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现代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从比较落后的状态向先进的状态转变的过程,它是社会发展进程发生质的飞跃的过程。作为一股历史潮流,现代化是人们无法抗拒的,因而带有不可逆转的性质。“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无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任何一个民族无论如何也不会再退回到其与现代化相遇之前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十五“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是我省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为提高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交通事业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3.
湖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宏观认识陈久一现代化的本质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1.现代化的本质“现代”是一个与“传统”相对立的社会范畴;完整的“社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整体性的社会学概念,它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相似文献   

4.
以“四化并进”推动农村现代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它带来的农村社会的转型问题要比其他领域强烈得多。根据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新世纪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应是“四化并进”。这四化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现代化、乡村城市化、农民现代化。 一、“四化并进”的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构想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阶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和要求是动态的、渐进的和不断丰富提高的。我国四届人大曾确定农业现代化为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这些当然是重要标志。但随着时代的…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再一次将中国农村发展问题推向前沿,笔者在2005年即提出的农村“就地现代化”概念也随之成为一个热词。对农村“就地现代化”的探讨面临着一个重要认识误区:混淆时间向度上的“现代化”与空间向度上的“城市化”、纵向历史尺度上的“现代农民”(现代化)与横向空间尺度上的“城市市民”(市民化)。于是,农村“就地现代化”也被一些学者解读为“市民化”“城市化”取向的“就地现代化”。虽然也有学者坚持使用农村的“就地现代化”概念,但用工业化、城市化、市民化来探讨“乡村振兴”也仍然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研究取向。笔者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应该从“乡村振兴道路”高度来认识,按照农村“就地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民化“两条腿”走路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因此,必须特别强调的是:笔者论及的农村“就地现代化”所研究的“乡村振兴”,其阵地是乡村、主体是乡民、主导是政府、主助是全国、主道是就地实现的现代化、目标自然是城乡统筹的全国全面振兴,而不应该只用工业化、城市化、市民化的单一取向来谋划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覃素媛 《传承》2003,(6):29
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领导者、组织者,它的现代化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为党实现自身的现代化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提供了判断党的现代化水平的标准,而党自身的现代化则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客观要求。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必须遵循“三个代表”要求,从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多途径、多方面推进党的自身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政党,推动社会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即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在内的全方位的深…  相似文献   

7.
杨兴林 《前沿》2002,1(7):19-23
现代化本质上是一个整体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 ,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是一个整体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战略。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必须努力纠正急于求成的心理 ,矫正过分强调“率先发展论”的思维偏差 ,以脚踏实地地把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8.
面对新的世纪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担负着领导我国人民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继续全面推向前进的历史重任。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现代化领导人才。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 ,领导素质现代化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领导素质现代化必须符合“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后发的现代化” ,领导素质现代化应当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9.
《求索》1987,(3)
李鸿烈在《福建论坛》今年第一期撰文论证,“全盘西化”论在理论上站不住脚,在实践中行不通。(1)“全盘西化”论的一个主要“理论”依据是,只有走“全盘西化”的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这个论据是不能成立的。因为现代化与“全盘西化”并没有必然联系。日本是一个高度现代化的东方国家,但它并没有全盘西化。(2)“全盘西化”论的另一个主要“论据”  相似文献   

10.
“十五”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是我省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为提高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交通事业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一个国家现代化模式的选择由该国社会制度、历史文化、生产力水平、发展要求等复杂因素综合决定。中国式现代化以其独有的价值取向、经济特征、政治优势、动力机制,决定中国现代化发展基本范式、经济组织方式。中国式现代化既不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再版”,也不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翻版”,而是兼具“中国特色”和“一般特征”的现代化全新道路。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集中呈现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以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为根本前提,以“大多数人”的现代化超越“少部分人”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应有之义,以“以人为本”的现代化超越“以资为本”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全面发展”的现代化超越“发展失衡”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范式变革的内在要求,以“绿色-发展”协同共进的现代化超越“经济-生态”二元对立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遵循,以“和平发展”的现代化超越“霸权崛起”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是袁宝华同志在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十次年会上提出的。这一命题是针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要与现代社会的物质、精神生活相协调而提出的。 什么是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 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作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动态概念。我认为,应包括以下内容:①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相似文献   

13.
去年五月七月,全国、省、市先后召开了科技大会,会议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指导思想,提出了“科教兴国”、“科教兴市的战略部署,她预示着我国科技事业将有一个新的更大飞跃,并将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是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管理工作的水平和好坏,将直接影响和制约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城市交通管理现代化必须与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同步,依靠科技进步,则是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下面仅就…  相似文献   

14.
陈为 《公安教育》2010,(10):43-46
塞缪尔.P.亨廷顿曾指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一个高度传统化的社会和一个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社会,其社会运行是稳定而有序的,而一个处在社会急剧变动、社会体制转轨的现代化之中的社会,往往充满着各种社会冲突和动荡。”当今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社会矛盾触点不断增多,敏感性、关联性、对抗性、破坏性不断增强,各种利益群体跨地区、  相似文献   

15.
陈辉 《半月谈》2003,(16):64-66
中国陆军现代化的窗口 机械化集团军建设是我军现代化的一个标志,也是我国陆军现代化的一个窗口。藉我军第一支机械化集团军在华北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之机,记者有幸“零距离”观看到一幅现代化立体战争的场面:  相似文献   

16.
<正> 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以创新的精神迎接挑战,关键要在“现代化”上做文章。一、促进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按照什么要求开拓创新,如何实现人的现代化?从总体来看,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更有决定意义。首先,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是带动其它方面现代化的先导。由于社会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因而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思想观念也只能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发展概念。改革开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谈西部大开发中的“迟发展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发展”是国外学者在现代化理论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概念 ,试图从现代化起步的“时宜性”入手来概括某种现代化发展的类型。“早”与“迟”的时间标准不是固定的 ,是标志现代化起步的条件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在早发展国家现代化起步的时期是不曾有过 ,给当今迟发展国家造成了许多新的矛盾、问题以及机遇 ,这些条件的综合即构成了“迟发展效应”。一个国家只要进入迟发展行列 ,就会面临一些类似的处境 ,这是难以选择和避免的。同样 ,在一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中 ,这一理论也具有合理性 ,我国东西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 ,客观上已经形成了在现…  相似文献   

18.
<正>回顾世界现代化进程,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传承中华文明、切合中国实际、独具中国特色,破除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全新方向和图景,使人类对现代化问题有了崭新的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波澜壮阔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和党的基本路线日益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所熟悉,逐步深入人心。但熟悉并不等于深知,如果现在问: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许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不就是四化嘛!”这个“四化”是指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如果问:什么是党的基本路线?许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不就是‘一个中心,两个  相似文献   

20.
国家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各个领域、各个层级、各个纬度的现代化,这些领域和层级相辅相成、内在勾连、彼此关涉、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广博的“大系统”。就思想的“传承-创新”向度而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系统内在涵摄着“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的双重逻辑: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系统性”思想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命题的“出场”提供了理论资源;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论述生动地诠释与彰显了系统性的思维范式,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系统论的思想基因。在马克思主义系统论的视阈之下,“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各个方面现代化的密切配合与协同推进,也是各领域现代化的“集成”和“联动”。以马克思主义系统论为研究视阈,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进行深度透析与审思,这种研究进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