又长期封锁、不断制造摩擦的艰难情况下,毛泽东通过交谈、文字陈说、事实展现等方式讲述"延安故事",成功地把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以及中国革命的道路方向展示在世界面前,吸引了万千爱国人士和国际友人前往延安,赢得了国内国际广泛的同情、理解和支持,为中国革命胜利提供了强大推动力。毛泽东讲述"延安故事",堪称党的宣传工作史上的典范之作,有这样一些借鉴意义:始终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立场上,从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的大局出发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善于抓重点,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有针对性地做宣传和解释工作;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注意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坚持用事实说话,注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人人都是"宣传家"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8.
1 1938年,我作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代表晋西北青年奔赴延安,参加西北青年救国会。在那里我见到了朱老总,并听到了许多他爱兵如子的故事。 当时,延安生活既十分艰苦,又充满了生机,文体活动搞得很活跃。朱老总喜爱打篮球这项体育运动,但由于工作紧张,很少去球场打球。一次,朱老总和几个战士在篮下投球,许多人围着看。朱老总每投中一个球,围观的战士们便鼓掌叫好。这时一位刚到延安来的新战士看到这一情景,便跑上去抢过球,不客气地说:“这算什么  相似文献   

19.
1939年7月,刘少奇同志在延安杨家岭礼堂专门为马列学院作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长篇报告(论思想意识修养部份)。当时我在马列学院二班学习,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刘少奇同志。  相似文献   

20.
正北安和延安有着重要的红色基因传承关系。这段历史虽然不为很多人所知,却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北安与延安,一个在东北(黑龙江),一个在西北,相距几千里,相隔万千重,是伟大的革命斗争把两地紧密联系起来,并铸就薪火相传的红色血脉——1945年11月15日,受党中央派遣,延安干部团195人来到北安,这一骨干力量领导创建了老黑龙江省根据地,使北安具有了源自革命圣地延安的纯粹红色基因,成为东北"红色之都",从而书写了红色北安辉煌的历史,也使北安拥有了"塞北延安"的美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