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鲁民 《前线》2011,(1):55-55
夜读《萍州可谈》,见记:苏东坡曾任杭州通判,相当于“公务接待”办公室主任的职务,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接待、陪同上级和各地来的官员及眷属吃喝游玩,最多时曾一个月游了二十多次西湖。而且他还不胜酒力,每天疲于应付,痛苦不堪,发牢骚说杭州通判这个差事简直就是“酒食地狱”。  相似文献   

2.
<正>杨洋是杭州一家贸易公司的采购经理,一天,他在杭州萧山机场与一位范先生聊了起来。范先生说,本应该开车来机场的,回到杭州时好顺便办一些事,可考虑到机场停车一天就得120元,几天就是好几百元!不得不放弃。说到这,范先生又遗憾地说,不过,回到杭州打的办事,花钱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非常不方便。原来,范先生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家在离萧山机场100多公里的地方。杨洋和范先生聊着,深有同感的他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  相似文献   

3.
小卫 《党史天地》2007,(9):29-31
当我国航空工业正在展现新面貌的今天,尤其是当我们看到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新型飞机在蓝天翱翔时,我们不由深深怀念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初创人之一、我国著名的航空工业专家、共产党员徐舜寿同志。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对祖国航空事业的献身精神和重大贡献,他在飞机设计事业上的丰富学识及其组织才能,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及一个科技专家的治学态度,至今仍为每一个熟悉他的同志铭记不忘。  相似文献   

4.
杨建民 《党史博采》2011,(11):41-43
向往延安 华君武喜欢漫画,是在他上中学时期。在杭州读书时,他看到一些学生害怕打预防针的心理和神态,觉得有趣,便画出一幅漫画,在学校刊物上发表了。这使他的兴趣大大增加起来。不久,他以古代民歌为题,画出一幅《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来。这幅漫画被《浙江日报》发表之后,还发给他一块大洋的稿酬,对一个中学生来说,这真是可以影响后半生发展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5.
司徒雷登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他父亲司徒尔是从美国来到中国的第一批传教士,1875年开始,他担任由他本人兴建的杭州基督教“天水堂”教堂的主持。1876年,司徒雷登出生在中国杭州武林门内美国南长老会传教团寓所,11岁时被送回美国,在弗吉尼亚州上学.大学毕业后的1905年又回到中国传教。  相似文献   

6.
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手术室冰冷的铁门把我挡在了门外。此时此刻,我知道专家正在全力以赴地为一个普通的飞行员接骨。在不久前的一次体能训练中,他意外地受了伤,为了继续自己的飞行梦,他已经是第二次走进手术室。为了不影响日后飞行,他坚持不让医生打催眠针,我知道,重返蓝天的心愿支撑着他……而我,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43岁的陈国强,3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病魔无情地剥夺了他双腿行走的权利。这样的坎坷对他影响深远,可在农二师二二三团残联、家庭父母及社会的亲切关怀帮助下,他不甘落后、自强自立,用信念撑起生命的蓝天。陈国强于1989年高中毕业,步入社会。对于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一度迷惘和绝望。当时因残疾行走不便,团党  相似文献   

8.
文楚 《党史博采》2004,(8):41-44
1962 年,毛泽东主席与封耀松“唉,又一个骆驼祥子的孩子”我祖籍浙江绍兴,在杭州出生、长大。父亲是拉黄包车的。我们这个家在旧社会可苦呀。我只读了两年书,就在东街路的源泰丰炒货店学生意。“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1949 年 5 月3日,我们店员、 他第一次来杭州,正巧是他59岁 市民们唱着这首生日那天,1953 年 12 月 26 日。 歌欢迎解放大军他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工作班子,在 进杭州。翌年,杭 刘庄主持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 州茶糖炒货业工草工作。 会成…  相似文献   

9.
正他曾是普通一兵,在军营里找到了通往蓝天的蹊径;他是中国航空预研的开拓者和践行者,开创了中国航空预研的新局面;他积极筹划和主导战斗机综合火控系统研究,使歼8Ⅱ完成跨越,让歼11威武蓝天;他如今年近8旬,却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产歼击机总设计师李明。遨游蓝天不是梦李明祖籍湖北省黄陂县(今武汉市黄陂区),1936年l2月30日出生于广东省三水县(今佛山市三水区)。他的祖父李宝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在国内创造了诸多奇迹。探析这些奇迹,离不开杭州的民主实践。杭州的民主实践是人民民主在杭州的实践形态。它以民主形式创造发展,使民主成为杭州发展的资源;同时,以发展推进民主建设,发展成为实现民主的动力源,极大地促进了市民当家作主民主。在具体实践中,杭州市在政党的有效领导下,通过政府逐步还权于民,把生产还给市场、生活还给市民、山水还给自然的“三还”过程,还出了一个市民当家作主的权力主体,为杭州市运用复合民主创造发展提供了权力基础。  相似文献   

11.
沉默的善良     
王赛新 《新湘评论》2014,(22):45-45
春运期间,在由杭州开往成都的K529次列车上,旅客严重超员。一个靠窗坐着的老大爷正跟邻座的人分享他的幸运经历,原来,他是到上饶的,买的是无座票,上车后抱着侥幸心理事先占了个好座,没想到直到开车也没人上来。  相似文献   

