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典———这场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灾难注定将写进历史。有价值的不是一个新发现的病毒,而是这场灾难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反思。非典就如同一面镜子,既映照出了我们的优势和长处,也凸显出了我们的弱项和缺失。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都将陪伴着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非典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肯定没人欢迎。但正如火山爆发也会带来肥沃的火山灰,河水泛滥也会淤出良田一样,其实,非典带来的也并非都是负面影响,它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教训和契机,只要我们因势利导,完全可以从中学到比平常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还要多得多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一丁 《党建文汇》2011,(8):18-18
地震之后,外界常惊异于日本人表现出来的克制与镇静。事实上,这场自然灾难并未使日本丧失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强大的实业基础。“日本制造”仍是这个国家最亮眼的名片,而且,它的影响力遍布全球。日本何以能够实现“实业强国”,甚至掌握全球产业的主导权,打造出一个“海外日本”?财团。这一独有的经营体系的支持可谓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3.
刘蓓蓓 《学习导报》2013,(19):62-62
与讲历史的《苦难辉煌》不同,这次金一南的首部随笔集《心胜》讲的是现实。心胜,顾名思义,就是内心的战胜。的确,这本书虽然是从军事角度来写,但它反映的问题则是普罗大众的,所以就具备了畅销书的先天基础——正能量。  相似文献   

4.
2010年8月8日凌晨,一场罕见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给舟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灾难面前,我们为什么能够作出迅速反应?为什么能够动员强大救援力量?为什么救灾工作能够务实高效、紧张有序?为什么越是灾难当头,我们的社会越是荡漾出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这次抢险救灾,给了我们许多不同凡响的启示。启示一:举国抗灾——强大动员能力和雄厚国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灾难袭来,党中央和国务院统筹全局,举国动员,高效展开抗洪  相似文献   

5.
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给全党、全国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造成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人为中断,痛失了大好发展机遇。但是,如果我们把“文化大革命”放到当代中国的整个历史进程来考察,把它作为当代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一个链条来看待,又会发现,“文革”在带给中国人民痛苦和灾难的同时,也给中国人民带来教训和智慧。“文革”把我国旧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以浓缩的形式推向极端,加速了传统社会主义旧模式、旧体制的衰落解体,使中国提前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形成特有的“历史时间效应”,从而使中国的改革开放获得了比…  相似文献   

6.
2008年的9月是一个让人悲伤的多事之秋,先是山西襄汾“9·8”特大尾矿库溃坝事故造成260多人死亡,紧接着是波及全国的婴幼儿奶粉事件,随后三起灾难接踵而至:黑龙江鹤岗煤矿大火,深圳龙岗特大火灾,河南登封煤矿瓦斯突出事故。三起事故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7.
4月20日8点02分,芦山县发生7.()级地震。突如其来的灾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各路救援力量迅速集聚,全国大爱洒向灾区。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再次显示出中国力量,再次表现出四川人的坚强,再次弘扬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相似文献   

8.
旗帜的力量     
旗帜的颜色,是东方的一轮红日;旗帜的形状,是辽阔的幅员;旗帜的方向,是前行者的征途。而旗帜的力量是什么?在20世纪的初叶,是划动南湖航船的桨橹;在井冈山,是黄洋界上的硝烟和雄浑的诗句;在遵义红楼,是长征嘹亮的号角;在草地,在雪山,是前赴后继的脚印;在延安,是彻夜不熄的灯火;在太行山上,是痛击敌顽的隆隆枪炮声;在解放战争的广阔战场上,是决定民族存亡的大决战……直到1949年10月1日,红旗漫卷,天安门广场变成欢乐的海洋。弹指间,又是半个多世纪,中华民族在旗帜的引领下,战胜无数的坎坷和灾难,正在逐步成长为一个东方巨人。  相似文献   

