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省辽阔的西部有条桃儿河,在挑儿河畔有个福顺乡,福顺乡因种辣椒而远近闻名。洮南市福顺乡的农民种辣椒由来已久,但真正把辣椒变成一个产业的是杨茂义,由于他对辣椒产业的痴迷和贡献,当地老百姓叫他“辣椒书记”。 1997年,杨茂义担任福顺乡乡长。上任之初,他就反复思考着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让福顺的农民尽快富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他把目光盯在了辣椒上。福顺乡农民种辣椒已经很长时间了,按理说,种辣椒的效益比种玉米高,可为什么还没有富起来?通过调查,杨茂义发现,福顺乡的辣椒虽然有一定规模,但却没有形成…  相似文献   

2.
镜头一:“得赶紧跟‘毛工’说说去,要不是人家‘毛工’,上哪找这好事儿?”即墨市移风店镇官庄村农民王方光笑得合不拢嘴,“年前赶上个好行情,青椒一日三价,真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咱这两棚青椒就收入了小两万块,俺真是打心眼儿里高兴。”王方光说的“毛工”,就是该市农业高新区管  相似文献   

3.
9月,道真自治县平模村的村民格外忙碌,地里种的辣椒成熟了,村民们起早贪黑忙着采摘辣椒. “一亩地能收获3000多斤鲜椒,每斤1.2元,我自己种了2亩,光靠种辣椒一年也能有8000多元的收入.”52岁的村民冯光秋边摘辣椒边说. “上半年,地里种的是花椰菜,花椰菜每亩也有3000多斤的产量,1亩花椰菜能卖2500元.花椰菜收了就种辣椒,家里这几亩地,靠种蔬菜,一年能有过万的收入.”冯光秋说,“以前种玉米,种水稻,一年到头都在忙,年底一算账,根本就不赚钱.”  相似文献   

4.
一次下乡,和一位农民朋友闲聊,他问我一个月工资是多少,我叹了一口气说:“还不到1000,只有900多一点。”他听后,停了一下,若有所思地说:“这是我们种七八亩小麦一年的收入!”我的心猛地一沉,问怎么这样算呢?他回答:“我们种一亩小麦,赶上风调雨顺的年景,也就打个500斤左右,每斤按市场最高价0.6元计算,也就是300元左右,除去种子、化肥、农药、打碾等花销,劳动力就不说  相似文献   

5.
项南在花乡     
1982年6月14日上午,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来到漳平永福花乡,他对花乡的发展寄予厚望,他称赞养花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他说:“这是一个好地方。我这次来主要是看花,永福的特点是花,所以我着重讲花。” 他首先从一首歌讲起。他说,有一首歌很好听,就是《茉莉花》,这首歌出在苏北,可我在苏北呆了8年,从没看过茉莉花。这里是茶花,你们介绍茶花苗就有几百万株,我过去连听也没听过,真了不起。希望你们在茶花上为国家作贡献,使农民从中富起来。农民富起来了,我们非常高兴,共产党就是为了人民富嘛。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实行了正确的政策,就是希望农民富起来。你们研究一下,如何搞比较好。  相似文献   

6.
<正>眼下,北疆的大田里光秃秃的,而八师一四三团十连职工张建忠的蔬菜大棚里却生机勃勃,西红柿、辣椒等反季节蔬菜青翠欲滴、长势喜人。张建忠一边采摘着反季节辣椒,一边对笔者说:"以前我是种大田的,效益一般。后来看到其他职工搞大棚,收益不错,我就种植了几亩大棚蔬菜,一年有8万多元的收入,这可是大田收入的两倍多。"如今,像张建忠这样走上致富快车道的职工在一四三团不在少数。"发展经济,为的就是让职工富起来,扎下根,把团场建设得更加美好。"一四三团团长徐建国说。近年,一四三  相似文献   

7.
我叫黄维立,家住洮南市福顺乡,今年63岁。“大帮轰”那阵子,我当过生产队长和村干部,说实话,那时汗没少流,力没少出,可日子却过得挺清苦。自打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我承包了3公顷责任田,又领孩子们办了个砖厂,日子过得就像含糖块上楼梯──步步高,节节甜。可要说真正过上小康生活,还得从我种辣椒开始算起。 建市场,办公司,做“龙头” 福顺乡种辣椒有些年头了,但过去由于市场信息不灵,又没有形成规模,农民种的辣椒只好以低价卖给小商小贩。从1996年开始,辣椒销售开始走俏,经济效益看好,大伙儿种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正我叫尚玉山,家在北安市。我的母亲是北安人民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尚大嫂"。母亲名叫张广英,1907年出生在山东省潍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30年嫁给了我的父亲,在李殿芳屯(现北安市城郊乡革命屯)安了家,从此人们都习惯叫她"尚大嫂"。抗日战争时期,母亲曾冒着生命危险为活跃在北安  相似文献   

9.
顾清泉 《实践》2007,(10):18-18
少年时代我最向往两件事:一件是想进城逛逛,另一件是想坐坐火车。我大舅曾经坐过火车。有一次喝酒高兴了,对我们几个小朋友讲起了火车:"坐火车真美呀。就像在屋里一样平稳,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窗外的景飞快地变,一会是山一会是水.一天一宿能跑一千多里。"我们几个从没出过村子的孩子仰着头,张着嘴,听得人了迷。一个叫特格喜的小伙伴忽然问:"这火车用什么鞭子赶哪?"因为我们屯的马车、牛车、驴车、骡  相似文献   

