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军休服务管理机构是直接服务和管理军休人员的专设机构。军休经费保障比较稳定,军休人员生活待遇较高,理应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列,成为养老服务的领跑者。可是,现实并非如此。由于军休机构设置长期没有调整、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陈旧、军休人员的养老理念保守、军休服务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服务管理不到位、军休人员晚年生活幸福指数偏低。结合学习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  相似文献   

2.
军休文化建设工作应本着落实军休干部生活待遇的基本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全面提高军休干部的文化生活待遇和管理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分类分层网格化管理,在军休系统建立起以活动为主,在服务中强化管理和引导的文化建设工作体系,实现军休文化建设工作从被动开展向主动服务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军休文化是军休干部和军休工作者共同创造的精神产品和财富总和,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先进军休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湖北省襄阳市军休三所以发展军休文化为引领,抓好为军休干部服务、为军休工作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三大服务",大力推进军休文化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在军休系统热烈开展的创建和谐军休活动,标志着黑龙江省军休工作深化改革迈上又一个新台阶。从1985年开始大批接收安置军休干部至今,黑龙江省的军休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已经具有完善的工作体系,成熟的保障体系,成型的政策体系。他们以创新精神研究解决在改革开放中军休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军休工作的新方法,改变服务保障方式,拓展服务工作领域,创新服务管理内容,全面提高军休服务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的实践,得到民政部的高度重视。2003年8月,民政部在哈尔滨市召开全国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座谈会。黑龙江省在会上作典型发言。以这次会议为标志,我国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开始从探索阶段向整体推进。在推进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深化改革中,如何把党和政府对军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进一步落到实处?如何使军休工作更加适应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大环境、大趋势?如何把军休工作和军休干部休养质量提升到一个新水平?黑龙江省以建设和谐军休为动力,以"打造休养环境、创新文化环境、融入改革环境"为抓手的探索实践,为新形势下军休工作的创新发展积累了新经验,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廖凡 《中国民政》2013,(11):44-44
军休服务管理人员是民政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休干生活、服务、管理的具体组织者。军休服务管理人员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对军休服务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非常高。随着接收军休干部的逐年增多.目前军休服务管理人员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休干保障的需要,应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进行系统培训。  相似文献   

6.
苗家 《中国民政》2013,(8):27-28
威海市军休中心成立于2007年3月,目前已接收安置军休干部278名,全部分散居住,最远距离市区50多公里.近年来,威海市以军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军休中心")为依托,积极探索军休工作改革创新模式.工作中坚持"从感情上贴近,从服务上入手,在服务中管理,在管理中规范,在规范中创新"的思路,在实施人性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化社区化管理基础上,运用信息科技化手段,先后研发和建立军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信息系统、军休干部医疗费用查询专线、军休干部信息网站三大平台,构建起与军休干部直接交流的立体空间,推行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服务管理方式,全面提升军休干部幸福生活指数.  相似文献   

7.
军休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强、责任重大的服务工作,它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一头连着军休干部的情绪和国防建设的稳定。在新形势下,锦州市按照省关于军休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探索创建新的服务管理模式,撤所建站成立了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二服务管理中心。为适应军休服务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市第二军休服务管理中心做好“四个下沉”(即思想、组织、人员、工作),促进了军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军休服务管理机构党建工作是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军休单位的基础工作,是提升军休服务管理水平的组织保证。日前,河南省民政厅组成两个调研组,分别到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安阳市、焦作市、信阳市、南阳市、邓州市等地对军休服务管理机构党建工作进行了调研,成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继文 《中国民政》2007,(12):F0003-F0003
如何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军休服务管理工作中?辽宁省锦州市从党政领导自身重视做起,民政部门从打造强势军休入手,业务部门从满足军休干部要求的贴心事着力,创造了和谐军休的新业绩,促进了军休服务管理工作又快又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随着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重心向服务管理转移,怎样能更好地提升国家和社会在养老、福利和服务方面的社会保障能力,使军休干部的生活更加祥和幸福,是军休工作今后发展的重点领域。经过对吉林省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的总结,可以看到,在军休服务管理机构开展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一是健全规章制度,开展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军休机构要建立健全各项工  相似文献   

