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意云(北京):看了第1期刊登的“读者评刊奖励办法”,我很感动。这让我感受到贵刊“读者至上”的办刊理念是实实在在的,视读者为知心朋友的刊物。怎能不红炎、不兴旺?  相似文献   

2.
从每一期《民主与科学》杂志上,我都能感受到刊物的思路和创新精神。2003年第一期“读者评刊”活动刚结束,刊物从封面设计到内容都有新的变化,可喜可贺!以第一期为例,我讲几点看法: 一、“院士心语”这个栏目开设得很好。九三学社有150位两院院士,这是很宝贵的资源。分期编发“院士心语”,对广大社内外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极有好处。我希望:①每一期“院士心语”能否集中在一个闪光点上为好,比如九三院士如何看待名声,如何对待金钱,如何读书,等等。除了“院士心语”外,间或可以穿插院士的一  相似文献   

3.
《时事报告》是一本刊物,但多年来,它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能和我促膝谈心的人。在我每年订阅的近50种报刊当中,《时事报告》是我喜欢的刊物之一,它可读性强,信息量大,指导性好。特别是近年来出版的《时事报告》,靓丽清新,有国家大刊的风范。最近几天,我反复拜读了改版以来出版的《时事报告》。一种由《时事报告》的普通读者转为参与《时事报告》办刊的主人翁的感觉油然而生。因此,我怀着“敬心”、“爱心”、“贴心”的诚意,向《时事报告》说几句心里话:一、质量是刊物的生命,内容是刊物的灵魂。《时事报告》是讲道理、说真情,能为国家的发…  相似文献   

4.
时间真快,转眼《公安教育》100期了。我提起笔来想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公安教育》——这个刊物是咱们的!从事公安教育的人们,无论在哪个具体的工作岗位上,都希望有一方指导工作、研讨理论、交流体会、倾吐心声的园地。《公安教育》应运而生。她告诉我们来自一线的最新信息,探讨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交流彼此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引领读者使之思想深刻、情感升华,这是咱们的刊物。我是《公安教育》忠实的老读者,也算是一个“自由撰稿人”,工作中愿意探讨一些公安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是《公安教育》满足了我的“写作欲”和“发表欲”,使我得以对…  相似文献   

5.
拿到2008年第12期《上海支部生活》,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刊物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多彩,版面赏心悦目,犹如春色满园盛开的百花,是奉献给读者的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新辟的“看天下”栏目满足了读者要想知道和了解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看了贵刊2001年第11期“卷首语”,我感慨万千。《中州统战》编辑部的全体成员,可谓精诚团结,为办好、办精《中州统战》不懈努力。搞“评刊有奖活动”,认真倾听、收集广大读者的意见,这本身就是统战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作为《中州统战》的一名热心读者,我再提如下几点建议:一、在2002年可以搞一次“我办《中州统战》”征文、征稿活动,以使所有关心、支持、热爱《中州统战》的读者、作者朋友,群策群力,献计献策。二、可以专辟一小栏目,设名为“我看《中州统战》”,让读者发言,既可褒贬刊物,又可提办刊建议。三、搞一…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近来不少热心的读者给本报编辑部来信,畅谈阅读本刊的感想,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来信摘登如下:江西省宜春市李宇: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在我订阅的几十份报刊杂志中,最先阅读的就是贵刊。我认为,贵刊内容丰富,专业性强,十几个栏目都特色鲜明。是一份严肃认真能引导人们爱祖国、爱民族、爱党,讲正气的优秀刊物,名副其实地起到了好的政治老师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贵刊仍能稳住脚跟,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一身正气地办刊物,确实令人敬佩,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山西省临汾市陈维晋:我是贵刊的一名新读者。偶然一…  相似文献   

8.
告读者     
告读者在新的一年里,为了更加全面地反映我省统一战线的新面貌、新成就,为了更好地担负起为我省统战事业鼓与呼的重任,为了给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提供更为丰富的精神食粮,我刊决定举办“统战宣传好稿评选活动”和“热心读者评刊活动”。一、统战宣传好稿评选活动评选范...  相似文献   

