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清唱 《新湘评论》2010,(17):64-64
一方确实是为了公共利益,一方有权主张自己的权利。双方达不成拆迁协议,除了强拆,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可考虑。北京朝阳路上的“钉子户”困局,让人联想到另一个东西:树。在北京,有这么一个温馨的故事,为保护一棵古树,一条马路从树两边分岔而过,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给树让道的美谈,不仅在北京有,在全国各地都有上演。  相似文献   

2.
这两次出差北京。我注意到北京的街头巷尾都树起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宣传牌,称之为“北京精神”。在“走遍中国”时,我发现全国各地多个城市都推出了类似的“城市精神”。这是一个良好的尝试。也是一个值得鼓励的创举。  相似文献   

3.
杨振威 《实践》2010,(1):56-56
河南省某县某镇为应付上级生态林达标验收,在该镇一个村子连夜突击植树300棵。谁知第二天树苗就全部被晒死了。于是镇里又连夜将死树连根拔掉拉走了。这场夜幕掩盖下的植树秀,最终以树死叶落而告终。  相似文献   

4.
新年伊始,各地实施的好事、实事可以说是一件接着一件。在北京,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刷卡乘车,普通人4角钱一次、学生2角钱一次”的“平民公交”。从1月1日起,北京的447条线路公交车刷卡乘车一律4角钱封顶,低收入者还有优惠,每张卡补贴10元。单单实施低票价这一项优惠政策,北京市财政就一下拿出了34亿元,给普通百姓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相似文献   

5.
近日,日本静冈县在机场建设过程中,遭遇一名不愿砍树的“钉子户”,导致机场可能无法按计划建成。无奈之下“县知事”与其“谈判”,最后“钉子户”竞提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条件,让他辞了职,才把树砍了。  相似文献   

6.
井冈山机场,一群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轻松走出候机厅,几个肤色不同、操着异域口音的外国游客也身在其中。北京至井冈山,每天一个航班,航程两个多小时。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4,(12):16-16
古来万事难两全。有以身许国的慨然,就难有“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的闲散惬意。放不下“窗外疏梅筛月影”般的卿卿我我,也就难有大丈夫纵横四海的成就。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朴素道理,在经济学上还对应着一个“机会成本”的概念,讲的是在“多选一”的决策时,必须舍弃其他利益。算清楚机会成本的“舍”与“得”,无  相似文献   

8.
快乐大叔 《党课》2011,(19):96-98
不知从啥时候起,人们一提到“艺术”一词,常常与“玩”这个字联系在一块儿。好像艺术真的就是“玩”出来的。其实呢,快乐大叔觉得,这应该算是一种调侃。说“玩”往往有自谦和自嘲的成分在其中,换句话说,既然我只是个“玩”艺术的人,不管是琴棋书画也好,吹拉弹唱也罢,水平哪怕再拿不出手,一个“玩”字也就都给化解掉了。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9,(11):123-123
最早的“中国”与现在的中国差别很大。“国”最初就是指一个城、一个邦或者一个邑。住在里面的人叫“国人”,住在外边的人叫“野人”。所以,历史上有很多国,当时说“万国来朝”,不一定有上万个,但至少有几千个。经过长期兼并和淘汰,到战国后期,才号称“七雄”。“中”的本义是一面旗帜。最早的“中”字右边还有几横,  相似文献   

10.
秦海  欣欣 《求贤》2008,(4):26-26
就左右而论,应当是左大,左尊,左先,左上;右小,右卑,右后,右下。我们现在官员隆重出现在公共场合,有两种排位法,其中一种是“一把手”居中,“二把手”在其左,“三把手”在其右,然后一左一右排。这种排法,正是对左先右后的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11.
谈心谈话,是党内过民主生活的一种重要方法。开一个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这个步骤不能少。怎样才能在民主生活会上既谈出问题,又谈出团结?笔者认为,谈心谈话要做到“真”“实”“好”。  相似文献   

