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马碧 《新湘评论》2010,(12):28-28
“对查实的用人问题要纠正问责,不搞下不为例”。李源潮同志这话讲得掷地有声,听着振奋人心。因为它道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心声,抓住了纠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2.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当务之急是必须着力解决在选人用人现实中存在的种种突出问题,从而把正确的用人导向落到实处,使选人用人公信度有明显的提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须采取以下对策:深化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以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提高公信度;防止和反对用人不公,以公心用人提高公信度;纠正用人导向偏差,以正确的用人标准提高公信度;防止违背“游戏规则”,以科学的用人程序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善于防止和化解媒体在选人用人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媒体的积极作用提升公信度;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以领导干部的有效作为提高公信度。  相似文献   

3.
中央组织部开通全国组织系统“12380”统一专用举报电话三年来,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精心构建、有效利用这一平台,认真受理群众举报,加大查核处理力度,严肃纠正违规用人问题,有效发挥了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4.
北京平谷县四套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三讲”教育结束后,各项整改措施件件有着落。基层干部群众感慨地说,这次“三讲”教育效果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 实行提拔干部任前公示制度。针对“三讲”当中群众对提拔任用干部工作提出的意见,平谷县实行了提拔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实行公示制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增强了干部工作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用人失察、失误,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去年9月,县委对拟提拔的23名副处以上干部人选实行了任前公示,对有群众反映并查有实据的两人不予任用。对有群众反映,一…  相似文献   

5.
组织部门的干部监督工作主要是事前和事中监督。建立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体系,是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严治党,切实防止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建  相似文献   

6.
今闻某公司因近年来提出了一新的用人理念,即“用人要‘疑’、‘疑人’要用”。这一理念被本地广泛关注。很多人表示不理解,认为用人也“疑”不就对人不信任吗?这会给被用者带来思想和工作上的多重压力,被用者因为被“疑”而可能在工作中瞻前顾后、放不开手脚,甚至会造成人人自危的局面,这会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影响工作效率、效果。本人听了这些后,却有不同的认识和想法。我认为用人要“疑”、“疑人”要用正是对传统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一理念的科学纠正,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人性弱点。这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切实加强对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的监督检查,坚决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对用人方面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必须严格整肃,坚决煞住  相似文献   

8.
监督“一把手”用人行为历来是干部监督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长宁县在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以来,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形成了一套以《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权暂行办法》为核心,以“三票制”、“旁听制”、“提名制”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制度体系,使“一把手”用人行为不再神秘,监督“一把手”用人行为不再困难。  相似文献   

9.
研报     
《求贤》2014,(7):49-49
中组部研究报告:有人为“留后路”违规提秘书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问题研究”是中组部党建研究所2013年重点调研课题,并形成了报告。报告指出,选人用人不正之风仍然突出,有领导干部为了“留后路”,违规提拔秘书和身边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用人思想极为丰富。合理地汲取传统文化中用人思想的精华,对于我们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反对任人唯亲,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为害最烈的是吏治的腐败,由于卖官鬻爵及其带来和助长的其他腐败现象,造成人亡政息、王朝覆灭的例子,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屡见不鲜的”。为了防治吏治腐败,近几年来,我们先后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条例《实施细则》等,力图通过法规的威严来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防止用人失察失误,应该说,成效是明显的。但也毋庸讳言,用人违规行为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纠正,在一些地方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现象深层的原因何在?解决违规行为关键的措施是…  相似文献   

12.
《当代党员》2011,(7):36-36
按照“加快重庆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的要求,市委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围绕推进重庆科学发展配班子、选干部、聚人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据2010年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重庆“干部选拔任用、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两项指标得分分列全国第六位和第四位。  相似文献   

13.
出台四项监督制度,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贯彻落实好四项监督制度,应从强化预警、推进改革、健全体系入手,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切实优化选人用人环境。  相似文献   

14.
日前,中央组织部新闻发言人公布了国家统计局所做的2012年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结果。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民意调查选人用人公信度78.30分,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满意度78.08分,组织工作满意度79.96分。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向全党提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要求,表明我们党审时度势,顺乎民意,纠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信心和决心。公信度是民意的集中反映,检验选人用人的能力和水平。公信度的丧失,源于选人用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公信度的获得,源于良好的风气、程序的规范、群众的满意。  相似文献   

16.
选人用人工作,事关党的事业和执政地位。长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选人用人工作,十七届四中全会又强调“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省委书记刘奇葆指出:“要紧紧围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全力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相似文献   

17.
“治国之道,唯在用人”,用人是领导的基本职责之一。但领导在用人实践中极易陷入以下误区:“排队等位”、“依赖拐棍”、“嫉贤妒能“、“求全责备”、“主观恩赐”、“因人设事”、“派系平衡”、“重用轻管”等。这些误区事关领导工作的成败、事业的兴衰,领导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工作导报     
天水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从严监督党员干部€ 天水市各级党组织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和“七一”讲话精神,去年以来结合开展“三讲”教育和警示教育,加大了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严格监督力度。一是加大了严格要求、严格教育力度。在全体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中广泛深入开展“三讲”教育的基础上,以成克杰、胡长清为反面教材,扎实认真开展了警示教育活动。同时对广大党员进行了正面典型教育,提高了拒腐防变能力。二是加大了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把关力度。市委领导带头坚持标准和工作程序;带头按规定办事;带头纠正用人…  相似文献   

19.
井军 《纪检与监察》2003,(11):26-26
要彻底消除司法腐败,必须扭转目前用人上存在的长官意志、“暗箱”操作、缺乏竞争、程序不严、随意性大等局面,建立、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首先,要解决用人的源头问题,要把严“入口”关。对各级各类司法人员的录用要分别做出统一、明确、具体的规定。其次,要疏通用人的“出口”。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形成进人、调出等用人的良性循环,才能确保队伍的质量,从而为保证公正司法创造条件。再次,要建立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20.
平昌县按照《廉政准则》的要求,严格把好干部任用“五道关”,提高选人用人透明度、准确度和公信度,用制度规避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促成了干部正向有序流动。这“五关”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