12.
明红 《党史纵横》2002,(11):35-36
漫画人生华君武1915年9月生于浙江杭州,原籍是江苏无锡荡口镇。华君武从小就喜欢画画,1930年,他在浙江省立第一中学上学,处女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漫画就发表在校刊上。那次他平生第一次得到了一块大洋的稿酬(还扣了三分印花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成了日本统治下的“满洲国”。为了支援东北的抗日义勇军,他参加了中学的义勇军童子军。1936年,他从上海大同大学附中毕业后,到一家银行当最低一层的小职员。日本兵对中国人专横跋扈,国民党当局又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上海滩给了他正反两方面教育…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真伪     
舒展 《唯实》2001,(5):69-70
1928年春,鲁迅收到一位女大学生马湘影的来信,说年初在杭州孤山承蒙先生允许,给我经常通讯并指导……鲁迅当即回了一信,说我已十年没到杭州去了,孤山见面一事,纯属子虚乌有。鲁迅又托住在杭州的青年作家许钦文打听,才知道是有一个姓周的人,在城外教书,自称“鲁迅”,说他作过一本《彷徨》,销行八万册云云。 这段冒充鲁迅的历史轶事,最近在电视连续剧《鲁迅与许广平》中播出了。情节有点变动:鲁迅和许广平站在假鲁迅院外土墙边,听他如何陶醉自吹。他俩淡淡苦笑,一走了之…… 这个骗子属于“小儿科”,鲁迅并没有愤怒揭发,…  相似文献   

14.
北安村1992年荣获了“全省第一个产值亿元村”的称号,1995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30,708万元,上交税金ZOO万元,人均收入3,200元,村委会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优秀村民委员会”。1984年7月24日,牡丹江市龙江开发总公司成立了,北安村形成了一个经济实体,事业蒸蒸日上。担任北安村党总支书记,又兼总经理的吴彦成更加繁忙了。1993年1月19日因心脏病发作,他犹如翱翔蓝天的一只头雁碎然地离开了他朝夕相伴的雁群,离开了他无限卷恋的北安村,离开了深深热爱他的父老乡亲。他是在即将赴俄罗斯考察时突然倒下的。他悄然离去,没有留下…  相似文献   

15.
周莲娣 《求贤》2014,(8):58-59
如今正值不惑之年的王实,是一位在公安战线工作了二十年的“老”警察了。二十年前,从六百多名报考飞行员的小伙字中,他脱颖而出,成为九名上榜的幸运者之一。本该飞上蓝天,只因部队录取通知书晚于警校录取通知书,让他成了一名警察。  相似文献   

16.
王祖强 《党的文献》2012,(5):116-118
毛泽东一生曾53次到过浙江,对杭州尤其关注和喜爱。新中国成立后,杭州是他外出视察到得最多的地方之一。他于繁忙的工作之余,在杭州留下多首脍炙人I:2的诗篇佳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是收录毛泽东诗词最多的权威版本,其中就有八首在杭州写就的诗词。  相似文献   

17.
烛柱摇红写春秋──记北京建工集团总工程师杨嗣信本刊记者戚本逊记得有本书这样写道:给地球留下痕迹最多的是建筑工人。而杨嗣信作为一名建筑工程师,不仅留下得多,而且根深、很深。他在大地与蓝天之间托起了一座座熠熠生辉的广厦,也谱就了一个共产党员无悔的春秋。写...  相似文献   

18.
乃全 《先锋队》2010,(10):22-23
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连接着一段历史。对于方山县环保局局长吕海平来说,他的故事充满激情,浸润着智慧、艰辛和汗水。为了使方山县蓝天碧水工程走出一条惠民、利民的环保新路,他穿梭于田间地头,奔波于环境治理的风口浪尖,忙碌于提升当地群众生活质量的大量服务之中。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1月20日,上午9时许。解放军兰州空军某团驻地县文化活动中心大厅里,花圈肃穆,哀乐低回。数千名士兵、将军、驻地县党政军领导和自发赶来的当地群众,一个个胸佩白花,眼含热泪,为一名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而壮烈捐躯的英雄送行。一位村民泣不成声地说:“他本来可以跳伞的,可为了俺们却没有跳,他是为保护俺们牺牲的呀!俺要教育子孙,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记他!”数日前还与英雄朝夕相处的战友,此刻面对英雄的遗像,更是抑制不住满腔悲痛。他们在心底一遍遍呼唤着英雄的名字,希望他能再回过头来,望一眼他眷恋的蓝天、熟悉的战鹰和亲如兄弟的战友……然而,英雄音容宛若在,英魂却随白云逝。  相似文献   

20.
感动甘肃·2010十大陇人骄子提名奖获得者胡佐周,是泾川县窑店镇东坡村一位憨厚朴实的农民。25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收养了一名患有“兰巩膜型脆骨病”的“玻璃女儿”,从那一天起,他就用父爱不仅为女儿撑起一片蓝天,给了她生活的希望,而且抱女上学,圆了女儿的大学梦,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人间真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