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进入21世纪后,危机已成为国际安全的一种常态,国际危机管理则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关系我国民族复兴、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所以,正确处理国际危机对于确保我国国家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2.
张世哲 《传承》2015,(2):94-95
二战后,多极化格局逐渐形成,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但世界并不安宁。由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传统安全问题所引发的国际争端与国际冲突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环境恶化、毒品、贫困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是突出。由此,一个国家军队承担的纯粹的战争行动越来越少,而非战争行动日益增多,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和保障也就越发重要。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区域化早在战后就已存在,进入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后发展极其迅猛。民族国家积极推动和参与这一进程,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内外动力因素支持。一、民族国家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内部动力因素1、民族国家实现自身利益的客观要求作为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中的行为主体,民族国家自身利益最基本的方面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国家的安全在根本上有赖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与适应力。战后,各民族国家在不同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作用下,选择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各国之间…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正加快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新的国际格局逐步形成;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基本特征;传统的安全概念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冷和平特征日渐明晰;国际安全形势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各国内部社会问题的尖锐化已成为国际安全问题的核心内容──国际安全形势的根本变化冷战结束后,整个世界加速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新的格局逐步形成。国际安全形势也随之发生了根本变化。大国集团对抗的局面结束,大国间不再相互构成直接军事威胁,随着经济国际化的加强和裁军的发展,各国战争的愿望和客观基础都…  相似文献   

5.
从2000年到2010年,是我国安全利益至关重要的10年。这10年正当新旧世纪转换,世界主要国家为赢得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加紧调整和确立新的国家战略,因而是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调整时期;未来10年也是世界新格局形成的关键阶段,旧格局的瓦解已过去10年,再经过10年的过渡,建立在新的力量对比和国际关系调整基础上的国际格局,很可能在2010年前后形成。  相似文献   

6.
张静 《人民论坛》2012,(20):42-43
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为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我国国家安全战略基本定位应是以国内安全稳定为前提,持续加强国家实力基石,增强国际影响力;本着和平发展的理念,积极塑造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努力和平发展,成为世界强国。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面对的最尖锐挑战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历史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国家从欧洲版图上消失;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对抗、东西方冷战的世界两极格局终结;中国外部国际社会的形势仿佛倒转回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局面:少数西方大国既相争斗又相勾结,强行主宰国际事务、安排操纵弱小国家民族命运,企图把西方文明及其制度扩张到全球,把整个世界变成由他们控制、榨取的全球大一统市场。只不过他们已不再能实行直接的殖民主义统治。中国处在如此的国际环境中,建设和捍卫社会主义,环境貌似较宽松、缓和,斗争实…  相似文献   

