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WTO法律体系框架和《行政许可法》对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及相关法律制度有很大影响。地方行政应有清理和完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调整企业设立审批 ,完善价格管理制度 ,完善地方标准 ,发挥中介机构作用 ,健全现行政府采购制度 ,完善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于忠龙 《学理论》2010,(18):111-112
我国票据市场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相关法律制度没有明确电子票据及电子签名的法律地位、缺乏专门的电子票据法律制度和配套规定等问题。应该在借鉴国际立法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修改《票据法》或者先出台规范性文件对电子票据进行规范,待时机成熟后再以法律、行政法规形式制订电子票据法律制度的路径,完善我国电子票据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行政规范性文件与制定行政法规、规章都是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但有本质的区别.我国长期的行政实践证明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极其必要的,法律也授予行政机关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职权.同时法律规定行政活动必须适用行政规范性文件,这与依法行政在本质上并不矛盾,但在实践中存在因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违法,导致依据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现象.要保证适用行政规范性文件与依法行政的统一,就必须依法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4.
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执法中法律依据的补充,不可缺少.但规范性文件如果存在着违法性、冲突性、陈旧性和不协调性,则影响它的功能效力.必须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整理,适用规范性文件也要依据它的规律要求执行.  相似文献   

5.
党内规范性文件是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内法规共同成为党内治理的重要依据。与党内法规不同的是,党内规范性文件的"溢出"效应显著,在规制事项上已超越党内事务,与国家法律调整范围发生了交叉重叠,此为转化提供了前提和可能。二者不同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党内规范性文件与国家法律必将和而不同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之中,共同致力于党内治理、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一体化实现。"精化"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完善国家法律体系构建、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结构三重转化的价值说明,党内规范性文件向国家法律转化既必要也必须。在转化的过程中,有限转化原则、合目的转化原则和临界转化原则是转化需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此外需对党内规范性文件转化为国家法律的种类进行适当划分,对转化程序做出专门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条、款、项、目和标点符号从其复杂性和独立性上来看,属于展现规范性法律文件内容的微型形式要件。本文从我国现行法律文件中存在的微型形式符号使用问题入手,在归纳现行立法语言规范基础上,分析了语言规范制度层面的不足和缺位。  相似文献   

7.
铁路公安机关在行政执法中适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从渊源上看主要有法律、行政法规、部委规章,这些规范性法律文件都对治安处罚有规定,但因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不同,因而在适用时其优先性不同,且彼此容易发生冲突。本文运用解决法律冲突的一般规则,结合现行有关治安管理的法律规范内容,试图解决铁路公安执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8.
2015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对法律条款的制定或修改,对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领导权及其法律内涵进行了规定。这一立法确立的过程,不仅体现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立法工作的实践方式,也以国家意志的法律形式明确了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法律地位。四十余件法律规定了八种立法表达类型,明确了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领导权及其法律规范内涵,为党内法规、行政法规、监察法规、部委规章等规范性法律文件中,规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领导权及其法律规范内涵提供了立法借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上关于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法律地位的立法条款,不仅是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法律地位的立法表达的案例,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落实宪法关于党的领导的规定,在重要法律中明确规定党领导相关工作的法律地位的立法体现。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土地出让领域腐败的制度与法律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清土地出让领域腐败的制度性与法律性根源是治理土地出让领域腐败的基础。对土地出让领域相关制度以及相关立法之缺陷进行系统深入分析后,可以发现:土地出让领域腐败有着深刻的制度和法律根源,涉及土地供应、出让与管理制度、廉政制度、财政管理制度、政绩考核制度、立法体制及法律本身问题等方面。治理中国土地出让领域腐败必须从完善制度和立法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关于行政立法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监督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立法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在行政管理领域大量存在,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该类规范性文件不够重视,监督不力,致使现实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因此,加强对现行行政立法以外其他规范性文件监督体制的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法律事实即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情况或现象,是有证据证明、可以运用法律方法识别认定的客观事实,其基本特征是客观性、规范性、可证性和学理性.裁判事实是公权力机关依法认定的事实,其基本特征是主观性、公定性、已证性和实务性.在内涵层面上,法律事实和裁判事实表现为客观和主观、无权和有权、应然和实然、基础与表现四重关系;在外延层面上,法律事实和裁判事实表现为交叉关系.促进裁判事实无限接近法律事实的思路,需要提升证明标准的立法水平,明确法官自由心证叙明原则及制度,并确立法官行为标准和评价规范.  相似文献   

