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最早判断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 1989年出版的一部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书,首次披露了原军委总参作战室主任雷英夫于1950年8月下旬最早作出了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的判断。此后,一些史学研究工作者和纪实文学作者都对此大加引用。 1994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将苏联时期关于朝鲜战争的部分档案赠送给当时的韩国总统金泳三。韩国外交部根据这些档案,整理了《苏联朝鲜战争档案摘编》(1949年1月-1953年8月)。  相似文献   

2.
今年足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纪念日。它让我们想起了敌机呼啸、炮火连天、枪林弹雨、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想起了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也让我们想起了父亲在上甘岭阵地上的日日夜夜……  相似文献   

3.
《最寒冷的冬天》是关于朝鲜战争的一本新书,作者戴维·哈尔伯斯坦姆是美国的近代历史读物老牌作家。哈尔伯斯坦姆通过讲述美国参战者个人的故事来介绍朝鲜战争,其中夹叙了他自己的观点。他在书中披露了许多新史料,揭露了美军内部的黑暗、无能和腐败。朝鲜战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以前不便说的事,现在可以说了。  相似文献   

4.
《党的建设》2009,(5):61-61
《毛岸英在朝鲜战争》一书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彭德怀看见毛岸英手里捧着一本书,嘴里哼着歌曲,不解地问:"岸英,你究竟是在看书还是在唱歌?"毛岸英回答:"彭总,我是在研究《国际歌》  相似文献   

5.
美国乔治亚大学历史学教授威廉·斯图克1995年撰写了《朝鲜战争:一部国际历史》一书(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对朝鲜战争的起因、美国与苏联决策的过程、联合国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朝鲜战争对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作用等均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相似文献   

6.
翻开报纸,猛然看到一则标题《魏巍走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成遗作》。看着这则标题,我在震惊、落泪的同时,也不由回忆起2004年魏巍为我的书《狼牙山壮士宋学义》写序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7.
终生读书     
因为父母是教书匠,家里书多,我也就从小爱看书。有一次我给弟弟讲“那托”,父亲很奇怪,听了一会儿,哈哈大笑,原来是我把三太子哪吒读成了“那托”。那年我刚上小学,就敢大着胆子翻看《封神榜》和《西游记》了。解放前,我在重庆南开中学读初二时露过一次脸。国文老师讲袁枚的《祭妹文》,有这样的句子,“你死我葬,我死谁埋?”老师说作者是受了《红楼梦》的影响,问谁读过这部书?班里有半数同学举手。又问谁会背葬花词?举手的只剩我一人。老师叫我起立背诵:“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相似文献   

8.
广西客人取道天津莅京,言及在当地报纸上看到孙犁逝世的消息。我听了一怔,心头不禁涌上怅然若失之感。孙犁并不知道我是谁,我知道孙犁是从中学语文课本里那篇《荷花淀》开始的。半个世纪了,这篇小说我记不清读过多少遍,百读不厌。世界上,描写战争的作品汗牛充栋;在中国,描写抗日战争的作品卷帙浩繁。然而,很少有哪篇作品比得上《荷花淀》视角如此独特,运思如此巧妙。它不是从正面去写战争的悲壮惨烈生死离别,而是从侧面写了雁翎游击队战士的一群家眷,写他们如何心系前线,偷偷乘船穿梭于荷花淀的芦苇荡中,自发而机敏地参与战斗…  相似文献   

9.
夏征难 《党的文献》2006,2(2):39-45
毛泽东不仅对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做过专门的研究,而且“其熟悉的程度令人惊讶”。早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为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就读了克劳塞维茨的书;1938年初他在延安写过读《战争论》的读书日记;在写《论持久战》时,他对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目的论及战争“盖然性”理论等作了批判改造和发展。他还专门组织过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究会。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多次谈到他读过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并称克劳塞维茨讲过“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形式的继续”等“很有道理的话”。  相似文献   

10.
李原 《党史纵横》2009,(10):61-62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这是歌曲《我是一个兵》的歌词,词作者陆原、岳仑。曲作者岳仑。这首响彻祖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歌曲在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过巨大作用。西方媒体称:“中国在朝鲜有‘两颗重磅炸弹’,一颗是魏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一颗是陆原、岳仑的歌曲《我是一个兵》。”  相似文献   

