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曾经存在着“道德法庭”存废之争。有学者认为,“道德法庭”这种称谓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夸大了道德的社会作用,有重现法律虚无主义的倾向,因而建议在媒体和日常生活中取消“道德法庭”这一称谓。而我认为,“道德法庭”不是道德对法律的渗透与左右.而是道德通过社会舆论对当事者形成的一种不是法庭胜似法庭的威慑力。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它不是真正的法庭.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而已。“道德法庭”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它植根于大众的伦理世界.以人数众多与渊源久远而呈现出权威性。  相似文献   

2.
殷辂 《学习月刊》2012,(24):14-15
香港与大陆人的素质问题成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的舆论焦点.“蝗虫论”和“狗论”的极端情绪甚嚣尘上.这些谩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于平静.但是背后的问题却不会被时间解决。“蝗虫论”和“狗论”都在谈论所谓的素质.但素质绝不是人种或地域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3,(14):56-57
一项关于基层干部形象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基层干部认为当前社会对其存在普遍误读,超过六成的基层干部认为他们的形象被“污名化”了。那么,这个群体遭遇被“污名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不可否认,在网络时代,在自媒体时代,有些网友发布基层相关信息,表达对基层干部的看法,会出现简单化、片面化或者夸大化。但是,网络本身也有自净功能,把基层官员“污名化”原因简单推给网络舆论不理性,有失公允。事实上,基层官员暴露出的太多问题,本身就严重恶化了官民关系,损害到基层干部的形象。虽然说这种现象有时只是“个别基层干部的贪腐行为”,属于“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相似文献   

4.
薛力 《学习月刊》2012,(3):42-42
2011年11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表报告指出.对伊朗核计划可能具有军事用途的问题“表示严重关切”。最近几年.伊朗核问题不时成为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这有其内在的原因。伊朗核问题涉及诸多因素:核武器、核电站、大国角力、油气开发、宗教冲突、暗杀、恐怖主义。这一大堆“戏剧元素”同时出现在一个“政治舞台剧目”中.想不吸引眼球都难。  相似文献   

5.
彭丽 《学习月刊》2013,(18):43-43
新闻工作者是时代的记录者和先进文化的生产传播者.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然而.时下有些新闻工作者为了争取受众。编造虚假新闻,有的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扩大卖点.大肆炒作新闻.形成“新闻暴力”。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当下新闻工作者的履职姿态和履职责任问题。作为一名未来的新闻人,我觉得只有担当起媒体的社会责任.才能正确履行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做一名真正的新闻“建设者”。  相似文献   

6.
周琼 《学习月刊》2014,(7):34-35
电视新闻“新媒体”化.简单来说.就是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手段与新媒体形态的相互融合.这不仅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但新媒体的出现并不是要取代谁.它的发展总是以技术进步为前提.新与旧只是一个相对的时间概念。例如.广播电视对于报刊杂志来说就是“新媒体”.但在网络媒体面前就成了“旧媒体”了.若以此类推.在下一次新技术出现之时.如今所谓的“新媒体”可能也将被写入历史。因此.媒介形态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没有永远强势的媒体.  相似文献   

7.
曾亚波 《先锋队》2010,(12):37-37
最近,有些地方的党政机关因为将政府决策与“风水”问题挂钩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8.
王璐 《党建文汇》2006,(2):15-15
据台湾媒体报道,在陈水扁“秘极管理.有效开放”的政策基调下.台当局针对台商赴大陆投资又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性措施.这些被称为“开倒车”的新招数激起了台商强烈的反应。台当局要求迅速成立“跨部会专案小组”.从法律、资金、技术及人员管控等方面加强对台商赴大陆投资的管理与限制。  相似文献   

9.
任萍 《求贤》2011,(6):54-54
在“社会心态”被写入“十二五”规划后.“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正迅速进入各级政府的任务列表。但扫描各地“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塑造路径,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有的地方有“提法”没“想法”,仅停留存口号与姿态上:有的地方把心态问题经济化.  相似文献   