8.
侗族意识     
十年改革开放,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侗族,已历史地卷入世界潮流。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是新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生产的社会化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人类社会迅速向信息社会迈进,信息量的剧增和传播工具的飞速发展,使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已成为当今世界潮流的基本格局。140多年前,马克思、思格斯对这种世界发展趋势就作过精彩的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急剧变化,民族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纠纷愈来愈烈。与此形成显明对比的是:我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这与我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制定和实施是分不开的。而红军长征中的民族工作,对我党民族政策的形成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一、全党上下加深了对做好民族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重视民族问题,把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自己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并已经注意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认为在少数民族地区应当采取不同于汉族地区的政策。红军长征前,由于党主要在汉…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安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工业化的发展,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环境安全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时至今日,它已不再仅仅是自然科学所研究的课题,也为社会科学所关注。本文仅从生态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做一粗浅探讨。生连环境安全的含义及其户客所谓生态环境安全,主要是指人类的生存免于受到环境恶化的威胁,以及国家安全和国际社会免于受到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的威胁。将环境与安全联系起来并作为一个全新概念提出,是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对环境恶化所引起的安全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90年代初,欧洲环保组织布伦特兰…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超越各民族界限,上升到国家整体层面的概念。民族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各民族能否和谐相处和发展直接关系我国的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因此,对我国民族问题的处理要在一体性的基础上承认且创造积极条件,使各民族有利于朝着多元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各社会主体和谐相处,社会安定,繁荣发展,才有助于我们国家安全的维护。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强调“发展”到“统筹发展和安全”再到“新安全格局”的正式提出历经了五个阶段的发展定型,其基本意涵包括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之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之新、国家安全的形势任务之新、安全格局的建构理念之新、安全格局的内涵要义之新以及安全格局的使命愿景之新六大基本内容。基于历史和现实经验,“新安全格局”是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平衡发展和安全的关系问题上逐渐成熟的。面对保障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任务,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要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建设、提升国家安全能力体系建设、完善国家安全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完善国际共同安全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 三股极端势力已成为政治极端势力操纵的工具。● 专家预测:“民族冲突最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政治问题。”● 少数民族的权利往往与建立独立国家的权利混为一谈,如果抱定这种态度,那么在世界上就可能出现几千个经济上薄弱的主体。近一个时期以来,民族分裂势力、国际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打着所谓“民族独立”和“宗教自由”的招牌,在中亚频繁从事恐怖活动,对本地区及有关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对这些极端势力及其活动必须予以严厉打击,否则后患无穷。一民族分裂势力、国际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在两极对抗崩塌、世界…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世界风云变幻,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流,但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民族冲突不断,在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尚未形成之前,各种势力的斗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世界并不安宁。在这种背景下,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要按照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目的和要求,不断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提高国防教育有效性,进而增强国家的全民国防能力,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朱虹 《新东方》2005,(10):56-60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其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只有通过联合国,才能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能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才能促进全人类的共同繁荣进步。联合国成立60年来,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独特的巨大贡献。冷战后的国际形势凸显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联合国是雅尔塔体制基础上两极格局的产物,联合国制度的基本架构和运行模式基本反映了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的基本面貌以及人类对国际关系的总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特征的、不合理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  相似文献   

16.
原子武器抑制世界大战说是一个被人们长期盲信的概念。原子武器的出现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特别是对冷战格局形成的影响远不如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大;战后世界核大战被抑制、世界和平进程获得重大进展的主要原因,其实是因为美国、苏联和日益解放的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国家的国际主导地位的确立,国际一体化进程的重大进展,以及世界人民和平觉悟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17.
早在7年前,张宇燕教授就在给中央政治局讲解《世界格局和我国的安全环境》时提出“要妥善应对国际社会的有关关切,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的了解。要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维护国家的安全和根本利益”的主张。虽然只是短短两句话,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然而,让我们放眼全球:波黑、科索沃、车臣、阿富汗动荡不安,旷日持久的中东和平进程举步维艰,非洲大湖地区的种族仇杀残酷血腥……透过这些错综复杂的地区性冲突和矛盾,我们不难发现,“民族问题”已成为当今国际形势发展中的一个具有爆炸性的问题。国外一些学者预言,民族问题将是21世纪国际安全的最大问题。处理好民族问题是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的关键所在和突出任务。由于“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敏感性和特殊性,很容易被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所利用,成为他们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制造国…  相似文献   

19.
从理论──战略高度审视与应对当今国际国内民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问题是人类社会最悠久、最普遍的现象之一。冷战结束以来,民族问题出现一些新变化、新趋势。“三基本”和《当代世界思潮》都涉及民族问题,但都分别从各自体例角度来论述。近日我们召集校内外有关专家对国际国内民族问题进行了研讨,一致感到,需要从理论和战略高度来集中审视当今国际国内民族问题。这对于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来把握世界总体态势和时代特征、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内外民族矛盾、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推向21世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主流与分裂逆流二战后,殖民地人民开展了声势浩…  相似文献   

20.
国际法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建立国际新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法之所以必然发挥作用,主要来源于国家间利益协调的根本要求、相互依存的客观现实、全球公共问题的亟待解决和多极化格局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