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综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心存侥幸":有的认为吃点喝点是"小事",慢慢地自身防线就被撕开了口子;有的认为收点拿点别人的"土特产""小礼物"是正常人情往来,逐渐地由"小"到"大",什么都敢收、敢要了;有的认为自身越轨越线的事做得"天衣无缝",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对于党员干部来讲,侥幸心理要不得。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要重视人情,但在党的原则面前不能滥用人情,尤其要过好"人情关",唯此才能将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一位因腐败被判刑的官员在其"忏悔书"中写道:在社会上时时面临着人情与原则、徇情枉法与遵纪守法等方面考验的时候,作为领导干部要管好权、用好权,不要滥用权,更不能以权谋私。我在工作中逐渐用感情代替原则,为个人、亲属牟取不正当的利益,我陷入了畸形亲情泥潭中不能自拔。口头上我懂得人民利益高于  相似文献   

3.
人情特烦恼     
正在中国人的一生中,婚丧嫁娶都属大事,热闹的宴席是免不了的。而这热闹,就可能意味着大操大办。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宴席能办起来,主要还是因为有人情在。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民间摆酒之风大盛,人情关系给人们带来的烦恼和负担,也随之出现。民众深恶"宴席之苦",但又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当人情被面子喧宾夺主,熟人关系成了市侩算计,该怎么治?谁又来治?  相似文献   

4.
何谓人情?查《辞海》,乃"人之常情"、"人的感情"。历史上曾有多少文人墨客赞美人情!晃错《论贵粟疏》中说:"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王之道《桃园故人》中则说:"人情曷制春山好,山色不随春老。"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也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然而,曾几何时,在许多地区",人情"发生了蜕变,无论形式还是内涵,都同过去的人情面目全非,今非昔比。有  相似文献   

5.
网闻摘录     
《党员干部之友》2020,(1):63-63
人情味与人情关人情味与人情关,一字之差,却有霄壤之别。古人说:"情而公,情而正,则圣贤也。情而私,情而邪,则禽兽矣。"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群众办公事,而不能用来为自己、为家人、为亲戚朋友办私事。有人说,中国是"人情社会",人情难却,却之不恭。殊不知,很多人犯事,就是从变了味的人情开始的,结果越走越远,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其教训不能不令人警醒。  相似文献   

6.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进了班子还要进圈子,进班子不进圈子等于没进班子,进了圈子不进班子等于进了班子。简单说,就是"做官"要懂得融入所谓的小"圈子"。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十分看重"人情",做什么事情往往把"人情关系"放到重要位置,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在干部队伍中,看重"人情关系"的现象也有一定市场。正如上面提到,"入圈"就能得  相似文献   

7.
正"以后做任何事都不能用原则来做人情。"面对南江县纪委监委开出的疫情防控工作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罚单",该县云顶镇景坪村村主任张宽虎悔不当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为保障辖区群众人身安全,南江县实行临时交通管制,进出车辆和群众一律要到村(居)委会开具疫情防控临时通行证,从而阻隔疫情传播渠道。连续多日战"疫",云顶镇景坪村群众自觉居家隔离,且无重点监测人员,这让张宽虎逐渐放松了防线。  相似文献   

8.
不时看到有战友收到请柬后,无奈地戏称为"红色罚款单"。工作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社会交往和人情往来,但不能让人情之美成为人情之累。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革命军人也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需要与战友、亲友、朋友广泛进行人际交往。但凡事皆有度,如果整天为场面、情面、脸面而周旋奔波,不但会花费大量的物力、财力,而且会分散工作精力,  相似文献   

9.
<正>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句话来形容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建设交通局原副局长姚久纲的官场履历显得很贴切。他硕士研究生毕业工作才一年多,就被提拔为副局长,被人称为当地的官场"新星"。可这颗"新星"升起来才两年,就因腐败而陨落,成为一颗"流星",在项王故里上  相似文献   

10.
正权力是把"双刃剑",既是干事创业的重要基础,也会给人带来巨大诱惑。事实一再说明:对于执掌一定权力的人而言,最需要战胜的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也就克服不了诱惑、用不好权。可见,领导干部要增强"免疫力",不被"糖衣炮弹"击倒,关键靠自律。在现实生活中,处在同样环境中的人,为什么有的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的却被拉拢、被"围猎"、被腐蚀,落入"见利而不见害,见食而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一些地区的村庄治理"公共性衰弱"现象突出,"钉子户"搭便车行为危害公共品供给,村组干部公共性担当弱化,更为关键的是"人情政治"凸显。无论是干部的任命与当选,还是宅基地、低保等稀缺资源分配,都隐含着"人情"的逻辑。因为缺少充分的政治博弈和竞争,基于人情政治网络形成的"分利秩序"更具隐蔽性。少数人对资源的"俘获",稀释了国家财政对基层的反哺效应,诱发基层治理内卷化。  相似文献   

