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几个月,美国媒体不断“泄露”军方针对伊拉克所进行的打击方案;中东地区的美军频频向伊拉克附近地区调动;海湾国家陆续对美国可能打击伊拉克进行表态;伊拉克则从外交和军事两个方面加以应对和防范。海湾地区局势一时“山雨欲来风满楼”,美国发动第二次对伊战争似乎已经不可避免。美国为什么要积极谋划攻打伊拉克?对此,布什政府的有关说辞始终都是不能令人信服。而且,除了一贯追随美国对外政策的英国布莱尔政府外,它的西欧盟国非但不积极支持,反而颇有不满。至于阿拉伯国家,更是一片反对之声。既然在对伊拉克用兵的问题上国际…  相似文献   

2.
最近,美国加大了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和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外交和军事准备,海湾地区上空战云骤起。在军事威胁的同时,自1990年开始的对伊拉克实施的国际制裁也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挥之不去的伤痛。截至去年年底,制裁已导致160万人丧生,其中,约有67万名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腹泻、心脏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和营养不良;近12年的制裁还使伊拉克蒙受了2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正> 1991年1月17日,伊拉克当地时间凌晨2时40分,在伊拉克拒不执行安理会第678号决议情况下,停泊在海湾地区的美国军舰向伊发射了百余枚“战斧”式巡航导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开始实施“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爆发。这次海湾战争与当时的海湾危机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海湾危机是伊拉克、  相似文献   

4.
沙特是美国在海湾地区和阿拉伯国家中的重要盟友。在过去60年中,双方出于各自的利益需要,一直保持着稳固的同盟关系。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近50万美军驻扎在沙特并使用沙特的军事基地攻打伊拉克,为战争取得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战后,沙特允许美军继续使用并扩建沙特的军事基地,使  相似文献   

5.
一月十七日凌晨,美国出动空军袭击伊拉克、科威特的一些地区。国际社会曾努力加以制止、世界人民所不愿看到的战争终于在海湾地区爆发。中国政府对此深表焦虑和不安。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打伊倒萨”之心可以说是由来已久的。自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以来,美国历届政府都将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视为中东地区反美势力的领头羊,威胁着美国的声誉和美国在中东地区、特别是海湾地区的战略利益。美国一直试图通过军事打击、政治孤立和经济制裁来压垮萨达姆政权,以便在伊拉克扶植一个亲美的政权。  相似文献   

7.
章鲁生 《今日广西》2014,(10):48-48
和一些极端组织不同,“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ISIS)不再单纯依赖海湾地区的“同情者”捐助的资金,而是发展出多种筹资方式,包括掠夺控制地区的原油、绑架人质索要赎金等。  相似文献   

8.
宁海 《思想工作》2004,(2):38-39
日本政府派往伊拉克的陆上自卫队先遣队一行30人于1月16日晚从成田机场启程赴伊,装载着先遣队8辆轻型装甲车及其他装备的运输机也从北海道的新千岁机场出发,17日到达科威特。3周前,日本政府已将航空自卫队先遣队约50人派往科威特和卡塔尔,为日后向伊拉克派兵建立转运基地。据透露,日本政府计划在确认伊拉克的安全局势后,从本月底起至3月下旬,将驻伊陆上自卫队440人分批派往目的地。日本航空自卫队的150多人以及3架C—130运输机将于本月下旬出发,前往海湾地区,担负从科威特机场到伊拉克机场的物资运输任务。上述行动开创了日本战后向依然处…  相似文献   

9.
随着美英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的结束,有关伊拉克重建问题日趋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此间国际舆论认为,“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刚刚开始”。重建一个伊拉克要花多少钱?据估计在600亿至1000亿美元之间,这将是二战后欧洲和日本重建以来的最大一项国家重建工程。围绕伊拉克战后重建,美、英、俄、法等国正在紧锣密鼓,纷纷角逐伊拉克战后重建“大餐”。  相似文献   

10.
有记者问:据报道,伊拉克被发现有研制核武器的活动。中国是否与伊拉克有核合作?答:中国与伊拉克没有任何核合作,也没有向伊拉克转让任何核材料、技术或设备。据外电报道,是一些西方国家的公司向伊拉克提供了有关技术、设备和材料。  相似文献   

