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忠赞 《中国律师》2008,(11):49-51
刑辩律师是中国律师的一个方面军。称之为刑辩律师是因为他们热爱刑辩工作,具有做好刑辩律师的基本素质,敢于面对刑辩工作的风险,在社会上享有一定声誉,且为大多数公检法机关所认同。刑辩律师是律师队伍中的佼佼者,对他们应该有更高、更严、更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怎样才算一个好的刑辩律师?做一个什么样的刑辩律师?这是我从法官转型做律师后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经常被律师朋友问及的一个问题。在进入律师队伍之前,我曾经有过近20年的刑事审判工作经历,工作中自然少不了与刑辩律师打交道,那时我就对刑辩律师该有的样子有了自己的看法。从事律师工作之后,我对刑事辩护又有了新的认识,深刻地感受到刑事辩护不仅是一项技术,而且是一种艺术。在律师业务中,刑事辩护关乎当事人最重大的利益,与当事人在其人生最为困难的时候相遇,考验着律师的品行。刑辩律师需要有勇有谋,洞明世事、练达人情。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3.
王东明 《法制与社会》2014,(3):254-254,271
刑辩律师执业风险法治观念的缺失、司法制度设置的缺陷、刑事立法缺陷以及执业律师自身的执业水平与防范意识。为此,防范刑辩律师执业风险重点应从树立保护人权的法治理念,保障控辩平等、完善刑事立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规范执业行为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重庆李庄案件关于律师刑辩权问题的进行讨论,综合分析正确对待律师刑辩权应当明确的认识性问题,即关于刑辩律师会见,侦查人员是否在场;律师的阅卷权如何保障;刑辩律师如何防范执业风险。  相似文献   

5.
通过剖析刑辩律师诉讼权利的法理基础,指出人本精神、程序正当性、权利意识与刑辩律师诉讼权利的关系,联系辩护律师诉讼权利的实施状况,反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的行使水平及其公民人权保障状况,从法理角度分析刑辩律师诉讼权利的主张基础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据司法部统计:全国辩护律师出庭的刑事案件只占案总数的30%左右(包括依法必须指定律师辩护的件),这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律师对刑辩积极性不高的状,反映出律师刑辩业务的萎缩。而律师刑辩业务的缩导致律师对刑辩业务的生疏,有的律师甚至在刑辩说外行话,其辩护意见被嗤之以鼻。律师刑辩难上加,形成恶性循环。无法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别律师只好曲线救人,疏通公检法三家,运用公关经或者硬后门,与有关人员“操作”一把,或者捞人,或者脑袋,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由此而生。这种现象到是律师腐蚀司法人员呢,还是司法环…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中国律师的刑辩经历了由曲折到恢复发展的历史轨迹。同时,律师刑辩对我国人权保障事业也呈现为不断优化的历史效用。为了进一步加强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原则,2012年刑诉法强化了律师参与刑事辩护的地位。对法治化进程中律师刑辩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马丽 《法人》2011,(12):64-66
许兰亭是一个典型的刑辩律师,尽管李庄的事情让整个刑辩界进入了最为黯淡的时期,许兰亭也深为震动,但这从来不曾改变他那颗热爱刑辩的心,只有在那里,他才感到由衷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律师刑辩难,侧重于揭示中国律师在刑事诉讼中如履薄冰、举步维艰的处境。在立法层面,直指《刑法》第306条、《刑事诉讼法》第38条以及《律师法》的部分条款;在司法实践方面,则披露和检讨刑辩律师执业的外部环境,感喟在刑辩中遇到的种种困惑。  相似文献   

10.
我从1992年10月任专职律师以来,积极开展刑辩业另。截至1996年6月底,累计办理刑辩案95件,其中辩护意见被法院采纳或部分采纳的,占案件总数的82.1%。辩护效果总的来看是较好的,在办案实践中也有不少体会。本文就证据审查,谈点想法,求教于大家。一、证据审查是刑辩的基础律师担任辩护人参与刑事诉讼,其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以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律师办理刑辩案件,能够提出有价值的辩护观点固然重要;而辩护观点的成立与否,则离不开证据材料的支持。辩护观点,…  相似文献   

