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义麻将打得好。这是他自己说的,她妻子却对此很不以为然。 “管啦,管不了。”她说。当初刘义是小队长,大小也算是个干部。“村里的干部凑到一起,也没事儿干,就得玩。”说这话时,刘义一脸的无辜, “说实话,我对当时的村领导就没什么好印象。” 问他现在为什么不玩了?他说:现在政策好,领导也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不少传统民间艺术可谓“技艺精湛”、“博大精深”,其中川剧中的“变验”就堪称一绝。“变脸武生”在密集的鼓点敲击下,转头之间,转眼之际,“金佛脸”变成凶神恶煞的“钟馗脸”,随即又变成“亏心脸”、“财神脸”、“灵官脸”、“哼哈二将脸”、“鸳鸯脸”……14张脸有如走马灯般地变幻,令人目不暇接,拍手称奇。这种“变脸”留给人们的是美感,是艺术享受,而那“变脸之术”却是不能外露的,这或许也是川剧“变脸”的一种艺术魅力吧。现如今,某些混迹于“官场”的贪官也学会了“变脸术”,有的可以说已经深通此“道”,那“…  相似文献   

3.
见不得人     
佚名 《党员文摘》2009,(3):15-15
县电视台记者到某乡就县里实施的一项政绩工程进行采访,硬拉住农民要他说点好话。农民被记者劝得无奈,只好按记者的话说了一遍。说完后农民问:“播出时能否把我的脸用马赛克蒙起来?”记者奇怪地问:“为什么?”农民说:“电视里不都这样吗?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时就用马赛克把他的脸遮住。现在我违背良心说了这些话,也见不得人呢!”  相似文献   

4.
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只有一条毛巾。早上洗脸,晚上擦脚,都要用那条毛巾。说是“毛巾”,其实早就没“毛”了,象块麻布片。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主席,领条新毛巾吧!这条毛巾也实在太旧了。以后就用它擦脚吧!再说,擦脸、擦脚也应该分开嘛!”毛泽东沉思了一下,说:“分开就不平等了。现在每天行军打仗,脚比脸辛苦多了。我看不要分了,分开脚会有意见的。”工作人员“卟哧”一声笑了,说:“那就用新毛巾擦脚,旧毛巾擦脸,这样,脚也许就不会有意见了。”毛泽东摇了摇头,说:“帐不能那么算。我领一条新毛巾好像不值多少钱,…  相似文献   

5.
﹃穷酸﹄的“老狐狸”———新绛县侦破特大金库被盗案纪实王卫平他平素少言寡语,人人谦和,乐于助人,一副朴实、憨厚的面相。他生活拮据,常显露出一副“穷酸”相,尤其在钱财上,与你分毫必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谁会相信他是十足的“大款”呢。然而,事实却是自19...  相似文献   

6.
潘多拉 《唯实》2007,(6):95-96
几年前,谢泳先生发表过一篇文章《多说民主的好处》,说“过去的知识分子多讲民主的好处,而现在的知识分子总讲民主的坏处,或者说,那时的知识分子喜欢讲民主的易处,而现在的知识分子愿意讲民主的难处”。“一说选举,马上就是‘总统做皇帝,议员变猪仔’,一说分权,就是天下大乱等等”,“总是认为我们这里问题很多,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地大人多,教育水平低,人的素质差等等。”近来读了俞可平先生的两篇关于民主的访谈录,很受启发,也很自然地联想到谢泳的这篇文章。俞可平的第一篇访谈录就是那篇著名的《民主是个好东西》,通篇以排比的形式论述了民…  相似文献   

7.
《法制日报》曾登过一篇言论, 题为《有感于无人“对号入座”》,说 的是“笔者写过一篇文章,揭露某单位某领导有贪污受贿行为”。文章见报后,却无人“对号入座,“就像一枪打中靶子而无反应。”作者为此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一是有些人的脸皮变厚了,不怕曝光了;二是问题普遍,无法“对号入座”;三是有些贪污受贿分子变“聪明”了,明知是批评自己,也不“对号入座”。 读罢此文,我和作者一样,也确实感到了“问题的严重 性”,但仔细一想,“问题的严重性”仅仅是贪污腐败分子“脸 皮厚了”、“变聪明了”、“问题普遍而无法对号入座”了吗?非  相似文献   

8.
北京郊区的村级整党正在和风细雨中进行着。有人说:“整党就这样说说道道的不解气!”整党的效果到底怎样?我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一部分农村党员,并把一些人对整党的看法说给了他们听。他们说:“开始,我们也有这种看法,现在变了。要说我们党员过去有差距,有问题,最大的差距和问题就是没有更快地带领群众致  相似文献   

9.
“以前养鱼,由于没有技术,鱼一犯病就束手无策,现在好了,有了农家书屋这个好帮手,养鱼也有经验了,现在我只要一有空就到这里来学习。”尝到甜头的岳池县乔家镇南山村村民王刚谈及“农家书屋”的好处时一脸喜悦。  相似文献   

10.
劳骥 《前线》2011,(8):57-57
少时听过“连升三级”的相声,名家刘宝瑞的代表作。段子说的是:目不识丁的张好古,凭家里有钱,借奸佞魏忠贤势力中进士、当翰林,又由糊涂皇帝朱由检给他“连升三级”。故事生动有趣地揭露了封建官场的黑暗,让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  相似文献   

