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石破 《南风窗》2014,(22):11-11
<正>近年来,官员公开道歉逐渐多了起来。中国的官员并不是不习惯道歉,事实上所有的中国人都习惯于道歉,因为我们从小就在老师的耳提面命之下学会了"写检讨",这项技巧将会伴随我们一生。只不过"检讨"一般是对上道歉,是传达一种顺从、谦卑和温驯,是对自己卑微地位的进一步确认,而不是表达诚意——不是让受伤害者重新找到自身的价值,使双方站到同一个平面上。  相似文献   

2.
陈统奎 《南风窗》2010,(15):61-63
<正>爱德面包坊市场打不开,错就错在一开始就打"爱心牌"。"爱心牌往往被等同于低价、等同于不专业、等同于服务不好等等负面营销,因为爱心买一个产品,你们会多次购买吗?"6月17日,南京大学新杂志咖啡馆,爱德基金会秘书长丘仲辉向上海世博会一位官员提议,让爱德面包坊进世博园义卖中秋月饼。这位官员建议,最好由企业认捐后免费发放,赠送给进入世博园的残疾人和老人,在打"公益牌"的基础上加打"温情牌"。  相似文献   

3.
尹鸿伟 《南风窗》2010,(23):21-22
<正>中国发展的特点之_正是官员在其中的巨大作用,因此一些"明星官员"的仕途走向总会受到公众留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仍然处于改革阶段,或者说仍然必须依靠强势改革来获得发展的国度而言,身在其中的各种改革者始终无法脱离公众的视线和舆论的漩涡。  相似文献   

4.
漫画     
《南风窗》2014,(22):13-13
<正>整治"官赌"插画迢迢目前,中央公开党员干部参赌涉赌整治情况,全国查处案件6122起。"官赌"中,"小赌怡情"型有之,但更多的是"利益输送"型和"因赌致贪"型的腐败。只有确立官员涉赌必查、凡赌必究的制度预期,才能避免官员从"小赌"沦为大贪。  相似文献   

5.
石勇 《南风窗》2012,(11):4-4
当下的"继续深化改革"就含义而言,更多地指向"政治体制"、"社会管理"等内容。在这段时间的氛围酝酿中,广东先迈开脚步。言论方面,中其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指出造福人民,是党和政府的责任,必须破除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错误认识,让人民群众大胆探索自己的幸福道路。就动作而言,广东将试点官员财产申报;而下一步的"三公"经费公开,也  相似文献   

6.
方亮 《南风窗》2013,(24):74-75
最近几年,俄罗斯先后通过了延宕将近20年的《反腐法》,以及禁止官员在海外拥有账户和产业的法律,但这些仅仅是"半成品"。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10月下旬造访北京和安徽,在与中国网友交流时谈及在俄已实行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坦言"全世界都这么做,没什么特别",让中国网友心有戚戚。有媒体则放言俄罗斯腐败比中国还严重,言下之意是俄经验不足以效法。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市总工会开展的"暖心伴考"活动又如约而至。一路走来,它不仅收获了考生和家长的认可与赞扬,更是在社会上打出了工会特色服务的"金字招牌",让更多人在更多地方,享受到了工会的"暖心"服务。"暖心伴考"大升级擦亮职工志愿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通州区总工会工作将把组织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并着力提升职工职业技能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把更多的职工凝聚到工会组织中来,是通州区总工会在2020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区总工会将深入农民工、快递小哥等群体,让更多人入会,深入产业园区、商业楼宇等,让更多企业建会,让他们在服务城市副中心过程中享受到工会的关怀。  相似文献   

9.
民生指数:构建新的考核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磊 《南风窗》2011,(6):73-74
与现有的考核体系相比,民生指数最本质的进步不仅仅在于告别唯GDP论,更在于采取了开放的评价体系,不再仅仅是上级部门对下级官员的考核,而更多的是公众对政府施政效能的评判。考核评价政府和官员不再只是党内事务,而成为国人公共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利好政策”首次失灵所有人都说中国股市是政策市,这话说得没错。对于建立市场经济、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发挥作用,在中国经济界这20多年来都没有停止过唠叨;但是在具有高度市场经济素养的经济业界、特别是证券业界官员的行为中,却怎么也抹不去政府及政府行政监管部门这只“闲不住的手”在挥舞的阴影。  相似文献   

11.
戴玉 《南风窗》2014,(8):17
<正>中国有很多价值观色彩浓厚、经常成对出现的词语。"违背社会主义道德"跟官员艳情搭配在一起,仿佛官员应该并且能够做中国的道德楷模,而"女性"则跟"被玩弄"联动出现,好似她们是全无反抗能力和自我意志的孱弱羔羊。另外,当"富二代"还仅是显得"嚣张跋扈"时,一些嫩模已经被骂成了"绿茶婊"。"妻子智斗小三"的戏码更是从古装剧、近代戏一直演到现实中的风雨娱乐圈。在舆论的价值观中,卖春的人好像总是比买春的人要肮脏,协助出轨的人好像总是比出轨的人还要无耻。女人似乎仅剩两种,一种是两性关系复杂  相似文献   