9.
读者是刊物的知音! 读者是刊物的后盾! 读者是刊物的上帝! 有了读者的支持,有了读者的爱护,有了读者的信赖,我们就有了办好刊物的信心和力量。为了进一步广结刊物朋友,加深刊物和读者的友谊,发挥《人大研究》杂志“宣传人大理论、研究人大理论”的作用,我刊特举办“《人大研究》杂志首届‘知音杯’阅读竞赛”。 一、参赛范围 凡热心阅读《人大研究》杂志的全国读者(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干部、职工除外),无论是否订阅《人大研究》杂志,都可  相似文献   

10.
’93春季的随机抽样采访张纯颖把本期也算在内,《中国青年研究》已发刊25期。几年来,本刊同仁兢兢业业地编辑、审稿、发行,为刊物的生存与发展各自努力。那么,我们的刊物质量与水平究竟如何,读者的反应是最真实的,不妨听听他们的看法。中央时政金融学院的革命史青年教员召海是我刊的忠实读者。他说:“从形式到内容,你们这本刊物都可看作高水平的。我对青年问题比较感兴趣,在授课和备课中凡是涉及历史上青年问题的时候都能从你刊文章里找到材料,我也曾投过稿,可惜没发过一篇。”人民出版社《人物》杂志社的编辑王寅生的评价是:“能抓住青年心理,抓住敏感话题进行分析,对青年了解当代社会很有好处。虽然不象各省、市这《青年》那《青年》等杂志牛气,但注意理论上的引导,比它们有深度。”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团委书记丛鹤松认为:“如果说提高,你们的刊物一定是在研究的基础上提高,不要混同于一般的大众刊物。为了不把评刊局限在北京,一个下午我挂通了长春一汽团委的电话。团委副书记王兵和宣传干事陈广远争着在电话里发表他们的高见,综合一下大致如下:“封面挺好,纸张不错,设计新颖。稿件品味较高,从各方面来看,是目前青年研究质量最高的刊物。(我插话问道:是‘之一’吗?他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我激动但认真地读完了今年《中国残疾人》1至6期,今年调价后的贵刊。您们确实把读者当成了“上帝”。在第3、5和6期上开了“编读往来”栏目,杨春锋、冯占伟、冯高平三位同志与您们推心置腹的“交谈”,令人感到自然、亲切、有味。 今年前6期刊物的封面色彩明  相似文献   

12.
编辑部: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也是一名业余作者,因此,对刊物的变化倍加关注,每期《中国民政》收到后,必逐篇认真阅读,深深感到近年来刊物办得有特色:内容较丰富,指导性较强,有启发性,服务基层,接近戾政工作者,特别是贵刊发表的基层民政工作者的律人事迹和民政工作,民政对象计对工作和生活实际而发出的肺腑之言,更是让我十分喜爱,我感到贵刊不愧为全国民政系统的一个好刊物。遗憾的是贵刊仍然有某些不尽人意之处,突出的问题是批评性文章太少,对民政工作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个人,理所当然应当歌颂和赞扬,但存在的问题也不…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编读往来“每月论坛”从内容到设计,《今日中国》都是一份极好的刊物,它的图片很精彩。在纽约,许多报纸都设有专栏,征求并刊登读者的读后感以及对某些有争议问题的看法观点。我建议贵刊设一个“每月论坛”,让读者就中国出版物、中国人的生活、经济、教育等一切可以引...  相似文献   

