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金黄茶油香     
成新平 《新湘评论》2010,(13):39-40
天刚蒙蒙亮,大哥与二哥拿起扁担,每人腰杆一闪一闪,"吱吱呀呀"地挑着一担百多斤重的茶籽走在前面,爹挑着箩筐走在中间,一头挑着稻草干柴,一头挑着米、盐、酱油、蔬菜和薯粉条,不到10岁的我则牵着一头老黄牛紧跟其后,大家加快脚步,为的是抢在别人前面打头榨。那场景,就像《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上西天取经。  相似文献   

2.
铁肩毛泽民     
《湘潮》2016,(6)
正一望无际的草地上升腾着淡淡的白雾,一支挑着担子的红军队伍艰难地跋涉前行,只见一位挑担战士身陷沼泽,走在前面的领队把自己的担子放在相对安全的位置后,回过头来用力搀扶起这位战士,正把战士肩上的担子接过来……这幅油画讲述的是红军"扁担上的银行"长征的故事。这位领队不是别人,就是中华苏维埃国家银  相似文献   

3.
画中有话     
《党员干部之友》2014,(7):61-61
正扁担那头挑着的是沉沉的母爱。一根旧扁担,两个塑料桶,二三十斤土鸡蛋、土鸭蛋……一位福建漳浦的农村母亲挑着自家鸡鸭生的蛋,连夜赶动车前往厦门。她说,去帮在厦门工作的儿子看孩子,给孩子补点营养。只买到站票的老人怕震坏这两桶蛋,就把蛋移到空隙处,守着它们席地而坐,不一会儿老人就睡着了。该照片被网友发到网上后,感动了很多人,有人感叹:"扁担那头挑着的是沉沉的母爱。"夺刀少年,人生考试得高分。  相似文献   

4.
刚两岁多,父亲就让他抱着一根竹竿,然后把他往水里一扔,说不允许自己的儿子是兔子胆粟戎生,粟裕大将之子。他的幼年是在战火中度过的。当时部队办了一个保育院。部队打到哪里,保育院就跟到哪里。粟戎生就在这个保育院里。他回忆说:"我妈告诉我,战士一个扁担挑子,一头挑着电台,一头挑着我。我两岁时,有马  相似文献   

5.
龙虎的肩膀挑着一副担子,一头在粤西家乡湛江,一头在首都北京。作为湛江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主任,龙虎努力塑造着一个有头脑、善交际的“大使”形象。他很年轻,30多岁,而他麾下的群体更年轻,二三十岁,一派青春耀眼,生龙活虎。  相似文献   

6.
1947年,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为了在大别山站住脚,扎下根,野战军机关专门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中心议题就是一项:严明部队纪律,加强对广大指战员作风纪律的教育和整顿。10月13日,时近中午,野战军政委邓小平提出要到街上转一转,检查一下部队的纪律作风。保卫科长张之轩随同前往。邓小平走了几个地方,看到街道干净,路面平整,心中比较满意。又走了几十米,忽见前面墙角处有两个担柴的壮汉指着不远的一个店辅前咕着。邓小平顺着所指方向一望,只见一个军人用步枪挑着一卷花布和一捆粉条,腋下还夹着白纸和几支毛笔,出了店…  相似文献   

7.
李镜 《党的建设》2015,(11):54-55
队伍已经过去好久了,蜿蜒的山路上,还孤零零地走着一副担架. 抬前面的是个红军,抬后面的是个民夫.如果不认真辨认,看不出走在担架前面的那个红军是个女的.因为她的衣服和男红军一样破破烂烂,头发也跟男人一样剃光了.  相似文献   

8.
一路轻松     
老家在山村,山高路远,每次跟父亲上山干活,心里就打怵。有一年秋,地里的地瓜干收了,我们爷俩儿一人一担往山下挑。父亲走在前面,一会儿左转右拐,一会儿上坡下坡,不急也不火。他的扁担颤悠悠的,颤得远近山头也在晚霞里快乐地舞蹈,一路好轻松。然而,我却吃不消,不但腰板挺不直不说,两个膀子火燎燎地疼,一路上不停地想着怎样省些力气,盘算着前面还有多少路。可是,越是注意了路和担子,这路就越长,肩头的担子就越重。就  相似文献   

9.
进城的路     
正记忆中夜路的画面:前面一人举着火把,身后一个人挑着箩筐,那是我和娘进城卖菜——那是腊月初几头的一个黎明前,天就像一个若大的铁锅扣在头上,黑得像墨涂过一样,没有一点光亮,整个田间山坡望去就像一个黑洞。我和母亲踏上了进城卖菜的路,那年我正好10岁。  相似文献   

