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暴力是古今中外家庭中常见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丑恶现象,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中的一方对另一方施暴的行为,在我国有渐次多发的趋势,给正常的家庭关系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现已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杀手.在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道德上的谴责与法律上的防治、惩戒之外,我们应制定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纳入刑法体系,以期在预防、制止和惩治家庭暴力,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家庭暴力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影响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与稳定的严重社会问题。对我国而言,缺少完善的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律制度。也没有相应的社会救济措施。在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要有效遏制家庭暴力,必须改革现有的法律制度,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使对家庭暴力的处罚有法可依;同时,大力开展反家庭暴力社会公众运动,建立专门的妇女救助中心,创设家庭暴力综合防治机构,形成完善的家庭暴力受害妇女救济体系。  相似文献   

3.
家庭暴力对社会危害极其严重,它不仅严重侵犯人权,破坏家庭的稳定与和谐,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以暴抗暴",进而导致伤害、杀人犯罪。同时,家庭暴力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丑恶现象紧密相关,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大量增加。解决家庭暴力既要依靠法律途径,更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努力。为了使家庭暴力受害者能够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要建立健全反家庭暴力的法律体系,同时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建立起完善的家庭暴力干预体系,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4.
关于家庭暴力警方干预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我国,它是影响家庭关系,导致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的因素之一.家庭暴力具有其法律特征和表现形式.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警方有干预家庭暴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是在当前的司法机制下,警方干预家庭暴力存在一定的障碍和困难,应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浅论家庭暴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家庭暴力的成因和表现形式依各国的文化传统、习俗、社会经济的不同而略有差异,要有效地遏止家庭暴力,必须在完善现有法律规定的同时,开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反家庭暴力公众运动,转变人们对家庭暴力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多发的家暴犯罪行为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伤害和威胁,严重破坏家庭和谐,影响社会稳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十八大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目前,家庭暴力问题仍然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已经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个亟须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家庭暴力的公力救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之所以受到特别关注 ,是因为它不仅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而且极大地危害社会治安、家庭稳定以及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公力救济作为对家庭暴力的有效防治途径之一 ,结合我国目前的立法及司法现状 ,对其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8.
家庭暴力是应限于发生在具有姻亲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家庭内部的暴力,包括身体暴力、语言暴力、性暴力和冷暴力等。家庭暴力在我国有渐次多发的趋势,给正常的家庭关系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现已成为家庭稳定甚至社会稳定的重要杀手。不少国家运用法律制度遏制家庭暴力已有成功先例。我国应借鉴国外反家庭暴力的有益经验,尽快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构建自诉与强制诉讼相结合的诉讼制度,完善举证制度,加强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的特殊保护,用法律规制家庭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家庭暴力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家庭暴力不仅直接对受害者造成身心的伤害,导致婚姻的破裂,家庭的解体,也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预防和消除家庭暴力需要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家庭暴力已经严重危害到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成为影响家庭生活质量和社会治安秩序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从历史和现状、社会和家庭、法制要求和家庭成员法律知识水平、个人反抗家庭暴力和社会救助体系方面研究家庭暴力的现状、形成原因及反对家庭暴力的对策,是预防家庭暴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明社区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家庭暴力是影响社会发展的毒瘤,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家庭暴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正确价值观的缺位所造成的。为从根本上预防和消除家庭暴力的发生,就必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认识各种家庭关系;树立正确的家庭文明观,家庭伦理观,并在全社会培养一种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12.
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及其社会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危及家庭和社会的安宁与幸福,我国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框架基本形成,但对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不尽完善.在我国的<反家庭暴力法>未出台的情况下,现实的选择是努力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构筑反家庭暴力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重视家庭价值的传统既是官方也是民间能够迅速接受国外反家庭暴力法律思想的历史文化基础,是中国建构反家庭暴力立法的因素。正是这种传统使得中国反家庭暴力的制度建设与国外建立在社会性别和人权之上的反家庭暴力理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现行法律中表现为容易在家庭与个人之间抹煞个体利益。因此,在尊重传统家庭价值观的同时,如何消除社会中“支配妇女和儿童”的权力机制,实现个体在婚姻家庭领域的法律平等,将是长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不稳定。直接影响社会安定,影响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阻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近些年来。家庭暴力作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严重侵犯了在家庭中处于弱势的老人、妇女和儿童的人身权利和身心健康。影响了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为有效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发生和蔓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结合我省实际。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青海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6年1月实施,这将对促进家庭和睦,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建设“和谐青海”进程。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为使全省广大群众深入了解条例内容,现将条例的主要内容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5.
社会性别理论是研究家庭暴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的一个重要角度,它对家庭暴力的产生给与了一定的解释,并在救助、防治、立法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用。同时,从社会性别角度探讨家庭暴力也存在着局限性:它对家庭暴力的界定过于绝对化,仅强调男性霸权对女性的控制;它可以解释部分家庭暴力的产生原因,但该理论的忠实拥护者过于强调其作用,忽略了其他如个体、家庭、社会文化等因素;正因为定义和解释的狭隘,在应对家庭暴力上,社会性别理论的方式也显得可操作性不足。  相似文献   

16.
对家庭暴力特点、表现、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庭暴力在中国是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家庭中的暴力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制止和处理,就会造成夫妻感情破裂,家庭解体,子女身心受到重大伤害,甚至导致伤害和杀人等刑事犯罪。产生家庭暴力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治理家庭暴力既涉及法律、政策问题,又有具体操作上的问题。加强道德教育,注重对家庭矛盾的调解,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和求救系统,进一步完善现行立法,强化承担民事责任,严惩家庭暴力犯罪行为,是减少和制止家庭暴力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现象 ,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我国 195 0年《婚姻法》和 1980年《婚姻法》均未对家庭暴力问题作出明文规定。近年来 ,家庭暴力造成的危害愈来愈严重 ,为此 ,修改后的《婚姻法》不仅将禁止家庭暴力作为其基本原则的重要内容 ,而且对施暴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措施和法律责任。了解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和对家庭暴力施暴者的法律制裁措施 ,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家庭暴力成因对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暴力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社会问题.内罗毕战略提出:各国政府应着手提高公民对妇女遭受暴力问题的认识,将其视为社会问题,制定政策和法律措施,查明原因对使暴者采取教育和再教育的措施,以防止和消除这类暴行.第四次世妇会通过的《北京宣言》也郑重承诺,消除“在家庭内发生的身心方面和性方面的暴力行为.”在我国,家庭暴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反家庭暴力的对策研究 --以法制观教育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问题越来越为世界所关注,各国在反家庭暴力的对策研究与实践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我国反家庭暴力工作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针对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及现状,我国必须加强反家庭暴力法制观教育.反家庭暴力法制观是依法治国方略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有助于公民法律信仰的培植、法制环境的净化及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备.以教育内容、教育客体、教育途径和方法为要件构建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制观教育体系,能从根本上遏止家庭暴力的产生,是我国反家庭暴力的重要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20.
家庭暴力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最复杂和冲突最激烈,同时也是最为隐蔽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它所具有的普遍性、隐蔽性、逆变性、举证难、处理难等特征,决定了消除家庭暴力,应积极推进“社会性别特别关注”战略,将性别问题纳入决策主流;创设以政府为主导、多机构参与的反家庭暴力综合机制;深化“女性素质工程”,努力提高妇女自身的素质;加快我国《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立法进程,为规制家庭暴力、切实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和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