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需 《福建乡土》2012,(5):27-27
风一吹,种子发芽,树木怀春;挑水的姑娘,一闪,就不见了;牧羊的哥哥,用响亮的鞭哨,勾出一轮如水的朝阳,把土岭普照。一种逶迤,起伏,伸展,炊烟横斜。风一吹,麦田翠绿,果园如水墨;一头牛,歇斯底里地哞叫,刺穿岁月深处的一种风土人情;带子一样飘垂的小路上,是谁,摇晃着,摇晃着,让我追寻的目光胆战心惊?风一吹,一片片玉茭,都怀抱着自己快要分娩的胎儿,大腹便便;果园里,一树果儿,饱满艳丽,像一树树调皮的娃娃,忽闪着狡黠的眼睛。豆荚炸裂,谷子低垂,向日葵,如姑娘的面庞,心向太阳。风一吹,谁家传来一声狗吠,带起连片的狗吠?风一吹,谁家欢歌笑语,冲出篱栅,在土岭和沟涧漫延?新房落成,鞭炮齐鸣;儿子成亲,日子红火。雪花纷扬,把年景和年景串缀;轱辘飞旋,把幸福和幸福相连;唢呐声脆,把一条乡路和另一条乡路焊接……  相似文献   

2.
黄昏像穿林而入的鸟儿。风中,怀素的草书留白。水过暮色,绕过水谣或林涛。初试新啼的热望之水,处处锋芒,都已经消瘦。人不在。羊群不在。大沽河赤裸清寒,像一幅木刻插图,深刻,简略,冷调子。一种特殊气息,逼近虚幻。虫儿听到了冰裂之声。坚硬的时光,一幅凝固的乡情民俗,内心焦虑,夜半醒转,随后传来了一声咳嗽。一根火柴,夺人心魄。除了雪花,年关一无所有。我的身边,是媒体机器、爱心车辆,是无边的冷月、雪意和钟声,如文化之鱼,把岁月游得波光粼粼。  相似文献   

3.
丽江印象     
有时候,要走进一座城市,是那么简单,一个电话,一纸通知,或者仅仅只是一时兴起。而走进丽江,却计划了整整一年、憧憬了整整一年之后。当旅行大巴经过7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抵达这座高原城市时,已是傍晚。可是直到我们卸去了满身风尘与倦色,换上长裙,走出客栈,天依旧是明亮的。是的,在这里,夜色就如一只贪睡的懒猫蜷缩在雪山后面久久不愿露面。所以,你根本用不着担心天色会黑下来,你尽可以悠闲地沿着小巷慢慢踱去。一直以为,丽江是宁静的,出世的,不着人间烟尘的。到了丽江才发现,丽江其实是喧闹的、人世的,充满了商业气息的。每一条小街几乎都是一步一商铺,三步一客栈,五步一饭馆,只有在小巷最深处,才能见到一些相对朴实的地道民居。不过,失望也只是淡淡的,如一缕微风,从河边的短叶柳上擦过,很快就没了踪影,或许是落人那清澈见底的水流里去,或许是安歇在水边的青石板凳上了,又或许,是钻入那清脆的风铃声中了。因为,丽江是极有个性的。别看满街商铺林立,多如牛毛,从店名到室内装饰却没有一家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基层人大工作者,在信访工作岗位上工作了近3年,但由于人年轻等各种原因,对信访工作始终没有深刻认识,前不久,当我收到贵刊第5期杂志后,由于工作关系,我被其中《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组稿件深深吸引住了,读完之后,受益匪浅。一是使我进一步提高了对人大信访工作的认识,增强了努力做好人大信访工作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一滴,一滴,又一滴.清泉滴穿岩层磐石。 一波,一波,又一波,溪流荡开千山万壑。 云涛啊,雾海啊,轻摇着三百里金铙山,湿润了千家万户的鸡鸣犬吠,酝酿了春夏秋冬的轮回和大海的苍茫……  相似文献   

6.
将心情绘成图,素描在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纸上。或暖,或凉的心事,在一把剪刀下展开,又拢起。窑洞里的门槛很低,走出去,就与羊群相遇。山花爬满了窗棂。五彩的剪纸,写意一首悲壮的乡土诗。在陕北,一曲曲荡气回肠的信天游在耳边回响。黄河,高歌着奔腾的绝唱,Et夜不息。黄土的沧桑,安塞的鼓乐,呼唤久久失落又找不回的灵魂。那豪气,如同心底的潮汛,亦能载舟,亦能覆舟!陕北的汉子,如水的婆姨,将民歌绕在耳畔,系在心间。一把真实的锄头,伴着汗水浇灌土地。荞麦,高梁,黄豆,玉米……如火的希翼,染绿了九村十八乡的贫瘠。走陕北,不由自主会变成一个沉默的人。这里的博大,容纳了尘世。那些黄土上裸露的根,活了血性。沾染在肩上的风尘,只需一场凄婉的唢呐,便如流星般随风陨落。心像镜子一样透明,止静,不惊。让思绪滑翔,在一首民歌里。烈酒焚烧的爱情,吐出丝来。  相似文献   

7.
闽江流过     
说不清是第几次造访闽江了。水的诱惑,没人能轻易拒绝,尤其在闷罐子般的盛夏榕城。 一江清流,凝碧如蓝,水阔沙白,脉脉无语。一座城,有这么一条江,是幸运的;而一个人,爱上这么一条江,也是幸福的。常常是,躁热劳累了一天,来到江边,此刻,太阳还没回家,正如一粒饱满多汁的鲜橙,切开了,在江面洒下橙汁万点。  相似文献   