11.
李先念主席表示两伊应早日结束战争有益于两伊和海湾地区国家的事,中国都会积极去做.中国国家主度李先念在会见萨利赫总统等阿拉伯也门贵宾时说:两伊应早日结束战争,和为贵.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严守中立,积极劝和,任何有益于两伊和海湾地区国家的事中国都会积极去做.中国一贯同情和支持阿拉伯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坚决反对以色列的侵略扩张政策,谴责以色列当局对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民的残酷镇压.中国希望阿拉伯国家消除分歧,进一步加强团结.  相似文献   

12.
在伊拉克战争爆发一年后的今天,美英联军占领下的伊拉克局势出现失控。由于美英联军的占领和对伊拉克事务的越俎代庖,激起伊拉克人民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与此同时,美国倒萨灭国的战争行动,不仅制造了一系列新问题,也使伊拉克原有的沉疴积弊泛起。战争的借口是虚假的,先前支持美国开战并参与在伊拉克驻军的国家,其中一些已经打起了退堂鼓。  相似文献   

13.
美国“倒萨”战争打响之前,在加强对伊拉克情报侦察的同时,曾千方百计打击和削弱伊拉克的情报、外交活动。其手段之一,除了自己以间谍罪名驱逐伊拉克外交官之外,还要求驻有伊拉克使领馆或伊拉克代表处的60个国家,以“参与间谍活动”为由,驱逐300名伊拉克外交官。战争刚打响,3月20日美国务院则宣布要求各国关  相似文献   

14.
3月20日,美国等国家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动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此表示严重关切。中国政府一直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要求伊拉克政府全面、切实地执行安理会有关决议;同时认为伊拉克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安理会去年11月一致通过的第1441号决议是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重要基础。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通过严格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布什宣布美军在伊拉克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基本结束,战后伊拉克的重建问题开始凸显出来.由谁来掌握重建的主导权问题,业已在美国政府内、在当初支持美国打击伊拉克的"自由联合"国家内,甚至在联合国内引起了各种争论.二战后德国和日本的重建、1990年代巴尔干半岛以及最近的战后阿富汗的重建为伊拉克重建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范式.问题在于,究竟哪种模式最后会成为事实,或者说,谁将统治战后伊拉克呢?  相似文献   

16.
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开始到主要的战争行动结束以来,伊拉克警务进行了持续的变革。本文从社会学的理论角度分析了民主化进程中伊拉克警察的职能,同时提出伊拉克警察成为叛乱活动袭击目标的原因不在于警察是国家权力的代表,而是在于一个具有良好基础和正常功能的警察职能的发挥是伊拉克社会和平和正常的重要表征。结论:叛乱分子对警察袭击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阻止伊拉克社会的正常化。  相似文献   

17.
程星原 《半月谈》2005,(4):85-87
伊拉克2005年1月30日举行了“后萨达姆时代”第一届立法会选举。根据伊选举委员会2月13日正式公布的结果.以什叶派穆斯林为主的“伊拉克团结联盟”成为此次选举的赢家。获得的48%的选票,并有可能获得总理职位。什叶派主攻伊拉克是1000多年来什叶派首次在主要阿拉伯国家掌权。什叶派在伊拉克政坛异军突起不仅会导致伊国内权力格局的“重新洗牌”.且将对伊拉克与美国关系、中东地区国家关系等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布什“倒萨”行动正在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7月5日的《纽约时报》披露了一份美军从三面合围攻打伊拉克的计划,即美军将从北面土耳其、南面科威特、西面约旦三国包抄伊拉克。在美欲实施大军压境之时,伊拉克周边国家土耳其、科威特、约旦等纷纷对美国的军事打击说“不”!  相似文献   

19.
这场战争不仅改写了萨达姆及伊拉克国家的命运与历史,也将改定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版图。美国在开战之前就声称,它的目的是要为中东地区树立一个“民主”的样板,进而向整个阿拉伯世界实行民主辐射,整合整个中东地区和阿拉伯世界,为建立一个美国统治下的世界新秩序辅路。伊拉克战争轻易取胜,大大地振奋了五角大楼在中东地区推进民主的信心。对此,中东各国各怀心事。中东地区将陷入一种怎样的未来?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7年前的3月20日,美国的“战斧式”导弹划破巴格达夜空,呼啸着直袭萨达姆行宫,“斩首行动”拉开了伊拉克战争的序幕。7年后的8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全世界表示:“今夜,我宣布美国在伊拉克的作战任务已经结束。‘伊拉克自由’行动结束了,现在伊拉克人民对自己国家的安全负有主要责任。”美国人从伊拉克撤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