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2002年6月14~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和四川省招商引资局在成都共同举办了亚太地区经济形势与东亚地区合作研讨会.来自全国16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30多位专家学者就上述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一些见解新颖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3.
2005年6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与韩国仁荷大学的静石物流通商研究院在北京香山饭店联合召开了主题为"东亚经济合作与中韩经济发展"的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中韩两国近20名经济学者,以及韩国驻华大使馆、在京的韩国商社、韩国新闻单位的部分代表,共50余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刘树成研究员主持了会议.他首先向远道而来与会的韩国朋友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与韩国仁荷大学静石通商物流研究院学术交流状况,以及两个单位联合举办中韩经济研讨会的由来.  相似文献   

4.
李淑娟 《当代亚太》2006,(11):62-64
2006年10月3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与亚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东亚经济共同体与中国”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印尼、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以及国内知名高校和国家级研究机构的近40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围绕东亚经济共同体的目标、模式、领导力量、面临的  相似文献   

5.
2008年8月29日~31日,由内蒙古大学与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东北亚安全与合作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大学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内蒙古大学等单位的国际问题专家、学者共计50余人参会.  相似文献   

6.
我国与东南亚诸国,要么山水相连,要么隔海相望,经济文化交流历史悠久,由于种种原因,本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以前,这种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关系未得到应有的发展,直到7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这种关系才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特别是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呈现渐趋活跃的趋势。但是,与我国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或者与大陆同港澳台的经贸合作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相比,我国同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毕竟还是微不  相似文献   

7.
2008年3月27~28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合作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会议由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来自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印度、日本、韩国和中国的7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着如何进一步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走廊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讨,并就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社会与环境、地区合作、国际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9.
由宋庆龄基金会和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韩经济展望研讨会,于1999年6月7日下午在北京大学举行。韩国新政治国民会议副发言人张信奎先生、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主任杨通方教授、宋庆龄基金会中庆新技术开发中心主任郭明朗先生、北京大学亚太中心常务副主任巫宁耕教授等30余名中外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上,韩国新政治国民会议副发言人张信奎先生和北京大学亚太中心常务副主任巫宁耕教授分别发表了题为“韩国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对策”。‘冲国经济改革及其发展”的学术报告。张信奎先生在分析韩国经济危机的原…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2月8~9日,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与美国福特基金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国民主政治与中美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美国波士顿学院、丹佛大学、田纳西大学、大西洋理事会等大学和研究机构的4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围绕民主政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美国推进民主战略与对华政策、民主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状况与前景、中美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上的合作潜力等议题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11.
12.
20 0 4年 1月 8日 ,由中国南亚学会和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南亚形势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中国社科院亚太所举行。30多位来自北京地区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与会。会议还特别邀请了几位前驻印度、巴基斯坦的大使。专家学者们围绕着中印、中巴、印巴等双边和多边关系 ,南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外交部亚洲司孙卫东就中印关系的现状和中国今后的南亚政策做了专题报告。他指出 ,2 0 0 3年中印关系发展顺利 ,两国高层领导的接触对打开外交局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也体现了中国领导人对中印关系的高…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主办的亚太经济暨东亚合作研讨会于 2 0 0 3年 1 2月 2 9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各研究机构的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会上 ,与会者回顾了 2 0 0 3年亚太各国经济状况及东亚区域合作的进展 ,分析了亚太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并对东亚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关于美国经济有学者认为 ,从 GDP、劳动生产率、物价水平和贸易赤字这四大指标来看 ,美国经济已进入复苏期。导致经济回升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的宏观货币政策。同时 ,减税政策和军费开支的增加也是重要原因。但由于低利率的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于2005年12月21日在北京举办了“2005年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家部委、高校和研究机构的6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就中国周边关系的新动向、美国亚太安全新部署及对策、东亚区域合作的前景、经济发展的趋势及问题等四个议题展开了交流研讨。中国周边关系的新动向。有学者分析中国周边的热点相对趋于缓和,大国竞争态势有所延续,地区合作在曲折中深化。中亚颜色革命在2005年上半年局势紧张,下半年美俄较量力度加大,目前颜色革命趋缓。首届东亚峰会取得了成果,同时也反映了地区合作中…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2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主办的2004年亚太地区形势座谈会在亚太所召开.来自北京各研究机构的数十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上,学者们就2004年亚太地区的政治、安全、外交、国际关系、经济及区域合作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柴瑜 《当代亚太》2005,(7):61-62
2005年6月3~4日,由云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和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在共同增长中促进全作"国际研讨会在云南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7.
杨丹志 《当代亚太》2007,(10):62-64
2007年10月11日~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当代亚太》杂志社和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和谐世界理论与东亚合作"研讨会在济南召开.来自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就和谐世界理念的形成及理论建构的基础,和谐东亚构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和谐东亚构建进程中中国的战略选择等热点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于 2 0 0 3年 1月 2 4日在京召开了地区安全形势座谈会 ,来自北京地区的研究机构、大学和政府职能部门的近 5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傅莹与会并介绍了朝鲜半岛问题的进展和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会上 ,专家学者们就一些与我国国家安全相关的重大问题及当前国际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讨论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 :( 1 )对目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评估。 ( 2 )对“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部分及报告中提出的我国未来 2 0年战略机遇期期间 ,我国安全环境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9.
中日韩三国环境合作已开展20多年,但其治理的机制化进展缓慢。近年,日韩利用跨界大气污染议题向中国施压,导致中国的环境外交出现被动。日韩欲使中国承担"责任",并要求中国在区域环境合作中提供更多公共物品。然而,由于保护大气在国际法和科学上的复杂性,没有单一的手段或制度能够解决跨界空气污染问题。将空气议题过度政治化,可能会导致治理失灵和非机制化,这种做法无助于次区域环境治理。在应对复合型污染源导致的长距离空气污染问题上,一些国际环境法原则如"污染者付费"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因此,中日韩应强化"共同参与"、"预防性原则"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规范,避免以"雾霾责任"作为施压方式,从而提升区域环境合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