12.
酷暑时节,走进江津区李市镇牌坊村柑橘果园,只见排排晚熟柑橘树整齐茁壮,条条排水沟贯穿其中,青枝绿叶下果儿挂青欲滴。一群村民正顶着烈日,为柑橘树浇水、打药、杀虫。  相似文献   

13.
徐志长  东海 《前线》2008,(9):56-57
月季是北京的市花之一(另一市花为菊花),在北京奥运会上所用的颁奖花束名为“红红火火”,就是由9枝“中国红”月季组成,配材为6枝火龙珠、6枝假龙头、6片芒叶、6片玉簪叶和6片书带草。在奥运赛场频频亮相的“红红火火”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月季为何在奥运会上有如此礼遇?月季又有什么特殊的经历和故事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呢?  相似文献   

14.
作为机关的党支部书记,如何履行好“一岗双责”,本人工作的体会是要做好以下“一”“二”“三”“四”:“一”是围绕一个中心。即按照河南省委省直工委的安排,围绕办党组统一部署和机关党委的工作要求,认真履行各项职责,不折不扣地贯彻办党组的决策,不折不扣地执行办党组的指示,不折不扣地完成办党组交给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麒嵩 《前线》2014,(8):122-122
有这样一个历史传说: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大臣叫壬里国,他与另外一个大臣中里缴打了三年官司。因为案情复杂,无法判断,国王齐庄公请来了当时的神兽“廌”,相传“廌”能辨是非曲直,它的角顶向谁,谁就一定有问题。结果,壬里国的诉状读完,“廌”没有动;而中里缴的诉状还没有读到一半,“廌”就用角顶翻了他。于是,齐庄公判决壬里国胜诉。“法”字的来源就和这个“廌”有关。“法”的繁体字写作“灋”,由“水”、“廌”和“去”三个字组成,其中,“水”字代表对待每个人应该像水一样公平公正;“廌”字代表着要能明辨是非曲直;“去”字则表示一旦判定对错,应该坚决去恶扬善。  相似文献   

16.
快乐大叔 《党课》2009,(9):95-97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政权里面的“老大”,有句形容一个人有权有势的老话,叫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一人之下”的“一人”最初指的就是皇帝。皇帝是真正的万人之上,所谓的“九五之尊”。皇帝说一不二,皇帝还是“金口玉言”,说出来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即便错了,也就错了,难道有人还要跟皇帝较真吗?不过,皇帝也有没辙的时候,咱先不说历史上那些被“垂帘听政”或者被“架空”了的“名义上的”皇帝,即便是牢固掌握权力的皇帝,也有他把握不了的东西,也有被“潜规则”的时候,不信,咱就来看看。  相似文献   

17.
《新湘评论》2012,(24):50-50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孝文化。 “孝”字最早出现在33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中,由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组成。后来写时把“老”字的下半部取消了,就是现在的“孝”字。  相似文献   

18.
《学习导报》2012,(24):50-50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孝文化。 “孝”字最早出现在33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中,由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组成。后来写时把“老”字的下半部取消了,就是现在的“孝”字。  相似文献   

19.
《天津支部生活》2013,(10):40-40
1921年12月,毛泽东和弟弟毛泽民第二次来到安源煤矿。在专为工人子弟办的一所学校里,毛泽东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工”字。他解释说,上边的一横是“天”,下边一横是“地”,中间的一竖代表工人阶级自己,工人是站在地上,顶天立地,整个世界都是工人们的。在这期间,毛泽东还在给湖南长沙人力车夫上的夜校课堂上,打了个比方。他在黑板上先写了一个“工”字,又在旁边写了一个“人”字,然后,他微笑着告诉车夫,如果把“人”字放在“工”的下边构成了“天”字,如果工人团结起来力量可以顶天。  相似文献   

20.
5年是一个历史单元,也是一个历史起点。 2011,满载“十一五”的喜人成就,满怀“十二五”的美好憧憬,中国“再出发”。 这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浪花一朵;这5年,在中国的记忆里却是狂涛巨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