12.
正做人难免有缺点,干事终归有缺憾,为官肯定有缺失。只有把这些缺点、缺憾和缺失一个个找出来,把一块块绊脚石踢开、搬掉,前行的路才会走得更顺畅、更通畅。列出"十忌",以期"对症下药""有所疗效"。1好强、逞强、示强是盛气凌人的"报警器"人不可太强势,太强势的人,盛气凌人、咄咄逼人,给人压迫感、窒息感,让人透不过气来、缓不过劲来、回不过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开展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问题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在全省范围开展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专项整治,领导干部要公开承诺拒收不送红包礼金,并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中国素为礼仪之邦,礼尚往来本属情理之中。然而,部分执权官员,凭借逢年过节,婚丧喜庆,大操大办,收受管理对象、服务对象红包礼金。为了掩人耳目,这种收礼之风,美其名曰:"人情往来",实质是利用"风俗"作"马甲",披着"人情"外衣,行敛财之实。探究"人情往来"收礼敛财,不难发现,始终有条无形之线贯穿其中,那便是"权力"。官员手握权力,可以左右他人  相似文献   

14.
正所谓的"吃拿卡要",是指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向群众索取好处的形象体现。所谓"吃",主要是接受服务对象的宴请;所谓"拿",一般是凭借手中权力,不管群众愿意与否,强拿硬占群众的物品;所谓"要",通常是主动地采取提要求、暗示等方式向群众要钱要物;而"卡",则是有意刁难群众,给来办事的群众制造障碍,"卡"的目的多是为了"吃、拿、要"。一些党员干部错误认为"吃拿卡要"是小节,是人情往来,即便是违纪也属于轻微。因此,在"吃"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通讯员张婷)3月7日,南县纪委监察委制定的"刹人情歪风"专项整治公开承诺书发放到了全县各个党支部,全县30136名党员在该县开展的"刹人情歪风树文明新风"主题党日活动上将进行公开承诺,坚决抵制人情歪风,带头树立和弘扬文明、节俭的良好社会风尚,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南县自去年全面开展"狠刹人情歪风"专项整治以来,党员被列为主要整治对象,采取严格管理、严实监督、严肃查处的"三严"  相似文献   

16.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家一趟,得诗一首,乡情真挚,载诵千年,这是开头两句,许多人都熟悉。"鬓毛衰",大概已近60了吧。十几岁离开老家,几十年后回来,还是一口的家乡话,"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真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相似文献   

17.
<正>尽管工作地点、工作内容、服务对象在不断变化,但张丽娜维护正义、捍卫妇女儿童权益的决心始终未变。说起张丽娜,很多人都知道她是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索派出所"镇得住、顶得起"的女所长,个头高、嗓门大,办案时"铁骨铮铮",生活中"柔情似水"。17年来,她为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全力奔波、为濒临破碎的家庭尽心调解,时刻守护着辖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打拐:深入虎穴立下誓言2000年,公安部组织一场全国性的打拐行动,张丽娜被抽调到专案组,参与解救关岭县被拐卖到江浙一  相似文献   

18.
正清代的官老爷院子门口看门的门丁,名义上是下人,也就是奴仆,但地位却不一般。这种人大多不是官老爷从家里带来的,而是由人推荐投靠来的"专业人士",人称长随,其中做门丁的,衙门里叫做"门上的",属于"爷"字辈。漫说衙门里的人,就算外面来拜门的官老爷,也得让他们三分。前来拜谒的,都得给门包,即小费。门包是有规矩的,随老爷的官阶不同而不同。如果给少了,门丁肯定是  相似文献   

19.
"今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奖金1万元已经花去了大半,我的接待任务太重了。"镇宁自治县募役乡斗糯村村支书杨洪,谈起接待"上头来的人"一事,语气里充满了无奈。杨洪带领乡亲建集镇,发动乡亲们利用村里的青山绿水发展乡村旅游,几年时间让斗糯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荣誉接踵而来。今年"五一"他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县里市里甚至省里都算得上一个名人。杨洪出了名,也成了各级各部门参观考察的对象,杨洪的家经常"宾客盈门"。"来的人多了,影响了我的正常工作,更要命的是作为一个农民,我哪来这么多接待开支?如果吃点家常便饭,也还能对付,可部分本地干部带了'上头'的领导来我家,要我无论如何也得'撑面子',强调一定要'把菜搞好点',酒也要喝高档的,这让我很为难,很多时候是硬着头皮接待。几年下来一算账,接待费竟然花去了好几万元。" 不仅是有了声名的杨洪,就是其他的基层干部,其实也面临同样的困扰。说起来只是吃一顿饭,可是,这顿饭怎么吃,吃什么,这顿饭后面的社会习俗、人情习惯、工作制度、干部作风,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人情与规则     
正中国人热情,讲究"呼啦"一下子一拥而上。比如吃饭结账,一伙人会为争着埋单而在那里撕扯,比如谁家有急事,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登时就会聚拢过去七嘴八舌出主意。几千年的历史,差不多是人情交织的历史。但好多事成在人情上,也坏在人情上,温暖在人情上,也扭曲在人情上。好人情是一笔沉重的欠账。在人情泛滥的社会里,最先沦陷的,往往是契约和规则。而且,在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