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艳华 《法制博览》2008,(10):38-38
女孩要去南方打工了.父亲给女儿买了部手机,说这样就能随时跟家里保持联系了。父亲特意要求女儿:必须24小时开机。女孩很小的时候就没了母亲,父亲是女孩的依靠,女孩更是父亲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34岁的鲁征贤(均为化名)有一个女儿叫鲁山惠,正在上小学。他们家住重庆市某县的一个山村。鲁征贤在当地一个煤矿井下挖煤,一天下来很累,很少与女儿交流。鲁征贤一心想女儿长大能有出息,对女儿管教很严厉。由于鲁征贤文化低.说话粗鲁.管教方法主要是靠棍棒,女儿鲁山惠畏惧父亲.有什么事不愿与父亲交流。  相似文献   

3.
男孩的担当     
安徽省立医院血液病房,14岁的女孩瑶瑶躺在雪白的病房床上,把脸藏在雪白的口罩里,只剩一双泪汪汪的眼睛,看着自己的父母. 这两位成年人正在争吵,吵得天翻地覆.母亲王娟边哭边说:"我给你打了多少次电话,你才回家?回来了也不肯为女儿捐骨髓配型……"父亲朱地彪坚持己见:"放弃治疗,带女儿回家.我在外面打工,哪有那么多钱给医院!"  相似文献   

4.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骂人。”  相似文献   

5.
案情简介鲁先惠(化名),女,重庆市永川区人。1993年至1996年期间,尚未成年的鲁先惠在重庆某学校上学。鲁先惠因交生活费和学费.常常与父亲鲁安平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争吵。当时经济不宽裕的鲁安平,辛苦打工挣钱。每次女儿鲁先惠回家向父亲鲁安平要生活费和学费都不容易,鲁安平承认给钱,但要女儿打借条。  相似文献   

6.
2006年9月8日,著名歌星孙悦在自己“平安天悦”酒店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他们分别是“女儿”珍珍和她的“父亲”刘继平。当天,孙悦正式从刘继平手中接过爱心棒,履行做“母亲”的责任,承担“女儿”珍珍上大学的四年费用。  相似文献   

7.
猪圈里开始长跑梦想 2003年3月2日.4岁的张慧敏在凌晨5点被父亲叫起来晨练,小敏一口气跑了1000米,跑姿优美,步态轻盈,像一头奔跑跳跃的梅花鹿。张建民看出女儿的长跑天赋,他开始勾画女儿的美好未来。他问女儿:“喜欢跑步吗?”小敏说:“喜欢呀!”女儿的回答,令他怦然心动:“那爸爸每天带你跑步好不好?”小敏点点头。从此,跑步成了张家父女生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房子     
杨虹 《工会博览》2010,(10):46-47
1993年父亲去世后,母亲开始居无定所的状态。 她和父亲原本在矿区有两处房子,一处平房和一套一室的楼房。父亲离世,母亲开始跟我大哥大嫂居住,帮他们带带孩子,做做饭。直到2001年大哥买断工龄离职失业,女儿渐渐长大需要独立的空间学习和生活后,大哥家两室一厅的房子就和他家的收入一样就逼仄艰难了,母亲开始自己偷偷地独坐一角唉声叹气。  相似文献   

9.
前天,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给我打电话,神秘兮兮的说,爸爸,跟你商量个事,我想写本书。听后,我心里格登一下子。说实话,我听了女儿不知天高地厚的话,真有点吃惊。写书对我来说,是个神圣的事,我历来把写书的人敬若神灵,没想到“神灵”会降临到我家。太突然了,突然得我都难以接受。但作为一个父亲.我不舍得打击女儿的积极性,就说,好吧,你写吧,写好后让爸爸学习学习,爸爸愿意给你当打字员,给你打印书稿。临了,女儿告诉我她的写书计划,每天写一个小故事,串成一本书。  相似文献   

10.
1999年8月21日,天津繁华地段的某酒店。下午5点多钟,远远地开过来一辆黄色的出租车,出租车停稳,一个衣着怪异的十五六岁的少女从车厢内搀扶出一个同样年轻的醉醺醺女孩径直到酒店客房部开房间。两个女孩没有什么行李,又操本地口音,这使服务小姐非常奇怪,就悄悄地留了神。 当晚,公安民警查房间,那个衣着怪异的女孩应对说,娜娜喝多了酒怕回家挨骂便住进了酒店。醉酒的女孩也懵懵着解释:没事,没事。她俩虽然都没有身份证,但民警也没发现什么异常。 可没几天,那个叫娜娜的醉酒女孩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公安机关报案,称娜娜就在8月…  相似文献   