8.
小睫 《福建乡土》2012,(5):29-29
从一滴水中走近你,也就走进了瑰丽的梦幻和柔软的情思。那一泓荡漾的春水,绿过蓝草,江畔春花,红过火焰,千年诗意依然倒影于碧波。沿着历史的长廊回望,伫立江岸的诗人,手中紧握的可是一缕魂牵梦绕的乡愁?石板路的缝隙中,苔藓漫过时光的羽毛,一路蔓延。藤蔓缠绕的枝桠上,写满隽秀和娇美。踏上小桥,水声便在脚下流淌,透明的清爽自足底沁入,直抵心脾。积聚于心中的阴郁,瞬间被水冲刷,洗涤,带向远方。早起的乌篷船,摆渡着一茬又一茬的游客,摆渡着不老的光阴。两岸的山水风光在嘎吱嘎吱的桨声中流动的景色,令人不由的想起鲁迅先生的外婆家——安桥头。古老的水道,油乌色的船像一把锋利的剪刀,贴在绸缎般的水面上裁剪着。剪成一幅幅水墨,剪出一首首小诗。粉墙黛瓦,高低错落,庭院深邃,让江南怀抱淡淡的艳和水灵灵的白。而那些桥梁,书院,牌坊,祠堂,将敦厚的乡土气息淋漓尽致地吐露。  相似文献   

9.
赵畅 《观察与思考》2008,(21):54-54
一个有着深厚人文积淀的人,一个有着浓烈人文情怀的人,其必定愿意在精神家园里坚持一份纯真,坚守一份本真。 “人文”的概念,《现代汉语》释为:“指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是的,人文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和关怀,是人对社会的一种关怀,是人们对文明的尊重。人文核心,是人自身的德性,以及对于社会和人类的关怀。  相似文献   

10.
夏莉娜 《中国人大》2014,(14):49-51
作为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陈舜瑶有幸参加了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并见证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在1954年宪法诞生六十周年的前夕,陈舜瑶满怀深情地对本刊记者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来之不易。时代变迁,宪法需要作必要的修改,但是,无论宪法怎么改,社会主义方向都不能动摇。"在纪念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60周年的日子到来前夕,记者陆续走访健在的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大会的代表1197人,目前健在者十几人,都已八九十岁高龄。1954年,他们从全国各地走向怀仁堂,亲历了那次大会,并见证了那以后新中国的艰难而辉煌的进程。他们的回忆,有一种特别深厚而坚实的历史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余玮 《当代广西》2005,(6):40-41
一种激动,一种骄傲,一种自豪,一种辉煌,一种无法忘却的记忆。一个个永恒的瞬间,记录下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悲壮前行的历史画卷,也写下了摄影家自己壮丽的人生。让我们随着这些历史镜头,走进那充满硝烟的岁月……  相似文献   

12.
人,是需要有一点敬畏之心的。孔子说过,“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是一种敬畏;唐太宗李世民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也是一种敬畏;毛主席讲“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也是一种敬畏。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常怀敬畏之心,既是一种态度,又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曾说:“衣服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表达人生的袖珍戏剧。”是的,有一种语言,专属一个人,能表达一个人的身份与地位,诠释一个人的性格与命运;有一种语言,专属一个国度,能传承一国的文化与魅力,彰显一国的个性与特质。奥黛,便是越南的“专属语言”,表达了一种民族文化,传递了一国独特风情。  相似文献   

14.
山行     
召唤 一辆车,驶向夜的深处。 车声辚辚,驶过一段曲折,驶过一段曲折,又迎来一个坎坷,车轮似有些胆怯,彷徨中,车轮又一次选择道路。于是,车轮意气风发,又旋起一路风尘。  相似文献   

15.
王煜 《今日广西》2014,(10):28-29
1941年的一天,香港机场安检处,一名年轻人被拦了下来,他穿了一件非常臃肿的大衣,在那个季节显得很不正常。安检人员起了疑心,一摸,大衣各处都硬邦邦的,打开一看,大衣里密密麻麻全是插袋,里面是英文的物理研究书籍和资料。  相似文献   

16.
抓落实,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工作伤风和工作方法,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领导者敢于抓落实,善于抓落实,是一种政治素质,一种思想境界,一种领导责任,一种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浙江》2009,(6):64-64,F0003
挹熟溪秀水,育武川人才,集先贤浩气,奔熟小未来。一所融教育理念和文化智慧的百年老校,一所纳人证精神和现代科学的品牌学校。这里孕育着一种信念,一种积淀;这里播扬着一种理想,一种文化,这里传承着一种使命,一种精神;这里述说着一种追求,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18.
信仰的力量     
《红色箴言》给我们的是一次集体性的记忆.它带给我们一种力量,一种信仰的动力,推动我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新时代。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公仆,一名机关公务员,都应该坚定信仰,忠诚敬业.在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体现自身价值,成就祖国伟业。  相似文献   

19.
北草 《中国保安》2014,(13):74-75
在雨天,适合读书。比如初夏以来,窗外断续有细碎的雨,时不时地落下来,我捧着一部来自故土的手稿,如同面对一个人,一段时光。  相似文献   

20.
创业,变知识为资本。一项项优惠政策措施,一条条绿色通道,如阵阵春风,搅动着每一位创业者的心。关于残疾人创业的讨论同样不绝于耳。笔者很幸运地结缘于"促进聋人就业创业群",在那里接触到了很多聋人创业者,他们不怕困难,不屈不挠,勇于进取,敢为人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