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本届选举的背景分析“县市(省辖市)”在台湾地区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台湾当局有“省”的设置,省为最高地方机构,“行政院”下辖“台湾、福建、台北、高雄”四省市(“行政院院辖市”),福建只有“金门、连江”两个县,余下的“一省两市”均在台湾省辖区内,所以台湾当局和台湾省的管辖范围差不多,因此“县”成为事实上的最高地方机构。此外,根据当局1950年4月24日颁布的《台湾省各县市实施地方自治纲要》(此法已作废,拟订中的“县自治法”更  相似文献   

2.
知识窗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中的民主党派之一,由居住在中国大陆的台湾省籍人士组成。台盟是在1947年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失败后,由一部分从事爱国民主运动的台湾省人士发起,于同年11月12口在香港成立的。台盟成立后,高举爱国主义肮帜.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主张在台湾实行民主政治和地方自治,拥护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9月,台盟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相似文献   

3.
安东 《台声》2010,(6):86-96
六月一日 1961年6月1日,台当局开始查禁流行歌曲。 台湾“戒严”时代的1949年、1961年、1975年,当局曾3次大规模查禁流行歌曲。1950年,台当局“新闻局”召开“台湾省歌曲影剧书刊审核查禁委员会”第七次联席会后,即宣布将122首歌曲列入禁歌。此次查禁的歌曲多半被视为“黄色歌曲”.且多以上海传进的流行歌曲为主。  相似文献   

4.
谢仁明 《人大论坛》2009,(10):10-10
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和地方组织法,规定县和县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1981年3月,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州人大常委会)成立。州人大常委会成立后,即按照地方组织法的规定,一边探索、学习,一边开展工作。1982年宪法总结了建国以来民族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扩大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相似文献   

5.
明天会更好     
陈晓 《台声》2001,(12):26-27
回首昨天,心潮澎湃;展望明天,信心倍增。1981年12月,为顺应对台工作形势的要求,在老一辈中央领导的关怀下,成立了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随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成立了台联组织。全国各级台联组织的成立是居住在祖国大陆台湾省籍同胞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全国台联及各级地方组织成立20年来,坚定不移地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江泽民主席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反分裂、反“台独”,反对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反对外国势力干涉;团结居住在祖国…  相似文献   

6.
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有四十四个实行区域自治1997年5月1日,伴随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党和国家成功地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业已历经半个世纪。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了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1个自治县(旗),共有156个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已有44个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自治地方总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3%,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人口共7200万人,占自治地方总人口的45%。(据新华社报道)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有四十四个实行区域自治  相似文献   

7.
苏嘉全生于1956年10月22日,台湾省屏东县长治乡人。曾是令人生畏的“议场打仔”,他外表粗犷绰号“黑鲔鱼”,是民进党的实力派人物,2010年5月获民进党提名作为竞选大台中市市长的人选。  相似文献   

8.
浅谈日本的地方自治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谈日本的地方自治制度于云汉近代以来的日本地方管理体制是以地方自治为基本特色的。现就其建立、演变及发展的几个问题,作些探索。一、日本地方自治制度的建立与演革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采用,始于明治21年(1888年)。当时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进行了行...  相似文献   

9.
刘光智 《台声》2010,(10):18-19
目前,在日的台胞约有一万多人。1974年1月26日,旅日台胞在日本东京自发地成立了“留日台湾省民会”。1996年6月8日,又把活动方针具体明文规定为: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一国两制,努力实现祖国统一:二是支持大陆与台湾直接通邮、通商、通航:三是促进留日台胞的和睦相处。  相似文献   

10.
蓝小西 《台声》2013,(5):78-79
据台湾媒体报道,2013年4月13日深夜,原台湾政坛风云人物、前国民党副主席林洋港因病在台中去世,享年86岁。 林洋港生于1927年,是台湾南投县人,祖籍福建漳州,是台湾知名人士、政治家。他毕业于台湾大学政治系,曾任台北市长、台湾省主席、“内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司法院长”、国民党副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11.
金门解除戒严比厦门成立经济特区晚了12年,面对一水之隔的厦门灯火通明的繁荣夜景,金门终于耐不住没有灯光的漆黑夜晚。1992年11月7日,金门宣布解除戒严,实施地方自治,军民分治,还政于民。  相似文献   

12.
安东 《台声》2010,(11):94-104
1954年11月1日,“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成立。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1,(12):50-50
2010年6月13日,17名“大陆台湾省籍精英人士参访团”赴岛。这是大陆首次组织的以台湾省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为主体的赴台参访团。他们深入最基层的村落,了解最真实的民意。在11天的行程里,代表、委员们深入到连台湾本土人都很少涉足的村镇。在山涛的轻吟中,  相似文献   

14.
郭海南 《台声》2022,(19):88-93
<正>1975年9月12日至28日,第三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隆重举行。台湾省体育代表团参加了这一届全运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支台湾省体育代表团,成为全运动会上一大亮点。筹组台湾省体育代表团1975年2月15日,第三届全国运动会筹备委员会向台湾省籍体育工作者、运动员发出通知,热烈欢迎各省、市、区台湾省籍同胞和海外侨胞中的台湾省籍体育工作者、运动员,组成台湾省体育代表团参加第三届全运会。3月,台湾省体育代表团筹备处在北京成立,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年代,宛西乡村建设的领导核心是地方精英群体;指导理论是“自卫主义、自治主义、自富主义”的“三自主义”;地方精英着手成立区域性地方组织,完善管理制度;精英大力发展民团,为地方建设“保驾护航”,保证精英政治运行机制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6.
侯宜杰 《中国人大》2010,(16):45-45
推动地方自治是预备立宪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清末立宪团体对此很重视。1905年8月,朝廷应官员的奏请,命令奉天(辽宁)和直隶(河北,包括天津)试办地方自治。但两省的试点工作进展都很缓慢,1906年11月直隶才在天津县试办议事会和董事会,直到1907年8月天津县议事会方才成立。奉天1906年12月才开始设立全省地方自治局。  相似文献   

17.
背景资料 ●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地方的基层组织体系处于瘫痪状态,于是有的地方的农民自发成立了村民委员会。1982年颁布实施的宪法明确了这种基层自治制度。1987年,国家又制定了旨在保障亿万农民自治权利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次年6月,  相似文献   

18.
《今日民族》2005,(4):F002-F002,i001
2005年4月15日。“太阳转身的地方”——双江拉枯旗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上万名身着节日盛装的各族群众汇聚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隆重庆祝自治县成立二十周年。  相似文献   

19.
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的建立与推行,如果从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算起,已有三十八年的历史了。地方自治在资本主义国家的鼓吹和推行,如果从号称“地方自治之家”的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算起,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我国清末民初,也叫嚷过地方自治,但从未实行过。现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早已代替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属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地方自治,也早已过时了。列宁说:“问题恰恰在于不能把对于我们已经过时的东西,当作阶级也已过时的东西,当作对于群众也已过时的东西”(《列宁选集》第4卷第214页)。因此,我们把民族区域自治和地方自治,暂且撇开民族因素,都作为地方自治政权,加以比较研究,不仅有利于看清民族区域自治和地方自治的本质区别及其特点,而且还有利于看清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这对我们更好地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江萍 《时事报告》2010,(9):74-77
“农村自治不能沦为村官自治!”广东省蕉岭县纪委的一份调研报告,对时下农村自治现状作出这样的警示。2007年,一场农村基层治理改革的探索在蕉岭芳心村等村庄悄然展开。3年后,这片“试验田”已经扩展到了全县30多个行政村,“蕉岭模式”引来全国众多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