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兆威 《刑警与科技》2013,(9):52-54,56,58,61
<正>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为各种存储方案提供了市场空间。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DVR、NVR、SDI-DVR和FCSAN、IPSAN等多种存储方案将共生共存。云计算和云存储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对视频监控市场格局形成巨大冲击,并将视频监控产业推向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安防企业的研发投入,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智能视频分析技术以及其市场正在慢慢的渗透到各个行业中。国内的智能监控市场的争夺战将日益精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网络视频监控技术和网络监控设备产品线的日渐完善,网络监控市场的发展日趋成熟,运营商在网络视频监控市场上重要地位越发凸显。各大运营商更是借助网络视频监控的火热势头,完成了向全业务  相似文献   

4.
丁兆威 《刑警与科技》2013,(11):48-50,52,54,56
<正>经过几年的发展,智能高清已经成为视频监控显示行业发展的主流。据调查,2012年LCD液晶显示器约占高清显示市场79%的份额,LED液晶显示器约占19%。随着市场的发展,主流显示设备厂商开始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向"大屏幕拼接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相似文献   

5.
曾红云 《刑警与科技》2013,(11):118-120
<正>纵观当前安防市场,高清监控毫无疑问成了安防市场的"主角",高清监控发展正当其时。今后,高清监控市场将进一步快速发展,在不远的将来,高清监控将成为市场的主流。安防行业公认2010年是"高清元年",主流安防厂家纷纷推出了高清系列产品,高清产品也成为全国各地安防行业展会的"新宠"。2013年随着高清技术的持续发展,从前端采集的130万、  相似文献   

6.
李娜 《刑警与科技》2013,(12):84-86
<正>据统计,2012年,我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10亿,是世界第一移动用户大国。巨大的市场潜力、所惠及的行业和企业之众多,使得不断有云技术、LBS、硬件存储技术、和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技术、革命性的终端涌现出来。在视频监控系统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四化"发展趋势过程中,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市场需求日益提升,高清IP摄像机占总市场份额节节攀升,促进了与IP摄像机配套使用的NVR  相似文献   

7.
视频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以其直观、方便、信息内容丰富而广泛应用于许多场合,是一种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图像处理、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技术也有长足的发展。而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正是推动市场发展,促进行业壮大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正>在网络高清监控快速发展的当时,传统DVR厂家是否只能放弃整个市场?在HD-SDI在安防行业逐渐被边缘化时,刚刚萌芽发展的HDcctv是否只能退出安防行业?而HD-SDI DVR的发展能否挽危难于狂澜?随着技术及市场发展的需要,高清取代标清是必然之事。很多人认为IPC+NVR会马上取代DVR。但在当前模拟标准通道路还是占绝大部分,IPC的应用是一个和平演变过程,发展需要很长时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IHS的最新报告显示,安讯士网络通讯有限公司(Axis Communications)继续保持着其在全球网络摄像机和监控摄像机市场的领先地位,并且成为了视频编码器市场的领先企业。安讯士网络通讯有限公司总裁Ray Mauritsson表示:"我们进一步巩固了我们的市场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0.
<正>安讯士前瞻性地看到IP监控的未来和发展趋势,自从1996年推出全球第一台网络摄像机到现在,一直专注于网络视频市场,成为IP监控市场的教育者、引领者。高清化、智能化、网络化已经成为视频监控行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而在几年前,IP监控的发展,并不十分顺利,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叫好不卖座"的尴尬境地。在监控市场从模拟向网络化发展过程中,有一家只做IP监控的企业,执著地耕耘着这片土地,赢得业界的尊敬。她,就是安讯士网络通讯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1.
李加柱 《刑警与科技》2013,(22):321-323
<正>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的互联网与最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的激情碰撞,一个创新无限、活力无限的移动互联网新世界就此诞生。移动互联网、无线通信、云计算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疑给传统的安防行业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可拓展空间,让安防监控走进千家万户,并让这个行业开始了从专业市场向消费类大安防市场的蜕变。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安防制造"陷入了低迷和困境,笔者认为中国安防市场并非需求不大,而是目前的产品因为技术原因并不能完全满足于行业应用,一旦技术瓶颈被打破,中国的安防市场将又有一番大作为。广交会是中国外贸出口的晴雨表。在去年11月4日闭幕的广交会上,官方公布了展会情况。与上一届广交会相比,本届广交会采购商与会人数及成交额双双  相似文献   

