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南风窗》2014,(5):94-94
<正>雾霾是空气污染,清洁的空气是最为典型的公共物品,也就是说,人们无法建立起空气的排他使用权。这两年雾霾像一个幽灵,蛮横地推开中国的大门,肆无忌惮地侵袭了20几个省市,成为国人的"心肺之患"。口罩和空气净化器都卖疯了。人们在慌乱中试图抓住现代文明的稻草来自救,这种举动实在是无可厚非。但这种自救听上去,颇像是在将要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上寻找救生圈一样,多少有些徒劳的味道。  相似文献   

2.
, 《工会博览》2013,(3):62-62
近日,北京等多地出现雾霾天气,人们出行都纷纷戴上了口罩,但专家表示,戴口罩防PM2.5作用并不大. PM2.5是直径在2.5微米及以下的大气颗粒物,可以入肺,对人体危害很大.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冯银厂称,人们在雾霾天气戴口罩,会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不会像一些厂家宣传的那样,起到那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天悲思——“非典”事件的生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罩里的空气是不新鲜的,口罩里的呼吸声粗重而又脆弱。4月中旬,在接到北京的许多个电话之后,一向不戴口罩的我,在登上广州至珠海的空调车之前带上了口罩。空调车原来只觉得它凉爽,现在却觉得它可怕,因为它是个闷罐。车里的大多数人慎言噤声,彼此戒备。如果有人咳嗽,看得出来,旁边没戴口罩的人一刹那间屏住了呼吸。那些困顿的、不精神的乘客,则被旁人视作一颗尚未爆炸的“疑似”炸弹。 “非典”像一场大型战争降临到国人  相似文献   

4.
红灯绿灯     
正冷天戴口罩不利于取暖事实上,口罩的取暖效果不仅不好,还可能使人体的免疫力降低。这是因为,人的鼻黏膜内有着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网络,血液循环非常活跃,对吸入的冷空气有天然的加温作用。人体吸入的冷空气经过鼻腔管道进入肺部时,由于加温作用,已经接近于人的体温。然而,当人戴上口罩后,从体内呼出的空气会在口罩上遇冷变成水,让面部觉得更冷,此外,潮湿而相对不卫生的环境也不利于口鼻部位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戴口罩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一项有效措施,尤其是出入人员密集、空气不畅的场所或医院,戴上口罩可有效降低患病的风险。然而不同类型口罩过滤效果存在很大差异,为此,药监部门提醒,选购恰当的口罩能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6,(1)
正女儿班的家长群里,有位家长倡议本班全体家长集资买一台空气净化器,放在孩子们的教室使用。这份倡议是一呼百应,以我之所见,本班家长们从未如此心齐。目前这台空气净化器已经订购,正在运往学校的路上。你可能会说,这是政府应该做的事、这是学校应该做的事,凭什么要家长们负担这笔开销?你们应该向学校强烈要求:为了孩子们的健康,应尽快给每个教室都配上空气净化器……据我所知,家长  相似文献   

7.
狙击碳排放!     
《南风窗》2013,(26):21-21
新一轮雾霾来袭!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雾霾,最根本的形成原因是煤炭燃烧、汽车尾气排放等造成的空气污染物不断积累。  相似文献   

8.
前一段时间北方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环境事关民生,成为公共话题是顺理成章的。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被问到这个问题,她说她也有口罩,但是没敢戴。温家宝在他的最后一个《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谈到了环保,表示要"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  相似文献   

9.
王福成 《工会博览》2004,(23):64-64
随着气候的变冷,有人喜欢戴帽子,有人喜欢戴口罩,戴帽子能防止人体热量散失,而戴口罩却不一定有好处。戴口罩防寒,其实反而会降低人的御寒能力。人的鼻腔里血管很多,有许多  相似文献   

10.
火锅底料     
《工会博览》2005,(24):73-73
冬季,有不少有碍健康的生活习惯,常被一些人误认是正确的。 戴口罩防冷鼻粘膜里有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网,血液循环十分旺盛,当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接近体温。人体的耐寒能力应通过锻炼来增强,若依赖戴口罩防冷反而使人体变得娇气,更容易患感冒。  相似文献   

11.
在未来10年内中国居民最想购买的商品是什么?调查显示,48%的人选择“房子”,41%选择“汽车”,29%选择“大屏幕电视”,有10%以上的人选择“手机、电脑、家庭影院”。  相似文献   