12.
官官相危     
谢奕秋 《南风窗》2013,(4):10-10
"官官相危"并非什么新事物。在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时期,要是有一点窝着藏着的东西被上级锁在保险柜里,不听话就会被抖出来让群氓如蝇慕膻地揪批。在一个公共话语被道德洁癖化的时代,谁握有更多的他人检讨书,谁就有更多的实际控制权。表面上官怕民告,实则还是怕被丢出去成为官场弃子。当下的官官相危,最常见于官场的卡位战和利益厮杀中。上下级和同僚之间的窃听风暴,已经发展到一个能人可从上百名官员的汽车、办公室或卧房"扫出"300多个窃听偷拍器材的地步。  相似文献   

13.
正让劳模工匠们通过工会组织提供的平台,获得更多有价值、有"含金量"的培训学习,来完成"造血""输血"的良性循环,才能让更多的职工、更多的群体受益,也才能产生更多先进的职工、先进的群体。近日《工人日报》的一篇报道引起笔者的兴趣:联想型创新方法、类比型创新方法、形态分析法……沈阳市国防及中省直企业工会积极回应劳模工匠们  相似文献   

14.
叶竹盛 《南风窗》2013,(2):32-33
只有在实际威慑之下,官员才可能主动并全面公开财产。更重要的是,只有让公众看到这一制度的实际效果,公众才可能更有动力去监督官员财产公布的情况是否属实。近来在微博的助力下,舆论对于官员财产公开的倒逼之势越来越强烈。自"表哥"杨达才被曝有多款名表而被查落马之后,又有福建省交通厅厅长李德金和兰州市市长袁占事等官员被曝在公开场合佩戴多款名表。从逻辑上说,被质疑的官员除了主动公开财产之外,没有  相似文献   

15.
谭保罗 《南风窗》2014,(11):68-71
<正>和以往政策侧重于"做大做强"资本市场不同,新国九条更多地谈到了投资者保护和市场风险的问题,这让人看到了解决根本性问题的可能。一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着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一是功能的扭曲,即资本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以"融资"为主要目的,而"投资"则处于从属地位,各种制度设计都为"融资"服务,而对投资者的保护往往流于口号;二是地位的边缘化,换言之,资本市场仅仅作为银行体系"补充"和金融风险的"化解工具"而存在,这个市场无论发生什么"怪事",都不会关乎国家金融稳定的大局。因此,监管时常力有不逮。  相似文献   

16.
媒体     
《南风窗》2016,(14)
正01官员"真人秀"开创中国民主新发展英《经济学人》6月18日5月,中国山西卫视的一档旅游类竞技节目《人说山西好风光》开播,引起了社会媒体界很大的反响。这档节目每周五晚上在山西卫视播出,来自山西的11座城市的官员们代表他们所在的城市竞争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主办权,每个参赛者需要对他们的城市进行推介。令这个节目出众的是,这是第一次,当地的官员们在电视直播中进行公开演讲,还要相互之间竞争并且由普通老百姓来评判优胜。就在电视节目上演讲本身已经够不寻常了,参  相似文献   

17.
进京上访死结怎样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破 《南风窗》2010,(16):23-26
为了不让"许多群众千里迢迢地跑来北京",上级的主要思路就是施压。以上访量特别是进京上访量为最基本指标的信访责任追究制,使地方党政官员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不得不采取截访、销号、拘留、罚款、劳教、判刑、连坐等控制手段来消解上级施给的压力。信访过程是个不停地施压和解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问责有点乱     
官员财产申报,有关方面说在研究,以后会怎么样还难说,让老百姓"先脱"的高官倒是被"人肉搜索"了。一波未平,被问责官员复出又成了民众议论的焦点。比如因为"豆腐渣"工程遭免职的陕县交通局局长,5个月后又要  相似文献   

19.
叶竹盛 《南风窗》2016,(4):25-27
正中国从传统的竞争性创新模式发展到自贸区创新模式的"大变局"过程中,为了继续挖掘制度创新所带来的改革红利,首先得在各地官员的创新观念上进行创新。这种创新,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求各地官员甘当改革创新的"二传手"。最近笔者在两个自贸区的调研中发现,一些官员在制度创新问题上存在一种微妙的心态,认为自己不过是其他自贸区的"试验田",是"二道贩子",没办法树立自己的"品牌",创造"某某模式"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13,(5):17-17
官员自杀事件近年来频频发生,2013年尚未过完两个月,选择自杀的官员骤然增多,先后有5名官员自杀,引发了舆论的极大关注。最常看到的自杀原因是"抑郁症"、"压力大",最常见的自杀方式是跳楼,其次是自缢。《法制日报》分析称,近年来"选择轻生的官员,大都处在45岁至56岁这一年龄区间,年富力强,正处于人生趋稳的阶段;职位以副职为主,位阶也多处在处级上下","政法系统的官员频频出现自杀事件"是因为"反腐倡廉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