13.
丁兆威 《刑警与科技》2013,(15):48-54,56+58+60+62+64-66
<正>高清风暴正席卷整个安防市场。那么,智能高清视频监控技术未来将朝哪个方向发展?高清摄像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高清图像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高清图像显示技术又将朝哪个方向发展?高清正在成为视频监控市场的主角,尤其是近两年,高清监控普及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据调查,2012年,模拟摄像机、标清网络摄像机、高清网络摄像机三者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6%、8%、26%。有机构预测,到2015年,三者的市场占有率将为53%、7%、40%;到2017年,三者的市场占有率将改写为45%、5%、50%。也就是说,未来三至四年,如  相似文献   

14.
黄欣 《刑警与科技》2005,(9A):51-53
正是由于数字视频监控具有传统模拟监控无法比拟的优点,而且符合当前信息社会中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所以数字视频监控正在逐步取代模拟监控,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成为市场主流。据专家预测,2005年全球视频服务器的销售额将达到420亿美元,年均增长将达到64%,而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更有望超越国际水平。同时,在宽带技术快速发展的驱动下,网络监控摄像机市场也将以每年57.5%的速度增长,在2007年将占据全球市场需求的一半。  相似文献   

15.
庞伟 《刑警与科技》2006,(12B):64-64
随着全球安防厂商展开监控市场的争夺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智能和网络监控也许是决定市场成败的关键。作为索尼公司最新开发的智能监控技术DEPA,索尼专业系统集团于2006年10月30日在北京向各界介绍了独特的智能视频分析结构DEPA技术,同时推出了IMZ-RS400新版监控管理软件及SSCC-D13VP经济型半球摄像机等新品。  相似文献   

16.
王华安 《刑警与科技》2008,(6):74-77,78
根据IMS的市场调研分析,在未来3年内有关视频监控技术软件的市场将会达到8亿美元。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智能监控软件业已成为炙手可热的安防监控新的突破点。但是当前国际上先进的视频分析技术还是掌握在美国.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中国的智能监控软件还刚刚起步。智能监控软件开发商不仅要给产品制造商提供软件的参考设计.还要提供相应的软件开发工具和集成工具,让产品制造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内,将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整合进各种监控产品,包括摄像机.视频编码器、硬盘录像机和网络硬盘录像机等.轻易的生产出符合特定市场需求的智能视频监控产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何遥 《刑警与科技》2014,(8):130-131
近年来,随着各行业对监控系统需求的急剧增加,在网络技术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带动下,视频监控技术飞速发展。现有的网络监控模式采用服务器加存储的方式实现监控数据的存储,监控数据在写入和读取的时候都要经过视频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网络技术和网络应用的进一步拓展,为视频服务器这一专业设备的发展带来了契机。长远看来,视频服务器的系统集成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宝德科技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市场即将井喷的机遇,在视频服务器领域打一场漂亮的胜仗。  相似文献   

18.
目前市场应用主要采用两类产品:数字控制的模拟视频监控和数字视频监控。前者技术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性能稳定,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大、中型视频监控工程中的应用尤为广泛;后者是新近崛起的以计算机通信技术及图像视频压缩为核心的新型视频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对影响视频监控产业发展的几项核心技术的理解,结合这些技术在国外发展现状、国内发展过程以及安防行业当前面临的巨大市场机遇和产业发展瓶颈,探讨当前民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发展的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20.
左喜芹 《刑警与科技》2013,(15):118-122
<正>随着大安防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无线应用丰富了安防监控市场,无线网络的广泛应用,使视频监控进入到一个无线的时代。无线监控的智能化依赖于网络技术与高清技术的发展。4G网络的横空出世及普及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3G和4G网络的高速发展为安防监控打开了新的局面。在网络主导的信息时代,我们正在切身感受着技术演进带给我们的巨变,感受着生活工作效率的快速提高。无线网络做为继有线网络之后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应用,其价值和作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中,无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