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战工作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红军长征取得胜利固然是毛泽东等领导人英明指挥和广大官兵浴血奋战的结果,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也是关键性的重要因素。长征途中,争取和利用“南天王”,顺利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联络和争取西南地方实力派上层人物,减少红军行进的阻力;创造西北局部合作新局面,取得长征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2.
平凉是红军长征途经甘肃地域最广、过境部队最多、驻扎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在这里,毛泽东等中央和红军领导人驻足休整;在这里,红军建立过多个红色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在这里,红军实现了长征大会师.平凉大地上遍布着长征英雄的足迹,长征精神已深深浸入这片热土.  相似文献   

3.
彭德怀对长征胜利的重要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红军主力部队的重要领导人,彭德怀在当时内忧外患的严峻条件下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对红军长征的进行和胜利起了重大作用.表现在:军事上,为红军突破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功绩卓著;政治上,全力维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协助毛泽东,为红军长征的完全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1935年10月15日,长征途中被派遣前往莫斯科的陈云,在共产国际执委会会议上报告了红军长征的情况和长征的经验。他指出:“我们在中国西部的远征之所以取得胜利,首先要归功于党的领导的正确和坚强。”“党的领导人成熟了。它在国内战争的炮火中得到了锻炼,的确变得有能力领导像我们的西征这样光荣伟大的事业。”他还指出,具有决定意义的是遵义会议“建立了坚强的领导班子来取代了过去的领导人”,“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  相似文献   

5.
红军在长征中的环境艰苦,条件恶劣。即使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也很少能够在长征路上留下几张照片,十余万红军将士就更无法获此幸运了。可是出人意料的是,  相似文献   

6.
新河县是董振堂烈士的故乡。董振堂是我省唯一参加长征的红军高级将领,他发起和领导了宁都起义,历任红五军团军团长、红五军军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参加了遵义会议,曾荣获最高荣誉奖章——红旗勋章,在长征中承担红军最艰苦的掩护任务,被誉为“铁流后卫”。1937年1月率部在甘肃高台同数倍于红军的国民党军队激战,壮烈牺牲。毛泽东主席、朱德、周恩来、叶剑英、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给予董振堂极高的评价。甘肃高台烈士陵园、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都建有董振堂烈士碑亭以怀念英烈,昭示后人,我县也曾改名为振堂县,以纪念这位新河人民的优秀儿子。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此时此刻,我们深切缅怀和崇敬为长征胜利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以及为此作出巨大贡献的革命前辈。董振堂——曾任中革军委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军团长,被毛泽东称之为"坚决革命的同志"。2009年9月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也是参加红军长征的26名河北籍将士中职级最高的一位。1934年10月初,由于受极"左"路线的影响,加之当时中央主要负责同志博古、李德  相似文献   

8.
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出版的《红旗漫卷》(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一书中收编的杨成武《六盘山上》、邓飞《青石嘴突围战》、陈昌奉《红军路过回民区》等老同志回忆文章中多次出现称毛泽东为“毛主席”或“主席”的记述。有的同志对此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9.
在1934年-1936年参加长征的红一、二、四方面军的滚滚铁流中,闪现着一大批燕赵儿女的身影:董振堂、柴鸿儒、孙毅、韩振纪、王智涛、白志文等。他们有的牺牲在长征路上,有的历尽千辛万苦,胜利到达目的地,继续进行民主革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现将参加过长征的河北籍红军将士作一简要介绍,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0.
成熟的领导核心是政党成熟的基本标志。以列宁对成熟的领导核心所下的“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体”的定义来看,迟至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之前,中国共产党尚未有成熟的领导核心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走向成熟,这也是红军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樊玉生 《世纪桥》2020,(5):14-16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本文以红军长征为例,论述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推动战略目标转变、采取灵活斗争策略引领长征取得胜利,启示我们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同样需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相似文献   

12.
遵义会议是长征中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它结束了“左”倾错误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一般认为,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对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起了重要作用,但我们应该看到,长征的主持筹划工作是由“三人团”负责的,作为“三人团”成员之一,周恩来在党和红军中的身份和地位重要而特殊。周恩来以其实际参与领导红军长征和直接指挥作战的核心领导人的身分和地位,对遵义会议的召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当年长征时,红军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为我们留下宝贵精神财富。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叶心瑜 《世纪桥》2005,(11):31-31
毛泽东慷慨赋诗颂长征 毛泽东于1935年刚到陕北不久,就 对红军长征的重要意义作了深刻的阐 述。他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 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 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 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 长征吗?”  相似文献   

15.
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广大红军指战员坚定的信念和大无畏精神,沿途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反动军队之间矛盾重重,难以合力“围剿”红军。  相似文献   

16.
杨辉 《广东党史》2011,(8):40-44
关于中央红军长征,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已经作了详细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主要以研究红军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为主,至于中央红军如何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胜利完成长征的研究,却为数不多。实际上,中央红军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一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札举,除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广大红军指战员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英勇顽...  相似文献   

17.
七十年前的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结束了历时两年、历经十几个省、总行程达数万里的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红军是一支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作为党和军队主要领导人之一的王稼祥同志,对遵义会议的召开和红军长征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福建龙岩长汀古称汀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县、红军故乡和红军长征主要出发地之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进行过伟大革命实践。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何叔衡在这里英勇就义。无数长汀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一颗红心跟党走,创造了20多年红旗不倒的历史,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  相似文献   

19.
傅兴国 《共产党人》2012,(16):12-13
在革命战争年代,宁夏是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是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地方,是红军西征的主战场。在红军长征、西征期间,红二十五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都曾先后途经、转战宁夏。数万红军将士在此浴血奋战,我们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彭德怀、  相似文献   

20.
邓颖超是红一方面军中参加长征的30名女红军之一。1992年7月11日.她与世长辞,走完了自己光辉的人生征程。《人民日报》7月17日刊出的《邓颖超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对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德高望重的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同志”,在红军长征中的经历只提了一笔:“1934年10月,带病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然而,她当时是怎样带病参加长征,她在长征中有什么样的经历,以及数十年后又是怎样回顾长征路,口述长征事,撰写长征史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