11.
杜学峰 《工会博览》2010,(16):17-20
杨敏染上了毒瘾。 一夜之间,她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坏女人。于是,她失去了工会主席的工作,气死了担任地区人大副主任的父亲,被唯一的女儿骂作“坏女人”,18年中,她几度自杀未遂……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月24日,山东省济宁市15岁女孩张雅“死”了多年的生母突然回到家里。然而.张雅还未来得及为亲人团聚的事庆祝一下,马上就陷入尴尬的两难之中。原来,父亲在法院依法宣告母亲“死亡”后已经再婚,继母待她如己出。生母返家后迫切想“破镜重圆”,继母不甘心退出,而优柔寡断的父亲则对她们中的任何一位都不愿“伤害”……  相似文献   

13.
寻人启事:万元悬赏寻找女儿3月12日,贵州省安顺市正是赶场日。大街小巷熙熙攘攘,万头攢动。下午,一份寻人启事旋风般地张贴在大街小巷的显眼地方.内容是一位7岁的女孩失踪了,事主悬赏1万元找回女儿。很快,贵州电视台、云南电视台也在黄金时间不断重复播出这条,乡人启事。  相似文献   

14.
杨丽娟是甘肃兰州人,今年33岁。她从16岁开始迷恋香港巨星刘德华,此后十余年间,她不惜放弃学业,断绝和外界的一切交往,千方百计寻访偶像的行踪。为了帮助女儿完成心愿,父母陪同杨丽娟三去香港、六赴北京求见刘德华。由于花费巨大,杨家不惜卖掉赖以生存的住房,还四处借债。2007年3月,杨丽娟在父母的陪同下,再次来到香港.终于近距离和偶像见了一面。而在帮女儿圆梦后的第二天,早已疾病缠身、心力交瘁的父亲杨勤冀却在香港尖沙嘴码头投海自尽。  相似文献   

15.
师傅     
《工会博览》2010,(8):47-47
大女儿出嫁后,家中有些干不了的事,父亲就对大女婿谈谈。大女婿是个普通的工人,话语不多,但很能干,金、木、水、火、土样样会一点,听完岳父大人的话,他一声不哼,自己马上就动手去干,于是岳父大人家里干不了的事也就了了。  相似文献   

16.
黎川出生在长沙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从小喜欢唱歌,村子里的人都亲切称她是“百灵鸟”。无论生活多么困难,她都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她是村子里惟一一个考上音乐学院的大学生。央视著名记者王志来到黎川家采访时,正赶上她父亲准备把家里仅剩的一点稻谷给卖了,为女儿凑足上大学的费用。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1998,(2)
前不久,一个女孩打电话来“城市故事”,诉说心中的苦闷。她说她已经20多岁,也大专毕业了,但是父母却不让她出去工作,而让她在家照顾有病的弟弟。女孩很苦恼,她想出去工作,但母亲说:“现在家里养不起你吗?没饭给你吃吗?”也许母亲是出于对女儿的关心,然而我还是支持女儿的想法。一个人不能因为有人养、有饭吃便放弃工作的权利。女孩说她父母是做生意的,家中环境不错,她不工作也可以衣食无忧,而我还是想对那做父母的说:“可不可以请个保姆来照顾儿子,给女儿一个工作和自立的机会呢?”在我心中,每个人都有她的价值,不仅仅是人生价值,还有社会价值。一个人从学校出来,应当走向社会,寻求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我们的另一个叫晓情的读者,便十分认同这种观点。不仅仅是对儿女,就是对家中的保姆,她也支持她读书上进,而最后,她家中的保姆考上了大学。希望为人父母者,能好好看看晓情的信,能设身处地为女儿的未来和前途着想,给她一方自由的天地。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0月19日下午,重庆市涪陵区李渡镇某小学校学生晓辉(以下均是化名)与四名同学一路回家。当他们走到李渡镇两桂村的苗木基地时,从路边树上的马蜂窝飞出一群马蜂将几名同学蜇伤,其中晓辉伤势较重,被送到涪陵区第三人民医院抢救。当日下午6时10分,晓辉因抢救无效死亡。晓辉的父亲卢根开和母亲胡冬桂因为其女儿被马蜂蜇伤死亡,  相似文献   

19.
巴基斯坦前总理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对华一贯友好,曾多次到中国访问。特别是1963年、1972年、1974年和1976年曾4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建立起深厚的情谊。据布托的女儿贝娜齐尔(即贝·布托)的回忆:“我父亲经常称赞中国革命及其领导人毛泽东,是他领导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推翻了旧社会。”“作为象征中国革命的个人礼物,毛泽东送给我父亲的那顶帽子就挂在他的更衣室里。”毛泽东送给布托的是一顶解放帽,布托经常戴着这顶帽子在各种场合出现,尤其是在向广大民众作演说的时候更要戴着它。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有句话很流行,二十岁的女孩是奢侈品,二十五岁的女孩是打折品,三十岁的女人是半价处理品。也有人说,二十岁的女孩是公主,二十五岁的女孩是女仆,三十岁的女人呢?那对不起,是女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