10.
我不敢吃辣椒,可对辣椒却存有特殊的情感。我的提包里时常放几个又红又尖的小辣椒,有时甚至连书里也夹上个把。这是因为,在辣椒问题上,我和毛泽东主席有过一段接触。毛主席在辣椒上体现了一种特殊的性格,特殊的风采。 我出生在安徽省滁州市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33年刚15岁就奔赴江西参加了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被选入中央警卫团特务连,给毛主席做外卫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镜泊湖水清亮亮,一棵青松立湖旁。喝口湖水想起英雄汉,看见青松忘不了将军陈翰章。"那冷峻峭拔的青松,正是抗联名将陈翰章刚直豪迈、不畏艰难、英气勃发的英雄形象最好的代言。陈翰章,1913年出生于吉林省敦化县半截河屯,1927年进入敖东中学学习。1930年年末,陈翰章在毕业典礼上陈述自己的志向:"我立志从事教育事业,目的是为了培养优秀人才,改造国家,使她独立富  相似文献   

12.
于海军是公主岭市育林乡有名的养猪、养鸡大户,现有固定资产上百万元,年收入30多万元。他是如何由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变成远近知名的大“富翁”的呢?就让我们来听一听他的发家史吧。我叫于海军,家住公主岭市育林乡胜利村一屯。现在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知道我是一个有钱的“大款”,却很少知道我原来是个地地道道的穷光蛋。当时有人笑话我“要房无房、要地无地”。为啥?农村实行第一轮土地承包时,我没分到地,这叫天地;结婚后住在岳父家的仓房里,这是无房。生活呢,只好靠做点小买卖维持着,也就是对付吃饱肚子,偏偏小孩身体不好,总…  相似文献   

13.
陈云莲的新“外号”○常江苏宇恒以“陈辣椒”、“陈调度”、“陈民政”三个外号享誉全省的榆树市太安乡农民党员陈云莲,成绩面前不歇脚,近两年又创出了三个新外号:“陈经理”、“陈顾问”、“陈教授”。陈经理随着“陈辣椒”知名度的迅速提高,陈云莲的“业务量”也迅...  相似文献   

14.
明代白话小说《醉醒石》第11回就写了一个贪内助如何改造廉夫的故事:魏推官一向尚能廉洁自律,夫人却贪婪成性。有一次魏推官审理新捕获的强盗陈諶一案,本想秉公执法再“立个名”;不料夫人却收受了陈諶六百两银子的贿金,要魏推官将巨盗重罪轻判。这位夫人还振振有辞地说:“图名不如图利。你今日说做官好,明日说做官好,如今弄得还京债尚不够。有这一注银子,还了他不成?”魏推官与之争执,说:“官久自富,奶奶不要如此。”夫人却反驳他道:“官久自富!已两年进士,一年推官,只得这样,见钱不抢,到老不长。任你怎么,我只要这宗银子。”结果,魏推官抵…  相似文献   

15.
当你走进二师二十四团七连,只要提起卢怀学,大家就竖起拇指说:"卢怀学脑子灵、能吃苦、肯干、善管理,致富有窍门." 当我们来到卢怀学的温室大棚,一行行辣椒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卢怀学夫妇见我们过来,乐呵呵地对我们说:"别看我一座大棚,光这季辣椒预计收入3万元,加上兼种豆角的6000元,比100亩大田的辣椒收入还高."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08,(6):49-49
我在外面打了几年工.又回村当了十几年支部书记。这些年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我觉得这些荣誉只能代表我的过去。面对未来如何谋划,带领乡亲们共同发展致富才是我应该多考虑的。我在乌当区梨王大赛上获得过“梨王”称号,自己种植“黄金梨”的收入每年都在5万元以上。一个人富了不算富.我利用掌握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7.
“以前靠种玉米过活,一年到头只有2000多元的收入,现在我种起了蔬菜,还当上了蔬菜经纪人,每年都有几万元的收入,日子好过多了!”广元市朝天区平溪乡大竹村村民龚德园谈起如今的景况笑逐颜开。“在我们大竹村,像龚德园一样富起来的村民比比皆是,这是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结果。”村支书郑长荣说。  相似文献   

18.
刊中报     
“不要以为我们才会做思想工作”等江泽民总书记在参加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讨论发言时说:“我们不要以为资本主义就没有思想交流的东西。最近要上演一部叫《铁达尼号》的电影,过去叫《冰海沉船》,花了2.5亿拍的这部电影,现在收入已经10亿,这也是风险投资啊。这部片子把金钱与爱情的关系,贫与富的关系,在危难当中每一种人的表现描绘得淋漓尽致。新中国建立以前,我在上海看了不少好莱坞的片子,好的片子有《乱世佳人》、《一曲难忘》、《魂断蓝桥》。这次我请政治局的同志也去看一看,不是说宣传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是说我们要…  相似文献   

19.
“瞧!这辣椒,肉厚,味足,嘎 嘣脆!”烈日炎炎,和县姥桥镇联合村 村民兰成喜拉着满车春辣椒,在南京 菜市场上大声叫卖。这几年,他通过 种植无公害蔬菜,每年纯收入可达1.5 万元以上。 在和县,像兰成喜这样靠种菜致 富的农民还有许多。和县是安徽省首  相似文献   

20.
1928年10月的一天晚上,特务(警卫)队长吴富成刚把当天的军务操办完毕,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贺龙就进屋来了。一阵谈笑之后,贺龙拍拍富成的肩膀说:“富成,我想把你的名字改一下,把‘富’字改为‘虎’字。我是龙,你是虎,龙虎在一起,革命无不胜,你看如何?”“好!改得好!”吴富成哈哈大笑,“干脆,把‘成’字改为‘臣’字,今后,我就叫吴虎臣,龙虎一起干革命,消灭敌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