10.
陈奎 《当代党员》2013,(7):21-22
形式主义是指片面地注重形式不管实质的工作作风,或只看重事物的现象而不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也被称为“门面作风”,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方法和作风。形式主义者把形式和内容机械地割裂开来,脱离实际内容,脱离群众需要,极端地夸大事物的表现形式。它是领导干部中最常见、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作风问题。形式主义古已有之,但今天,这个问题呈现出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无论从形势判断还是政策取向上说,和平发展都是中国的良好愿望。但为了不使其成为一厢情愿,我们必须保持一份清醒和冷静。这涉及对时代特征的基市认识。邓小平清楚地说过,“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后来,邓小平的这个表述逐渐被演绎成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乃至主流.而这种认识也成了作为政策取向的和平发展得以成立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2.
学术研究要有“问题意识”.调查研究更要有“问题意识”。借用康德的一个说法,调查研究没有问题意识则空,问题意识离开调查研究则盲。“问题意识”不仅指向思想理论本身.更是面向现实生活与时代问题的。一是要带着问题下去。在社会加速转型、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3.
王肖杰 《发展论坛》2002,(10):63-64
反邪教宣传是当前宣传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学习传播理论,自觉运用传播规律,是提高反邪教宣传效果的重要手段。一、有张有驰,把握好反邪教宣传的力度和密度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报刊、电影、广播迅速普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被称为“魔弹论”的观点,也叫“皮下注射论”,认为媒介的作用强大无比,它所传递的信息就象子弹击中人体、药物注入皮肤一样快速有效。“魔弹论”过分夸大了媒体的作用,完全忽视了接受者的能动作用,这固然是错误的,但媒体对社会的影响确实是巨大的,是不可忽视的。所以进行反邪教的宣…  相似文献   

14.
任炳 《党员文摘》2009,(2):24-24
一位县环保局长写了封匿名信.状告自己“工作不力,欺上瞒下,不查处严重污染环境问题”,“还说经济发展了,污染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信中还列举了该县一系列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现实。这位“局座”为什么把一盆脏水往自己头上泼?是不是头脑发昏了?其实,局长的头脑清醒得很.在工作无法推动,又难以向上级反映真实情况的处境下,用此“苦肉计”实属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15.
文川 《党员文摘》2008,(11):28-29
对外援助一直是美国对别国施加影响、实现其外交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而美国的外援重点.甚至还包括了外国媒体。范围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捐助金额从几千美元到上百万美元不等的“外媒发展”项目,在美国的不同执行机构中也有不同称号。有的被称作“媒体援助”,有的被列入“公共外交”,  相似文献   

16.
王骏 《党建文汇》2001,(9):27-27
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事严亲任“优质服务年”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并向全社会作出了供电服务八项承诺.诚恳接受社会监督。今后电力企业凡因行风问题被中央级媒体曝光的,所在省(市,区)公司的“一把手”要到国家电力公司说清楚;经调查属实的,取消该企业获得的双达标,  相似文献   

17.
媒体的异化     
现象一:江苏一个行人被农用车撞倒后,又被该车从头部轧过,当场惨死于血泊之中。当地媒体赫然出现《骑车人“中头彩”惨死》的标题。同是这家媒体,此前报道另一起车祸时,所拟标题更绝——《公交车轮从头越》。当金钱成为社会的惟一价值标准,当利润成为媒体的惟一诉求,人的异化,就难于避免。这是一些什么样的媒体?打着市场化的旗帜,将无耻进行到底,“眼球经济”和“点击率”的阴谋,自然变成阳谋。如果该文作者不幸被恐怖分子割头,次日该报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新闻标题——《从无冕之王,到无头苍蝇》?现象二:吉林某报,报道一跳楼自杀者,标题为《昨晚上演高空飞人》。最近,《××日报》刊发图片报道,针对长春街头的流浪汉,文章标题为《睡在街上羞不  相似文献   

18.
法之 《支部生活》2005,(11):40-41
在有关媒体上,只要谈起“核问题”的话题时,总是少不了要提到“国际原子能机构”。我们想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是个什么样的组织。请给予解释。谢谢!  相似文献   

19.
叶茂 《廉政瞭望》2010,(19):30-31
9月12日,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网站显示:被媒体称为“龙王”的中国足协前掌门谢亚龙,真的“进去了”。这次和谢亚龙一起进去的.还有原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主任李冬生、原国家足球队领队蔚少辉,三人都属于被立案侦查。  相似文献   

20.
2005年3月.笔者曾整理台湾媒体的相关资料.介绍过台湾地区的秘密监听情况,现在.监听势头有增无减:根据当时台湾“立法院”的报告,2004年台湾各地方检察署共核发1.7554万张“监听票”.监听了12.9396万部电话.被监听对象为7.1191万人。以岛内2300万人的比例而言.平均每323人中就有一人被监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