11.
杨超 《党史文汇》2010,(12):37-40
过去小学语文课本里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让志愿军的英雄形象深深地扎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可歌可泣的朝鲜战场上曾涌现出无数令人敬仰的英雄儿女,  相似文献   

12.
洪学智将军是原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总司令员,作为这场为捍卫人类和平事业而进行的正义战争的指挥员之一,他从志愿军的组建到战争爆发,再到板门店谈判协定签字,自始至终都参与其中。上世纪90年代,即朝鲜停战协定签署40年后,洪学智将军以亲身感受为据,用朴实自然、亲切感人的笔触,撰写了《抗美援朝战争回忆》一书,对抗美援朝战争作了回忆。  相似文献   

13.
钱江 《党史文苑》2012,(19):45-48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迅速武装干涉,还命令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朝鲜战争扩大为大规模局部战争状况。如何掌控和投入朝鲜战争报道,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日报》突然面临的情况。《人民日报》第一时间向朝鲜战场派遣记者战争开始前,朝鲜劳动党中央总书记金日成曾来北京,向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通报朝方作战决心,听取意见。但是,具体到战争哪一天爆发,则是朝方高度机密。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只有半年的范长江,和此前几个月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邓拓对此都没有准备。对这场战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需要有一个认识和判断的过程。朝鲜战争爆发当日,在《人民日报》夜班值班的总  相似文献   

14.
主持编写《信念永恒》一书的同志,一再要我写一篇缅怀马兴元同志的文章。面对要求,我很踌躇,既不能违心地推托,无话可说,又不能不讲真话,说空话。党的十七大以后,政治改革正指向权力过分集中,党内民主化已经摆上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5.
魏巍是人们熟悉的作家,为了痛击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他曾在五十年代初赴朝鲜战场,与志愿军生活战斗在一起,并先后发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等许多优秀通讯报告。作者以炽烈的感情歌颂了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崇高思想品质。《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这些作品中影响最大的一篇。“最可爱的人”成为全国人民对志愿军最亲热的称呼,最崇高的赞美。在时隔半个世纪和平建设的今天,我国的一些地方腐败现象愈演愈烈、触目惊心,引起人们的深思和关注。老作家魏巍对此深恶痛绝,毅然执笔写了《谁是最可恨的人》。它深刻地剖析了腐败的根源和危害性,提出要坚决与腐败作斗争,与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斗争。 听听老作家的声音吧——  相似文献   

16.
徐老一诗两写徐特立(1877-1968)老人在20多岁时曾撰写一首题为《书愤》的诗。诗曰:为恶既无恶报、为善又无善报;何必安分守己,不做土匪强盗。作者写这首诗,情绪很愤激,所以题为《书愤》。因为他当时看到维新变法的志士谭嗣同等被杀,义和团起义遭到八国...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不时从报刊上看到某厂某厂停产整顿的报道,很想模仿柳宗元,写一篇贺某厂停产整顿文。柳宗元写的是《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读过《古文观止》的人,大约都知道这篇书信体文章。文章说的是王参元本是一个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而多能的人,理  相似文献   

18.
“向战争年代新闻前辈的崇高敬礼”,钱江同志在《战火染红青春岁月》一书后记中的这句话道出了我读完全书最想说的话。  相似文献   

19.
读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曾庆榴教授著的《走出历史的困谷》,使我想起了老省长杨康华。他是一二九运动时期中山大学学运骨干。将一二九前后广州青年运动的走向及历史意义写出来,是他生前的心愿。1984年,蒋南翔在北京组织编写《一二九运动史》,近40万字的初稿寄给杨康华征求意见,他看后对我说:书中对广州当时学生运动的情况记载太少,但这不怪人家,是我们广东没有向中央提供足够的材料,对这一段历史研究和宣传也不够。这是一段需要深入研究的历史,我们要抓紧时间收集、整理有关史料。后来,他亲自带着青运史办的工作人员采访历史…  相似文献   

20.
方国 《党建文汇》2010,(12):36-36
最近,当年朝鲜战争的参战者鲍里斯·阿巴库莫夫的新书《不为人知的战争》,揭开了苏联空军秘密参加朝鲜战争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