12.
党法关系是中国法治的核心问题,而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则是党法关系的基础性问题。从性质和定位上看,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属于"软法"与硬法、社会法与国家法的关系。从外在特征上看,二者既有经济基础、阶级意志、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又有制定主体、表现形式、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实施方式和保障力量等方面的区别。从效力上看,党领导立法与法律优先原则辩证统一,党内法规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在不违背法律原则的前提下,党规严于国法。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应当以宪法为统率,通过立法权限界分、立法规划、备案审查、法规清理、立法后评估等制度机制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13.
论行政机关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行为的不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峻 《行政论坛》2014,(4):68-71
行政机关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行为的不当会导致问题文件的出现,应当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行为的不当进行规制。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行为不当是由自由裁量权行使不当、违背法治原则和行为目的不当所致。其不当行为主要表现在行为方式不当、违反程序公正与内容失当三方面。规制规范性文件制定行为的不当必须要求行政机关确立正确的行政理念、遵循正当法律程序的要求,并畅通相关法律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即将入世,为切实履行 作为世贸组织(WTO)成 员国应尽的义务和所作出的承诺,亟须尽快全面清理、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建立健全既符合我国实际、又与世贸组织规则相衔接的法律体系。刚刚结束的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的多项议程,都涉及与世贸规则及相关国际公约相衔接的问题,表明全国人大加快了应对入世的法律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入世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衔接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二元规范体系下,实现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协调与衔接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大命题。二者的协调与衔接需要从立法立规、适用、合宪合法性审查等诸多场域展开。其中,在立规立法中的协调与衔接是实现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协调与衔接的前端机制。实现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在立法立规上的相互协调、动态衔接和良性互动需要做到以下三点:其一,立法立规前,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之间形成相对明晰的调整范围;其二,立法立规中,党内法规立规主体和国家法律制定主体的沟通协调;其三,立法立规后,两大规范体系动态运行的立法立规调整,即立法转化。  相似文献   

16.
法规批准制度是指有关主体制定的法规范性文件需经特定主体的批准才能生效的法律制度。现行法规批准制度存在批准范围小、批准程序缺少操作性等不足。完善法规批准制度需合理设置批准范围、完善批准程序等,并对经批准的法规性质进行了法理考察。  相似文献   

17.
在法治推进的过程中,法律的数量日益增多,立法、司法活动就容易与社会生活脱节,形成法律歧视。法律歧视就实质而言是针对某一特殊社会群体的不公平、不合理、排除性的法律行为或制度安排。在形式上有政治性、政策性、行政性、技术性和文字性法律歧视之分,其中,政治制度安排、立法体制错位、实验性立法影响和精英者歧视意识是其产生的具体因由,而审慎法律预设,加强政策建议、完善救济程序,是当下反对法律歧视必须要重视的。  相似文献   

18.
张波 《行政与法制》2002,(6):9-10,8
地方立法是国家立法的补充和延伸,是连接国家立法与法律实施的关键一环。我国加入WTO以后,WTO规则已成为地方立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地方立法不仅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且必须在充分反映本地实际需要的同时,信守我国政府承诺,符合WTO规则的基本要求。因此,WTO规则框架下的地方立法将是一种开放式的立法,立法者必须认真研究两者之间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9.
黄静苛 《学理论》2012,(14):93-94
非立法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制定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的行为。这类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广泛,问题频发,亟须规制。在现行法律和政治制度中,对非立法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是可能和必要的。借鉴国外的制度设计和国内的理论研究,对我国构建相关的司法审查制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胡峻 《行政论坛》2010,17(1):62-66
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虽然规定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评估制度,但其在实践中并没有全面得以实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相关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评估的制度不健全和行政机关对开展规范性文件评估的认识还不充分。要使行政规范性文件评估真正在实践中展开,需要我们明确评估的必要性并确定评估的主体、原则和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