11.
69岁的刘文元,至今仍奋战在刑辩第一线。在20多年的律师生涯中,他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因担任刑辩而受追诉的律师辩护。因此,他刘被文同元行的戏称打为捞打经捞历队始长于。  相似文献   

12.
提起加拿大,中国人就会想起白求恩,那个工作战斗并最后牺牲在中国抗日队伍中的加拿大共产党员。我有幸在和平年代通过由加拿大国际开发署资助、中华全国律师协会间加拿大律师协会合作举办的“刑事司法改革和辩护技能培训项目”.结识了几位来自白求恩家乡的律师。在他们的帮助下,全国律协创造了历史上5个第一:律师第一次在国家立法中作为一个整体发出自己的声音。完成并向全国人大提交了从辩护权的角度对刑诉法所做的再修改稿;创建了第一个刑事律师网站;第一次在全国各地举办大规模的中外合作的律师培训:第一次创立了每年一度的“中国刑辩律师义务宣传日”;第一次创建了以刑辩为题材的季刊《刑辩之苑》。同这些加拿大律师们工作在一起,是一次次灵魂被洗涤和升华的过程,明白了毛泽东的一篇《纪念白求恩》,为什么会教育和激励几代中国人。如果你是我,你也一样会真切地感受到白求恩还在。并且从未真正走远。  相似文献   

13.
放眼律师刑辩领域,现在“罪”辩“无”、“死”辩“活”的扭转乾坤之辩似乎日益鲜见.律师没有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出来,反而把自己“辩”进去了的“无言的结局”偶有所闻;调查取证难、会见难、辩护意见采纳难的呼声仍然不绝于耳;少数律师的异常行为,又使得社会、乃至管理高层对律师行业的信任度降低;“辩护人的辩护意见,本院不予采纳”,则是法院刑事判决书中常见的判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刑辩律师出庭率大幅下降已引起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法庭上不能由公诉人唱独角戏,律师出庭为刑事诉讼被告人进行辩护是维护被告人基本权利,保证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但一些律师坦言,新刑法第306条"律师伪证罪"是悬在刑辩律师头上的一把随时可能落下的利剑.  相似文献   

15.
台球名人涉嫌诈骗案的倒戈律师、杨佳袭警案的双面律师、沈阳黑老大案的落马律师,2008年,刑事辩护界的三个事件,让刑辩律师开始遭遇信任危机。于是,习惯批评制度、批评对手的刑辩律师们开始头一遭的自我批评。人们并不会有一个论坛会改变什么的期望,但找自己的毛病也许是一种出路。  相似文献   

16.
自2020年1月起,本刊开设《刑辩笔记》专栏,由资深刑辩律师、盈科刑辩学院副院长葛鹏起撰稿。葛鹏起曾做过反贪局副局长、反渎局局长等,还出过一本法律畅销书。在这个专栏里,他将以其独特视角,记录他在刑辩之路上的思考与体会。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最近,我的一个亲戚出了点事情,我很着急,想给他请个律师,不知应当找一个什么样的刑辩律师?  相似文献   

18.
李云虹 《江淮法治》2013,(20):18-19
“刑事辩护工作给了我做律师的感觉和激情。我会在刑辩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律师制度发展迅速。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辩护职能也随之不断加强,作用更加突出。2007年修订的《律师法》,进一步规范了律师的职业行为,加强了律师执业的法律保障,但刑辩律师在执业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的问题与困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司法理念上的原因.也与一些刑辩律师未能妥善处理和法官的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20.
律师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其中刑事辩护业务又是律师的基本业务之一。本文力图从实践的角度阐述律师在刑辩业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对实践工作有点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