11.
本刊  李清华  刘东会 《中国民政》2011,(11):F0003-F0003
青岛市民政局军休五中心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提升军休服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并以创建“星级军休服务岗”为载体,以“用心服务、公平服务、依法服务、创新服务”四个服务为标准,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民政”为目标,扎实践行“亲民躬政、播撒爱心”民政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2.
如何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军休工作,创建和谐军休家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坚持以人为本、亲情化服务是做好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的关键,是创建和谐军休家园的重要保障。本文就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人性化服务这一问题谈此认识。  相似文献   

13.
陈惠杰 《中国民政》2013,527(2):53-53
军休干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时期为国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是人民的功臣,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做好军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广大军休干部的切身利益,事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北京市西城区从服务制度、军休文化和基础建设三方面人手,大力提高服务管理质量,构建和谐军休家园。  相似文献   

14.
万勇 《中国民政》2013,527(2):56-56
湖北省襄阳市军休一所着力抓好为军休干部服务和组织军休干部为社会服务的“双项服务”,大力提高军休干部的幸福指数,树立军休干部的良好形象。一.立足“三个坚持”,满足军休干部“三大需求”。一是坚持尊重为先,满足军休干部在政治上的需求。做好军休干部服务工作,首先必须认真落实军休干部的政治待遇,满足军休干部在政治上的需求。实行学习引导,一方面定期组织军休干部开展政治学习,过好组织生活,  相似文献   

15.
《山西政报》2007,(3):56-56
2002年以来,在省市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王继忠所长为中心的领导班子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军休服务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服务管理”为中心、“求真务实”为准则、“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为手段,扎实推进军休所服务管理社会化改革,全面提升军休所整体服务质量,被省民政厅授予“先进单位”,被榆次区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被系统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6.
杨伟 《广东民政》2011,(12):35-35
12月26日上午,广州市军休所与物业公司顺利办理交接仪式。此前,市军休所组织召开有120多名居住在所内及在所内拥有产权的军休干部参加的物业服务管理社会化试点改革工作会议,通报了市军休所试点改革准备情况,讲解了实行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后的服务模式、收费依据和标准。  相似文献   

17.
坐落在青岛东部城区的青岛市军休五中心,是一个有着1158名军休干部的"大家庭"。近年来,中心不断拓展服务范围,以亲情化服务、人性化管理,让军休干部感受到尊崇、体味到情暖、触摸到幸福,打造出和谐军休家园。中心先后2次获得"全国军休系统先进单位",获得"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单位"等荣誉称号。富有活力的服务队伍"让军队离退休干部这一社会特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政》2009,(10):F0003-F0003
青岛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八服务管理中心,以落实军休干部待遇、维护军休干部利益.构建和谐家园为目标,开展“情融军休”服务品牌的创建,着力改善服务手段,使军休干部快乐休养、军休中心平安和谐。中心荣获首批全国“和谐军休家园”称号。  相似文献   

19.
《广东民政》2010,(4):40-41
广州市萝岗区军休二所组建于1997年3月,前身为芳村区军休一所、荔湾区军休六所。占地面积1421.41m2,军休干部住宅面积5370.46m2,军休服务管理机构用房610m2,其中老干活动室413m2,工作人员办公室197m2,另有花园120m2。目前全所共有军休干部99人,在编工作人员15人。全所军休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倡导“热情工作创一流,真情服务到家中”的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渠道,  相似文献   

20.
孙海 《中国民政》2007,(9):43-43
青岛市民政局在践行"亲民躬政,播撒爱心"的过程中,把如何发挥军休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提出了开展军休干部"融入社区,奉献杜会"主题实践活动。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是推进军休队伍建设,推进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完善军休干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