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网络社会的权力分配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信息网络社会,知识和信息是重要的权力源,信息网络的发展促使社会权力的重新分配。这种分配是趋于集中,还是分散,国内外理论界有不少争议。有人认为信息网络的发展加剧了权力的集中化,可能会产生一个电子专制制度,甚至出现极权主义。与之截然不同的是,有人认为信息网络的发展促使权力分散化,分散化的结果,从积极的方面讲,有利于促进民主、平等、自由等的发展,从消极的方面讲,可能会带来社会的无序化,甚至产生无政府主义倾向。也有人认为这两种趋势都是存在的,既存在向上集中的趋势,又存在向下分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信息网络社会权力分配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祥正 《新视野》2002,(1):62-63
在信息网络社会,知识和信息是重要的权力源,信息网络的发展促使社会权力的重新分配。这种分配是趋于集中,还是分散,国内外理论界有不少争议。有人认为信息网络的发展加剧了集中化,可能会产生一个电子封建制度,甚至出现极权主义。与之截然不同的是,有人认为信息网络的发展促使权力分散化,分散化的结果,从积极的方面讲,有利于促进民主、平等、自由等的发展,从消极的方面讲,可能会带来社会的无序化,甚至产生无政府主义倾向。也有人认为这两种趋势都是存在的,既存在向上集中的趋势,又存在向下分散的趋势。笔者同意第三种观点,认…  相似文献   

3.
列宁的党和国家监察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纪检监察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他晚年提出的党政监察合并等思想观点与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思路具有高度的逻辑契合性。文章总结提炼列宁党和国家监察思想的基本内涵,分析列宁党和国家监察思想对我国监察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产生的影响,并以列宁的党和国家监察思想为指导对我国深入推进监察体制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腐败是制约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官本位思想是腐败产生的源头之一,对权力的向往导致了官本位思想的形成,官本位思想的存在必然导致腐败现象的产生,腐败更加重了官本位思想的盛行。官本位思想已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反腐败必须消除官本位思想。一是加强思想教育;二是限制官员权力;三是加大对腐败的惩处力度。  相似文献   

5.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为依托、全面依法治国为抓手,致力于实现法治中国的战略定位,为实现监督公权力反腐败法治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习近平阐述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关于监察法治论述,并付诸当下中国监察制度改革与发展的法治实践。建基于权力监督全覆盖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监察法治论述着力于腐败治理制度化,实现执政党长期执政;推进监察体制改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实现监察法治化;主张重大改革于法有据进行宪法修正和制定监察基本法,确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宪法定位和监察权运行的基本法治遵循;依据监察改革法治原则,强化外部监督制约与内部专门监督相结合的原则,从制度上实现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有效监督,推进监察权运行机制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以来,为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推动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从国家权力结构的视角来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核心是通过创制国家监察权以优化国家政治权力配置和完善权力监督体系,把政治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我国国家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将我国政体从原先的立法、行政、司法"三位一体"的格局转变为立法、监察、行政、司法"四位一体"的政体模式,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政体模式。这一政体模式的创新突破了传统政体理论的窠臼,可以为国际社会政体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7.
责任是现代政治的基本价值理念,现代政治不仅要求公共权力是高效的,而且也是负责任的。但是,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认识的有限理性和纠偏不作为的现实需要等角度看,一个富有韧性的政治系统在强调问责的同时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容错机制。虽然容错与问责有不同的内在逻辑理路,但它们都着眼于促进公共权力的规范运行和效能提升。因此,实现二者的同步推进是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关切。中央层面对问责与容错的重视对各地的实践探索既是一种倒逼也是一种推动。但是,当前实现二者同步推进的典型案例并不多见。案例分析表明,影响问责与容错同步推进的因素主要在于如何精准界定容错与问责的边界、对政策标准宽严尺度的合理拿捏以及能否掌握相应的操作技术等方面。从这个角度讲,要实现问责与容错的合理均衡,理应重视并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列宁晚年关于加强执政党监督的思想是在俄共(布)成为执政党之后的政治实践中不断丰富起来的,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改革党的最高机构为突破口,扩大党内监察力量,建立权力制约机制;加强对党最高层的监督,提高监督工作质量,改善党内民主状况;设立党内最高代表会议代行党代会闭会期间职权:主张党的监察机构与国家监察机构协同起来运行等。列宁晚年关于加强执政党监督的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监督,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监督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所的作用,一般来讲,主要有四个方,即制约、参与、预防和反馈。党内督的职能也应如此。从本质上讲,切腐败行为都是对权力的“私”、“私租”和“私用”。因此,对权力行规范、分解、制衡,参与权力的行过程,预防权力的滥用,对权力运用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以保权力运作的正确方向,使之不发性质上的变异,就成为监督的历性使命。毫无疑问,监督是防止、遏制消腐败现象的重要“关口”。从监督现状来看,监督作为“关口”在纪监察工作中确实是一个薄弱环。主要的问题是作用滞后,往往是问题成为“热点”,造成了…  相似文献   