14.
发刊100期,算不得大喜大庆的日子。期数不能真实地反映刊物的价值。然而,细细回想,自创刊以来的十六年间,我们经历了公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和大变革的时代,直接看到成千上万的从事公安教育和理论研究的人员为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理论空白,亲身感受到他们那呕心沥血的奉献精神。作为一本专业性期刊,能够从字里行间反映他们的理论成果和工作经验,为全面提高人民警察的素质,提高公安队伍的执法水平服务,正是编辑部的最大心愿。从保留一个过去的缩影,提供一个今后发展的平台的角度出发,庆贺一下100期也是有所价值的。鉴于当前抗击“非典”疫情的关键时期,不便举办集会式的活动,编辑部组织了一个“我与《公安教育》”的征文活动。读者是刊物发展的基石,我们和读者的一致目标是共同繁荣公安教育事业。我们之所以举办这个征文活动,一方面是想听读者的声音,一方面是系紧我们和读者之间的联系纽带。本期摘选一部分征文,除以示纪念100期之外,更多的是借此深深地感谢广大读者对《公安教育》的热情关心和一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和读者朋友们聊聊天郑晨迎“编辑部夜话”是一个好机会,一个和众多不曾谋面的读者朋友们聊天儿的好机会。可是在短短的篇幅里聊些什么呢,酸甜苦辣?不不。一个人,无论他做什么工作,一生中总会是充满酸甜苦辣。在这里,我最想和读者朋友们聊一聊栏目,聊一聊稿子,套用...  相似文献   

16.
读者评刊表     
读了贵刊2005年第10期上的《真情告读者》.感慨有三:一是高兴。知道贵刊提出新的总目标是“打造品牌党刊,打造一流团队”,这对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从办刊人员打造出的品牌党刊中读者可以学到更好、更多的东西.从而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综合素质。二是叫好。贵刊向读者广泛征求办刊意见和建议.这一措施体现了编辑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积极性的群众办刊观点,会使刊物办得更加贴近读者.更加贴近实际.  相似文献   

17.
编辑部的同志约我谈谈对《前进论坛》的认识。我想说,这是一份很有品位的刊物。《前进论坛》自创刊至今,出刊已达三百期。特别是改版以来,所刊文章的重要性、指导性、参考性都是有目共睹的;装帧、总体设计,都是十分考究的,甚至使人一看封面,就知道是《前进论坛》。读者感到一册在手,受益匪浅。《前进论坛》在全国农工党组织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社会上也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我是《前进论坛》的一个忠实而不够勤奋的读者。“忠实”是说我喜欢这份刊物。记得第一次参加全国性会议,是1987年初农工党中央召开的全国党刊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18.
王朝亮 《黄埔》2008,(3):23-23
《黄埔》杂志以“为黄埔同学立言,为祖国统一尽力”为办刊宗旨,20年来务实创新,精心耕耘,成绩巨大,深受海内外黄埔同学和各界读者的喜爱和好评。《黄埔》杂志文字优美,内容丰富,用深厚的黄埔情缘将我们吸引凝聚在她的周围。在门类众多的刊物中,《黄埔》始终是我的首选刊物,在我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须臾不可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贵刊今年第5期刊登了《微小差错 引以为戒》一文,读后令人深有所感。我为贵刊编辑虚心接受读者批评和建议的态度拍手叫好。这种态度与目前一些报刊编辑不虚心接受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强词夺理,对读者极不礼貌的举止形成了强烈反差。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每期必读,每文必读。在今年第5期中,发现有些小小的差错。现举《雷锋塔与彩虹桥》一文为例,一是标题中的“锋”字应是“峰”,因为“雷峰”是山名;二是“鸟为食死,人为财亡”应是“鸟为食亡,人为财死”。因为这种成语是固定结构,尽管“死”与“亡”同义,但它们不能交换使用。我…  相似文献   

20.
我们刊物的每一期从内容到形式,从组稿到组版,从责编到美编,都有一个策划。一期刊物,如果策划得当,执行得力,那么,这一期刊物就必然受到读者青睐。本期紧紧围绕举国关注、上下关心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大事,以《新农村、新发展》为总标题的“特剐策划”是一个颇为适时、颇为得当的策划,也是一个颇为得力的执行。编著十分大方的用了15个页码.连发了4个“案例”、一篇“纵深”5篇文章和10幅图片,多角度地反映了重庆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新气象;并意犹未尽地在“时事访谈”中编发了访问黄远固教授的《新农村的“基层民主”》一文。很是不错!很是难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