9.
【开篇的话】 2013年5月12日,新开放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人如潮涌: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解说员朱正男总会加上这句话——“老北川铭刻历史,新北川承载希望”。在朱正男和所有北川人的心中,五年后的今天,灾难已成为历史,梦想正在实现。  相似文献   

10.
陈薇 《世纪桥》2014,(8):32-33
本文分三个历史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时段——梦起之地;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时段——寻梦之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追梦之旅,一路探寻"中国梦"的历史轨迹。历史证明,按照中国国情实际来行进的历史时段,中国的道路就顺畅,国运就昌盛;反之,中国的道路就曲折,国运就衰微,从而诠释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于永军 《前线》2013,(6):82-83
50集电视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之路,国家强盛之路,人民幸福之路”为鲜明主题,以回眸历史、洞察真谛的大视野,以开辟未来、拥抱未来的大信心,系列综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再现了在社会主义500年的追梦过程中产生的若干脍炙人口的故事,浓墨重彩地讴歌众多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昭示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一曲音乐,无论长短,一气吹成,演奏中绝不停顿换气。仿佛羌族这个灾难过分深重的远古民族咬紧牙关,忍辱负重,辗转南北,从历史的那一端一路坎坷悠扬地走向历史的这一端——今天。  相似文献   

13.
七月,我们迎来了一个盛大的节日——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干百万共产党员用欢歌劲舞表达喜庆的心情,用诗词曲瞅抒发对党的热爱;同时,也在重温党的历史,思考现实,展望未来。这是思想的升华、心灵的陶冶、精神的洗礼、品格的锤炼。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反映过去,照射现实,启迪未来。党的光辉历史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党员的必修课和必读书。学习党的90年光辉历史,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本质和主流,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08,(7):F0003-F0003
历史将铭记这个时刻——美丽的天府之国.刹那间天崩地裂,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让人们措手不及。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根据卫生部要求各地成立救援医疗队的紧急通知,吉林省医院听从组织安排.先后组织由25人组成的救援医疗队紧急奔赴四川灾区(至今仍有4名护士在灾区坚持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在全党全国人民努力下,仅用了7年时间,就将满目疮痍的旧中国治理得井井有序,焕然一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不幸的是,由于轻率地发动大跃进以及各行各业大放卫星的运动,致使共和国经济几乎到了濒临破产的境地,亿万人民群众也因此遭到沉重的不幸和灾难。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从初创时的50多人发展成为今天拥有58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在国家生活中处于执政地位,这不是偶然的,也不是自封的,而是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旧中国的积贫积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帝国主义列强接连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华民族丧失了国家的独立,政治上受奴役,经济上被掠夺,人权主权遭践踏......软弱腐败的清王朝,不可能也没有力量来保卫中国的独立…  相似文献   

17.
榜样的力量     
每当我想起当年争取入党的那些曲折经历,总是想起一个人——岁琦同志,她是我不畏坎坷、执著追求党的榜样和指路人。  相似文献   

18.
王伟光 《红旗文稿》2012,(12):4-9,1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在《论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关于民主问题的札记》一文中提出,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本主义民主没有也不可能具有普世价值。任何国家任何地区,全盘照搬西方民主模式必然带来失败和灾难。  相似文献   

19.
新书架     
《当代贵州》2011,(25):71-71
《中国,你要警惕——风云年代的光荣与梦想、机会与陷阱》;《灾难的启示——建立有效的应急反应战略》。  相似文献   

20.
新历史主义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在英美文化界和文学界逐渐形成,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文化诗学流派,是一种不同于旧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批评的“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旧历史主义是研究历史(包括文化史、文学史和思想史)的历史哲学方法,其基本内涵是强调历史的总体性发展观,坚持任何对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必须建立在关于人类历史的深思熟虑之上。然而,在本世纪初,这种“总体发展”的历史观遭到形式主义的攻击,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和法国结构主义认为旧历史主义诗学只重视文学的外部规律,即只注重文学与社会环境、文学与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