11.
警惕浮夸风     
日前听到一位干部“诉苦”,说现在最怕的是到上级去报小康规划。数字  相似文献   

12.
《天津支部生活》2014,(6):29-29
“原来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现在人多了,变成了‘上面千根线,下面一张网’,为民服务也一步到位了。”有着三年第一书记工作经验的山东省曲阜市人大办公室主任陈述礼感慨地说。他所说的“一张网”正是曲阜市今年刚刚成立的第一书记工作室,“以前修路要跑交通局、弄路灯要跑住建局、危房改造要跑民政局,麻烦得很。现在工作室成员一凑就能直接把该办的事办了!”  相似文献   

13.
一提起武大郎,人们就会想到他当烧饼店“经理”期间嫉贤妒能、埋没人才的勾当。改革开放以来,武大郎一类的人物曾一度被“吊销执照”,暂停营业。可是,现在有些地方武大郎一类人物又起来了,有的还获得了“伯乐奖”。许多人议论纷纷,惊讶不已。当初的武大,既没有商品经济头脑,又没有现代化知识,开个烧饼店,在当时尚属“下贱”行当,且当时并不存在干部过剩和就业困难,不要说他不允许高个子进来入伙,就是允许,恐怕也未必有人愿来。然而,当今的武大经过风风雨雨,见过许多世面,拜师学艺,潜心研究《权钱交易学》、《人际关系学》和《庸才管理学》等“领导科学”,真可谓“仕别三日,需刮目相看”了。他在用人上确也真有些“新招”: 一曰明确用人“规范”。鉴于临场赛马具有机遇性,考试具有偶然性,工作实绩具有表面性,政治表现具有不可操作性,为增强干部选拔的  相似文献   

14.
旧房子漏雨,环境吵闹。动员他搬迁、翻修,他就是不答应黄克诚的住所,是一栋解放前留下来的旧房子,冬天透风,夏天漏雨,漏雨的地方正好对着黄克诚卧室的床上,他不得不在床中央放个接水的脸盆。管理部门多次动员黄克诚搬迁或是翻修住房。但是,黄克诚就是不答应。他说:“我们国家现在还很穷,群众住房更是困难,许多家庭几代人同住一间房子。我现在的住房条件,比起他们来,不知要好多少倍。还是把搬迁、翻修的钱省下来,用在当用之处吧。”有一次,从他住房的棚顶上掉下一块朽木板,幸好没伤着他。原来因年久失修,棚顶不少木板都朽了…  相似文献   

15.
刘义麻将打得好。这是他自己说的,她妻子却对此很不以为然。“管啦,管不了。”她说。当初刘义是小队长,大小也算是个干部。“村里的干部凑到一起,也没事儿干,就得玩。”说这话时,刘义一脸的无辜。“说实话,我对当时的村领导就没什么好印象。”  相似文献   

16.
近日到农村调研,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广大农民几乎无报可看.农民说,我们了解党的方针政策、致富信息的渠道本来就少,去年中央整顿报刊订阅摊派现象是对的,但基层干部执行得走了样,什么报也不订,现在连报纸也看不到了,请政府关心一下我们农民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7.
郭庆晨 《党课》2010,(7):126-127
俗话说:“人怕没脸,树怕没皮。”说的是人的脸和树的皮一样重要。树没有皮就不能生存,而人若不要脸活着也就没有什么大意思了。  相似文献   

18.
博览之窗     
毛泽东对康生的 一次批评 1960年冬,毛泽东在广州约见二机部部长宋任穷,康生也去了。康生见到宋任穷就问起了原子弹什么时候能爆炸的问题。宋任穷说:“苏联原来答应给我们的原子弹样品和资料现在不给了,部党组经过再三研究,即使尽到最大努力,爆炸时间也得推迟到1964年。”康生摆出一副“最革命”的架势,说:“1964年爆炸太迟了,还是应该1962年爆炸。”毛泽东在一旁没吭声,康生就更得  相似文献   

19.
幽默四则     
《廉政瞭望》2006,(12):19-19
车票打孔售票员来查票了,威尔逊先生突然发现自己出门时忘记拿月票了。他想了想说:“我真的不是想逃票的,你看,我这张诚实的脸就是车票了。”售票员看了看他说:“请你把脸伸过来吧,我的职责是在车票上打个孔。”不是同村的两个傻子对着天上的月亮在争论,一个说是月亮,另一个却说是太阳。正在他们争论得不可开交时,正巧来了一过路人,两个傻子就问他:“天上的到底是月亮还是太阳?”过路人答道:“我不是这个村儿的,不太清楚。”火车两个傻子看着远去的火车……傻子A:铁轨越远就越窄,那么大的火车也不掉下来,走得还很好!傻子B:傻瓜,火车不是越…  相似文献   

20.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据《读书人报》所载孙绍振先生作《说说朱苏进》一文,现在好象有两种答案,一是培根以来的读书“求知”说和已成为我国民间成语的“开卷有益”说,二是“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作者的思想”。而后者被认为是对前者的勇敢的“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