12.
说花钱     
贾平凹  阿紫 《法制博览》2008,(18):27-27
依我们的经验,凡是显山露水的。都不足怕。前些年里,戴口罩很卫生,很文明,许多人脖子上吊着自绳子。后来又兴墨镜,也并不戴的,或者高高架在脑门上,或者将一只镜腿挂在衣扣上。后来又流行大哥大,越是大庭广众越是大呼小叫地对讲——这些都是显示身份的,显示有钱的,却也暴露了浅薄和贫相。金口玉言的人只能是皇帝而不是镶了满口金牙的人,浑身上下皆是名牌服饰的人,没有一个是名贵族。  相似文献   

13.
张慧瑜 《南风窗》2014,(1):92-94
为何21世纪的国际化大都市会漂浮着19世纪大工业时代式的雾霾,为何去工业化的城市空间会遭遇工业污染的侵袭?如果把雾霾来袭看成是来自“工业社会”的消息,那么对于生活在“后工业时代”的我们来说,雾霾真正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4.
朱善杰 《南风窗》2014,(11):65-67
<正>一场阻击雾霾的"硝烟",历经一年多的"喧嚣",在人们的观念和行动两方面都没有留下多少改变的痕迹,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基本依旧。5月初的一个晚上,上海蒙蒙春雨后,我走出办公室,骑自行车回宿舍。夜色中,雾霾紧紧笼罩着大地,仿佛身处人间仙境。但空气的"厚重"和异味,让我清醒地知道,这分明是"人间地狱"。我憋着气,艰难地骑行到住处,立即奔向洗澡间。但嗓子因受了刺激引起的咳嗽,使我只能草草洗漱完。仰面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干咳声在房间里静静回响,也逼得我眼泪直流。  相似文献   

15.
金珠满江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泓言,在国外生活了9年的人.回国后,他毅然决定投巨资进入中国的食用菌领域,购买专利技术,并不断创新,终于创造性地将野生黑鸡枞人工种植成功.同时,研发出5大系列20多款深加工产品,填补了多款国内空白. 种出了不会说谎的有机食品 在北京市大兴区金珠满江农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一股蘑菇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这里种植着食用菌中的珍品之一、可以生着吃的蘑菇——黑鸡枞.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16,(24)
正为什么在雾霾天我们就热衷于说段子、传播段子?当我们说着段子时,我们究竟想表达些什么?入秋以后,北方一些城市又开始时不时地受到雾霾的严重侵袭。这似乎越来越不像是个重大新闻了,大家对于雾霾也渐渐习以为常,不过关于雾霾的种种新段子还是会适时地在社交网络广泛传播。雾霾似乎总是与段子联系起来,段子手们总是能够与时俱进地根据每一次雾霾的具体情境编造着新的段子,而网友对于段子也保持着不衰的热情。这其实是一个颇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在雾霾天我们就热衷于说段子、传播段子?  相似文献   

17.
林翔 《工会博览》2011,(7):394-394
一、基本案情 男方有一套婚前按揭购买的商品房,婚后由两人共同办证、装修、居住和还贷。在离婚诉讼中;女方要求分割该套房产婚后的增值部分。法院最终没有支持女方的这一请求。法院查明,男方早在双方结婚前就已经购买了该套房屋并办理了房屋按揭手续,实行等额本息还款,至离婚时已经还款二万余元,  相似文献   

18.
<正>金珠满江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泓言,在国外生活了9年的人。回国后,他毅然决定投巨资进入中国的食用菌领域,购买专利技术,并不断创新,终于创造性地将野生黑鸡枞人工种植成功。同时,研发出5大系列20多款深加工产品,填补了多款国内空白。种出了不会说谎的有机食品在北京市大兴区金珠满江农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一股蘑菇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这里种植着食用菌中的珍品之一、可以生着吃的蘑菇——黑鸡枞。由于黑鸡枞的生长,需要严格的生态环境保证,土壤有  相似文献   

19.
郑赫然 《法制博览》2009,(23):12-14
伯希和(PaulPetliol,1878—1945).法国人。1878年出生于巴黎,商人家庭。早年在法同政治科学学院、东方语青学院等处学习.1899年往越南河内,学习并供职于印度支那考古学调查会,即法兰西远东学院,曾数次奉命往中国.为该学院购买中国古籍.  相似文献   

20.
正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口罩是做好防疫工作最基本物资,是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重要屏障。近日,中铁六局天津铁建公司工会将239400只医用外科口罩发放至施工一线。本次发放采取"领取+邮寄"的方式,在津项目到公司工会领取口罩,外埠项目统一邮寄,快速准确地完成了口罩发放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