10.
甘泉润心田     
每年冬天一到,吃水问题都会成为辽宁省北票市台吉镇坤头村村民最发愁的事。村里原先打的水井都干了,要吃水就只能去挑几里地外的山泉水或是到全村唯一有水泵的那户人家去拉水。冰天雪地,路滑难走,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1.
论急躁     
前不久,在清朝人马时芳的《朴丽子》书中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人挑着一担桔子进城,天快黑了,他怕在关闭城门之前赶不进去,心里很是着急。恰巧这时迎面走过来一个老人,他便问道:“你说我能在关城门前进城吗?”那人瞧他慌慌张张的样子,回答说:“你若是慢慢地走,还能进得了城。”挑桔子的人听后很生气,心想,这不是在故意同我开玩笑吗?难道慢走能进城,快走反倒进不了城?他心里嘀咕着,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向前奔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1月22日,沐浴着灿烂阳光的贵州省思南县东瓜溪,一派节日气氛,山寨人群熙攘,欢声笑语。下午4点20分,几辆乳白色的客车和小轿车在东瓜溪村头轻轻停下。一群干部模样的人走下车来,最前面的那位和蔼可亲,身着青色便装。思南县委书记晏世忠、县长戴亮急忙走上前迎接,省委书记钱运录介绍道:“这是温家宝同志。”“温副总理,您好!”在他们异口同声向中央政治局常委、副总理温家宝问好时,温家宝同志伸出了他那温暖的手。温家宝同志说:“我们就在这里看看吧!”“坎上这家就是养猪大户,我们先看这家吧。”说着,晏世…  相似文献   

13.
多一只狗叫     
有一个作家,为剧院写了一个剧本。一个大雾的日子,作家正对剧本做着最后的修改时,一位老人走了进来,站在他写字桌的前面。作家有点不知所措,茫然地抬起眼睛问:  相似文献   

14.
一个浮动广告在他面前雀跃着,一闪一闪地,仿佛一只跟屁虫,鼠标移动到哪里它就跟着游到哪里。若是从前。看到如此厌烦的广告他定会马上屏蔽掉;可那天,他却鬼使神差地点开了……  相似文献   

15.
草地上的天,象疯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阳光灿烂的大晴天,转眼间乌云蔽日,狂风骤起,大雨夹裹着冰雹,劈头盖脑而下。风暴过后,前面部队踏出的路径被掩盖,天苍苍、雾茫茫,不知自身在何方。我们迷路了,只有靠着红91师政治部主任黄立清的一个指北针判别方向,朝北走去。 走着走着,眼前突然摆着一条河。  相似文献   

16.
李芳 《江淮》2011,(7):39
我生长在农村,对于井并不陌生,那时,农村人吃水都是从土井里挑。我们村里好几十户人家,每天早晨村民都要起个早到井边去挑水。我们时常会趴到井栏上伸着头往井里看,井水里有我们童年的倒影,我们还会冲着井底朝自己的倒影大喊几声,喜欢听从井底传上来的回声。我是喝着家乡土井水长大的,对家乡井自然有着  相似文献   

17.
小太阳     
正竟是一位早已冻僵的战友……前面怎么还有十几个战士围着一堆燃尽的木炭坐着不动?她扯破嗓子大喊:"快起来,不能坐,快走!"可是无人应答。她扑到他们身上使劲摇晃,却没换来一声喘息。啊,是什么让鼻腔如此膨胀?她倔强地抬起头,狠狠咬牙,不让泪水滑出眼眶。  相似文献   

18.
长途行军,或是集体出门远游,人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走在队伍前面的,可以自己调节和控制速度,不必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可以率先领略一处处新的美景,心旷神怡,精神振奋。同走在后面的人相比,即使走的距离较远,也感觉不出辛苦和劳累。在激烈竞争的现实生活中,其他一些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走在了前面,它就会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在竞争中能够处于有利态势,更快地发展;一个集体的工作走在了前面,就会增强全体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使集体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创造新的业绩;一个人在事…  相似文献   

19.
陈方 《党建》2011,(1):35-36
在广州军区空军,有这样一支王牌航空兵师:它先后完成了远海战巡、超低空突防反制训练、"红剑"对抗等重大任务。在一次次血与火的考验中,成为空军全面发展走在前面,完成任务冲在前面的标杆部队,被军委首长赞誉为"南疆雄师,长空利剑"。  相似文献   

20.
正"以前买生活用品,都要挑着担子走两个小时去乡里。"三都自治县中和镇雪花湖社区搬迁户潘永炎说。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背上背着孩子,肩上挑着担子"曾是潘永炎的日常,也曾是三都自治县三洞乡兴旺村水洋组村民的生活写照。2016年8月,潘永炎一家6口搬进了三都中和镇雪花湖社区移民搬迁点120平方米的新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