10.
现代领导学理论认为权力不等于权威。权力一般产生于客观因素,权威则在本质上是一种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在心理上形成的一种有很高融合度的沟通和默契,是使被领导者信从的力量和威望。现代领导者权威产生的基础,一是公,二是功,三是仁,四是明,五是廉,六是信。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孙中山首开"党治"先河,其监察思想在"权能分治"理论提出后,由单一的监察院行使监察权,发展为包括"政治系统"和"党治系统"双轨并行,"政权""治权"和"党权"三方参与的多元立体的监察体系。但在"党治"下的实践中,由于一权独大的"党权"不断干扰"治权"和弱化"政权"的监察权力,使孙中山监察思想的内核发生了变异。通过反思孙中山"党治"监察思想的失效,理清其监察思想中的内在逻辑矛盾,从而揭示政党的自身建设和接受监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向社会公布之后,引起广泛争议。有学者提出,国家监察委员会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人大机关实施监督,是"以下犯上",是"儿子管老子",不符合政治逻辑。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国家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政治机关,对国家权力机关实施全面的国家监察,不存在任何政治逻辑问题,当然,也不存在权力保留的问题。国  相似文献   

13.
个人权利与宗教权力、经济权力、政治权力的制衡关系是政治学说中重要的议题。社会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协调个人权利与社会整体利益统一要求之间的矛盾。洛克较早的论述了个人与社会制衡的思想。个人权力对宗教、政治、经济三方面因素产生制约和平衡 ,从而使整个社会与个人达成一种平衡态势。其中 ,个人权力的至上性和不可取消性不仅是政府合法性的基础 ,也是整个社会存在的根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的时代主题下 ,重温他的思想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监督是监察委员会的首要职能,保障监察委员会有效和廉洁地行使监督权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提的一项重要任务。完成该任务除了依靠监察委员会的本地探索以外,还可以积极借鉴以良好的权力监督效能闻名于世的丹麦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有益经验。从权力监督视角出发,对丹麦议会监察专员制度进行法律文本分析和运行过程分析可以发现,丹麦议会监察专员制度提升权力监督效能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保障监督权运行的有效性与对监督权进行严密的再监督两个层面。鉴于此,监察委员会要充分释放其权力监督效能,就需要从保障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有效行使监督权和健全对监察委员会的多元监督机制两个方面入手,着力构建符合有效性和廉洁性标准的新型国家反腐败工作机构。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非权力因素,是指不依靠所掌握的强制性、支配性的力量去对待人们的思想、行为及其他现象。所谓自然影响力是指通过自身的内涵和能量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一种自然的影响和作用,使受影响者自觉地产生相似性的倾向。非权力因素与自然影响力相辅相成,不可分割。非权力因素是自然影响力的方向,自然影响力是非权力因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的公务员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都在监察委员会的监察监督之列。对于此项规定,学术界产生了一些争议。有学者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监察委员会,监察委员会怎么能反  相似文献   

17.
正领导干部能否正确为官用权,群众最关心,社会最关注,组织也最关切。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国古代有一种哲理:国家之权乃是‘神器’,是个神圣的东西,非‘凡夫俗子’所能用。党员干部务必珍惜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省委书记王东明指出:"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具体表现各有不同,产生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从本质上讲主要还是对公权力的滥用和践踏。"的确,领导  相似文献   

18.
关于隐蔽战线的反腐败斗争省国家安全厅厅长张永辉反腐败斗争要常抓不懈。反腐败斗争长期性决定了反腐败斗争要常抓不懈,因为腐败最容易在权力的集中点上滋生,党和国家赋予国家机关的特殊权力,是党对我们的信任。但如果我们政治思想工作薄弱、纪检、监察、审计工作乏力...  相似文献   

19.
王建新 《探索》2011,(6):165-169
权力文明理论是有自身的逻辑进路的,如果我们不从特定的理论角度加以限定,最终所得出的“权力文明”概念很有可能是无指向的、无语境的空谈。从静态的方面看,权力文明表现为人类权力进程中取得的所有的进步的成果,如权力意识的提升、权力组织的完善、权力制度的健全等;从动态上看,权力文明则是人类社会权力演进的过程,是人类创造的积极权力成果累积的过程。权力文明既是一种观念或理论,又是一种权力制度,更是一种社会实践。权力文明的合理形态表现在权力产生和运行的合理性、权力行为的合理性、权力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合理性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近年来呈蔓延发展的各类腐败现象,却严重地阻碍和破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育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前进道路上的绑脚石,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产生原因及其遏制的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一、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表现及其危害腐败是权力自身滋生的一种异化行为,即社会中掌握公共权力的国家公职人员以权力谋取私利的权力商品化行为,它是政权的一大通病。在市场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