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方敏 《新湘评论》2010,(13):33-3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走出资源困境、提升发展质效、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作为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大县,永兴县立足传统产业与技术优势,积极探索冶炼等废旧物资综合利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走出了一条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苏永清 《实践》2008,(6):11-13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鄂尔多斯人民成功走出了贫困落后地区反梯度推移的跨越式发展道路,走出了资源富集地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出了生态脆弱地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道路,走出了地广人稀地区收缩转移的集中发展道路,走出了西部边远地区自主增长的内生性发展道路,走出了少数民族地区统筹协调的和谐发展道路,归根结底,  相似文献   

3.
许斌 《当代贵州》2013,(23):44-45
盘县突破结构单一的产业格局,走出一条立足煤、依托煤、跳出煤、超越煤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出一条资源型地区依托资源,又不受资源束缚,多业并举,结构合理的快速发展道路;走出一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后发赶超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正黔东南属于西部多民族欠发达地区,风景优美、资源丰富,但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等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如何实现2020年同步小康目标,如何利用好区域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生态资源优势,促进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新路,是当前全州面临的重要问题。认识关系行动,思路决定出路。对民族地区特色资源保护利用重要性必要性的客观分析,有助于相关问题的解决。本文试从资源优势、经济建设、文化建  相似文献   

5.
姚启俊 《江淮》2012,(10):39-40
今年5月10日,省委书记张宝顺在灵璧县调研时指出:灵璧利用反弹琵琶的发展模式,整合资源要素,深挖历史文化资源,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助推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目标。灵璧对文化产业研究得透、挖掘得深,初步走出了一条以文化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路子。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灵璧县委书记唐庆明。  相似文献   

6.
我国海洋经济已初具规模,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已具备较好的条件。进一步提高海洋自然资源整体开发利用程度,防止局部海域过度利用和资源衰退,治理海洋环境污染,以及加强海洋科技支持力度,走出一条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依赖建立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云南省玉溪市遇到城乡建设用地的巨大需求和保护良田耕地的矛盾。为此,玉溪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和开发管理新模式,创造了"城镇山上,工业入园、产业集聚"的成功经验,走出一条独具玉溪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张翼 《理论建设》2014,(6):51-54
旅游经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经济,被定义为"无烟产业"和"朝阳产业"。在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协调工业发展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安徽省池州市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传承和利用好文化遗产,科技支撑工业,政府作为得当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协调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海西州茫崖工委地处资源富集地区,几年来。工委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技术水平.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切入点,进一步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不断增强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杨宇峰 《当代贵州》2023,(16):10-11
<正>贵州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升,在绿色效益、能源消费、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全面发力,全力打造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贵州绿色制造体系,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工业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1.
饶瑜 《探索》2006,(6):101-105
人均耕地面积少、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繁、教育落后、劳动技能缺乏等等是目前西部国家级贫困县面临的普遍问题。对青海省国家级贫困县——平安县的调查就得到了印证。要想改善此种状况,必须多管齐下创新扶贫模式,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加大科教投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走出一条参与式扶贫的新路。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解决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一些地区的贫困问题依然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经济社会发展思维往往定势于环境、资源、投资等要素,发展观念未能走出误区。在当代,解决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必须走出观念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方亚丽 《当代贵州》2017,(18):16-17
贵州紧紧抓住内陆开放的大机遇,发展大数据和大交通,立足资源禀赋,打造生态品牌,促使旅游和生态资源“走出深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靖远县乌兰镇东关村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与区位优势,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步伐,走出了一条土地变资源、资源换资产、资产创效益的集体经济发展之路.2014年,该村集体经济资产总值达到6000万元.东关村的成功经验,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选好带头人,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5.
沈艺 《前线》2016,(12)
正近年来,贵州省立足实际、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发展新路。2016年11月初,本刊记者作为全国党刊"聚焦贵州走新路"调研采访团成员,走进了贵州省贵安新区和平塘县。它们一个依托区位优势,打造高端、绿色、集约的特色新区;一个利用地理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闯出了各自的发展之路,成为贵州创新发展的两个成功样本。  相似文献   

16.
《先锋队》2006,(Z1)
在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确立之后,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重点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即走出能源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路子,走出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走出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子,走出内陆省份对外开放的路子,实现由煤炭大省向新型能源和煤化工大省的跨越,由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基地和精品原材料基地的跨越,由自然人文资源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跨越。这是省委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从山西省情的实际出发,在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谋划和推进山西发展的战略抉择,是构建充满活力、富…  相似文献   

17.
许兆君 《奋斗》2012,(10):18-20
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鸡西因煤而立、因煤而兴,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鸡西市委从实际出发,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推动绿色发展,努力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科学路径,初步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增创了科学发展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以独有的生态资源,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黔山贵水,绚烂多姿。6月的贵州,生机勃发,清爽宜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定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相融的绿色之路。  相似文献   

19.
赵克志 《当代贵州》2010,(21):20-23
<正>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工业的强有力支撑。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走出一条就业容量大、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相似文献   

20.
正在2016第二届贵州(安顺)国际石材博览会暨第二届全国石雕石刻设计大赛开幕式上,安顺市委书记周建琨在致辞中表示,作为贵州国际石材博览会永久性承办地,安顺将肩负使命,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重要指示精神,实施好省委、省政府加快石材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保护好石材资源、利用好石材资源,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让安顺优质石材产品走出贵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