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党在理论上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强调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已经有20多年了,而明确提出政治文明建设则是近两年的事。在2001年1月10日与出席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同志座谈时,江泽民同志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在今年“5·31”重要讲话中,他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  相似文献   

2.
《创造》1993,(1)
我们要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意义。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有三段非常重要的话,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领会。报告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十四年改革的成功实践,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始的又一次伟大革命。”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中也强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思考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综述为了推进和加强对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在中国共产党“八大”召开40周年、毛泽东同志逝世20周年之际,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和山东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  相似文献   

4.
李德芳 《前进》2001,(6):28-28
江泽民同志在今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就“德治”发表论述,提出了“以德治国”思想。认真学习理解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对于在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有一种观点认为,强调“德治”和“以德治国”,是对“依法治国”的一种否定,是向“人治”的一种退步。无疑这是对“以德治国”的曲解。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谈到“以德治国”时是这样表述的:“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  相似文献   

5.
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建设是全国党政军民的共同意志和奋斗目标,也是新时期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大局所在。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军队要一切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89页)加强军队建设,当前最重要任务就是进一步用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头脑,更新观念,不断提高服从国家建设大局的自觉性,参加和保卫改革开放,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马良清 《湖湘论坛》2000,(5):24-24,,38,
学习邓小平著作,我们随处可见这样的话语:“我们应当充满信心”、“我们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等等。从这些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邓小平同志无比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百倍信心。这种坚定的信念和信心造就了邓小平同志永远“打不倒”的坚强性格,而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这种信念和信心更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它无时无刻不在召唤着、鼓舞着全国人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信念是人们对某种观点的坚信不移并始终不渝地身体…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将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得失与否归结为: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正是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带领着全国人民按照邓小平同志的分三步走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进行着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否有…  相似文献   

8.
统一战线工作和政协工作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全国“两会”的主题,就是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经济建设是新时期全党工作的中心,人民政协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  相似文献   

9.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是我们国家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十项主要任务之一。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力地推动着我国人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焕发出自强不息、奋力拚搏的精神,同时也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手抓”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79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  相似文献   

10.
百家论萃     
江泽民对毛泽东、邓小平文化思想的新发展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文化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下八个方面:第一,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第一次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表述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体。第三,第一次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第四,第一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这一科学概念和战略任务。第五,丰富了文化的内涵。第六,把文化视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第七,发…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文艺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1994年1月24日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体说来就表现在“现代化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上面。作为“精神文明”重要内容之一的文艺,将如何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适应、协调、配合,更好地发挥作用,换句话讲,也就是如何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成了新时期以来以江泽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文选》是我们党崭新的理论宝库,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改革的指路明灯。当前,全国人民、各行各业都正在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教育战线的广大师生同样也止在努力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教育理论。我们作为中学的政治教师、学校德育工作者,更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的论述,探索德育新路。邓小平同志在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非常重视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他在“文选”第三卷中指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  相似文献   

13.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月10日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①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相结合 ,促进社会发展 ,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学习、研究和贯彻这一思想 ,对于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江泽民同志指出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 ,…  相似文献   

14.
深刻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实践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发表了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是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篇重要文献。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治国方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科学结合,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对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为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同志思想的科学体系,提供了一条十分重要的理论线索,这就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主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同志阐明了一系列关于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这些观点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  相似文献   

16.
十四大以来,我们枣阳市委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本指针,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升级转型战略,实现了经济的稳中快进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全市社会经济综合实力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十强县(市门列,先后获得了“全国卫生先进市”、“全国科技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等9个精神文明单项奖。我们的体会主要有以下三点:一、以‘懈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针,分析市情,科学定位;明确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我们按照邓小平同志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的…  相似文献   

17.
今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相结合,促进社会发展,改进青年教育工作,是摆在人们面前一个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93硕果丰盈’94再谱新篇──在全国“双学双比”协调小组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摘要)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华福周1993年全国“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开展情况1993年的“双学双比”竞赛活动,是在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十四大...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论述和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的思想 ,一脉相承 ,彼此贯通。两者在思想上、内涵上、现实指导意义上的一致性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深层次的理论昭示。学习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 ,要和学习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的思想结合起来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把握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与党的建设的内在统一。一、理性的科学概括“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么样建设党” ,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中两个重大问题。如何回答和解决好…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